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读书,并不是无聊乱翻书,并不是仅仅为了风雅和风流才读书。东林书院的琅琅书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不仅仅是读书人的体面。声声入耳,事事关心,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多大的心胸?复社的一帮人平时温文尔雅不动声色,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的刚烈和决绝,他们的抗争和坚持,真是天地为之变色,鬼神为之动容。如今身在江南的读书人也许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血性和胆气,但是他们还是很喜欢谈论晚明旧事,所谓桃花扇底送南朝。谈论往往带有缅怀和神往的样子,秦淮烟月,似乎被永远定格在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山河破碎的感叹和伤怀之中。常熟的翁氏父子,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并没有多大的背景,但是一旦身处庙堂,他们毫不畏惧,决不轻言放弃,尽心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即使亡命江湖,远在天涯,还是耿耿忠心,赤诚不改。<br> 江南读书,读书江南,也许是自认为幸运的一种解嘲,也许是一种狭隘的故作姿态。但是在读书人的心灵版图上,读书江南似乎更多了一份自豪和责任,但是不读书的阿炳在江南创作了千古绝唱《二泉映月》,这样的悲愤和绝望,这样的忧伤和悲凉,怎会在诗意的江南存在?难道说诗意和风雅只不过是读书人的一种自 ,在江南读书,还是要珍惜这样的一种机缘,至少历史上的江南读书是一种真实存在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