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正义”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8767
  • 作      者:
    林进平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林进平,1970年生,1991~199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199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社科部任教;1997~2005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哲学研究》、《现代哲学》、《学术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正义”解读》从“马克思和正义”的问题人手,考察了“正义”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遭遇,认为马克思对正义经历了继承、反思到批判和超越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比照了马克思与罗尔斯、哈耶克在正义问题上的不同思考,思考了当代中国走出正义困境的可能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其一,这一权利同样不是人的自然权利,而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正义”并不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准则,而只是在市民社会之中,它才成了正义准则。这是因为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合一的中世纪和古代,由于“一切私人领域都具有政治性质”,并没有纯粹个人意义的私有财产,个人意义的私有财产只有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互分离之后才有可能。另外,私有财产要成为人的基本权利,从而成为裁断正义的准则也仅有在它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产生之后才有可能。在古典正义的视野之中,私有财产并没有具有人性的特征,更没有在人性之中占支配性地位。私有财产成为正义的基本内容只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因为在商品交换中,交换者必须有属于个人的财产才能够进行交换,而要使交换能够实现也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再者,要使“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正义”成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准则,就只有在商品经济盛行并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时代才有可能,即只有在商品化时代才有可能。
    其二,“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正义”包含着内在的悖谬。从私有财产的源泉来看,私有财产潜藏着与自由主义的人的追求相背离的一面。从私有财产成为人的权利这一点来看,是私有财产被赋予了“人性”,但从人这一面来看,则是人被赋予了私有财产的性质,具有物的性质。因此,从私有财产成为人的基本权利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包含了对人的背离。因此,马克思指出,“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①但是,私有财产一旦生成,它又与异化劳动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②,加深了人的异化。也就是说,“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③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就要深思,为何“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公正”?难道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之上的正义能够导向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古典正义和自由主义正义
一 从正义的参照看古典正义和自由主义正义的分野
二 从正义的立法者看古典正义和自由主义正义的分野
三 正义存在条件的古典诠释与近代演绎
四 小结

第二章 伍德对胡萨米:马克思和正义的问题之争
一 争论的缘起
二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基于某种正义观
三 马克思是否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是不正义
四 共产主义社会是否为正义社会之争
五 启发与借鉴

第三章 马克思对正义的追寻与困惑
一 博士论文中的正义图景
二 《莱茵报》时期的正义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对正义的反思与批判的开始
一 从正义的视角看马克思的思想轨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 自由主义正义的内在悖谬

第五章 马克思对正义的继续批判与超越
一 正义思辨时代与马克思拒斥、批判正义
二 对马克思主张“正义”的例证的辨析
三 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的解构

第六章 当代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批判正义的回应
一 罗尔斯对马克思的批判的回应
二 马克思与哈耶克:批判分配正义上的“同归”而“殊途”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正义问题之思
一 任重而道远的当代中国正义问题
二 对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