章炳麟(1867-1936年),字太炎,浙江余杭人。少受学于俞樾,后不服其孔孟之教,遂写《谢本师》,与师道决裂。1899到1906年间,章太炎三次东渡日本,结交孙中山,担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广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和政治学说,曾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当时起了很大革命鼓动作用。晚年思想倾向保守,鲁迅先生曾说:“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br> 章太炎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了“无神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西方基督教发起猛烈进攻,文中极高地赞扬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他说:“近世斯比诺莎所立泛神之说,以为万物皆有本质,本质即神。其发见于外者,一为思想,一为面积,凡有思想者,无不具有面积,凡有面积者,无不具有思想,是故世界流转,非神之使为流转,实神之自体流转”此一学说“若其不立一神,而以神为寓于万物,发蒙叫旦,咖鸡后鸣,瞻顾东方,渐有精色矣。”短短几句话,把斯宾诺莎的哲学真髓概述出来,可见章氏学识之深。继后,他从“物者五官所感觉,我者自由所证知”(《无神论》)这一经验论立场批判了康德以不可知论作为上帝存在的论据,他说:“夫有神之说,其无根据如此,而精如康德犹日:‘神之有无,超越认识范围之外,故不得执神为有,亦不得拨神为无。’可谓千虑一失矣。”(此上引自《无神论》)“千虑一失”这一句可以算得中国对康德哲学的不可知论和存而不论的学说头一次的批判,以往不论康有为,还是严复、梁启超均是随同康德的不可知论,强调上帝“姑且存疑”之说,不置肯定或否定,而章太炎一反过去,认此说是千虑一失,实有别开生面之历史进步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