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学典籍阅读要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635407
  • 作      者:
    吴孟复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部国学古籍研究书籍。书中主要集三部力作:《古书读校法》、《训诂通论》和《古籍研究整理通论》。书本主要细致地介绍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进阅读、研究、整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古籍版本、训诂学、古文校勘与欣赏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精准、生动的讲解。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孟复(1919—1995),安徽著名学者。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的治学方法与风格。解放前执教于上海诸大学,解放后任教于合肥、淮北两地高校。著作十部,论文百篇,广涉语言文字、文学、文献学、语言教学、古籍整理以及古诗文写作等领域。学既专门,见又独到,为中华学术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展开
内容介绍
    吴孟复先生学养深厚,精于国学,晚年尤致力于古籍整理与研究,建树非凡。《国学典籍阅读要义》精汇吴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编集《古书读校法》、《训诂通论》、《古籍研究整理通论》三部力作,广博、细致地介绍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进阅读、研究、整理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古籍版本、训诂学、古文校勘与欣赏等方面都进行精准、生动的讲解。读书、治学必有其方,《国学典籍阅读要义》为后学者研究整理古籍提供了规范性指导,亦可为一般读者学习古代诗文、阅读国学典籍做出深入浅出的指示与引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治学与读书
    第一节  治学的途径与方法
    做学问要读书,读书要识途。所谓识途,就是掌握途径与方法。近年来,有些青年同志垂询及此。我想起:早年也曾向柳翼谋(诒徵)先生问过;柳先生说他也问过缪筱珊(荃孙),筱珊教他读《说文》与《汉书》,依而行之,颇有效益。经过几十年,我体会到:讲《说文》,意指文字训诂;讲《汉书》,意指目录、校雠与典章制度(大都包括在“十志”中)。这涉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
    但是,使我耳目一新的,还是读了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之时。本来,我早已从戴东原(震)、姚姬传(鼐)的文章中,知道“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之说,只是领会并不深,甚至是错误的。读了郭书,我才知道:讲义理,就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郭沫若的成就就是由于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因而度越前人。至于考据,则指资料的搜集与鉴别;而词章,则指文理、文法,包括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所说的各点,这是读懂资料的前提。古人把义理、考据、词章理解为汉学、宋学、古文,显然不当。
    几十年来,在党的教育下,在实际工作中,体会日渐深入,益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正是一致的。
    基本理论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如治史学要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治元明戏曲的要懂得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学术的分类很多,各科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科学的分工,分工愈精,研究愈细。
    ……
展开
目录
《古书读校法》
第一章  治学与读书
第一节  治学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治学与积累资料
第三节  怎样才能读懂资料
第四节  读哪些书
第五节  怎样读书
第六节  怎样查找资料

第二章  古书的目录与版本
第一节  书目的历史、作用与分类
第二节  善本书及其鉴别方法

第三章  丛书、类书及经史要籍
第一节  丛书的种类与功用
第二节  类书的体制与作用
第三节  “十三经”及其注本
第四节  古代史籍与“二十五史”
第五节  “十通”与“会要”

第四章  辨伪、辑佚与校雠、训诂
第一节  辨伪与校雠
第二节  辑佚与辑佚书
第三节  训诂方法的要点
第四节  故训与新解

第五章  诗词的阅读与研究
第一节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第二节  怎样研究诗词
《训诂通论》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训诂学
第二节  为什么既要尊重故训,又不能墨守故训
第三节  用训诂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  训诂及其历史
第一节  训诂释名
第二节  训诂与传注
第三节  实用与理论
第四节  训诂的历史与经验

第二章  训诂与文字、音韵
第一节  训诂与文字形体
第二节  训诂与古音声韵

第三章  训诂与词气、文法
第一节  必须分清字、词及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第二节  必须分清词之虚实及词义通别
第三节  必须体会文理、语气,注意修辞特点

第四章  训诂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代言与义界
第二节  形训、声训与义训
第三节  训诂用语示例
第四节  古书校注述例
《古籍研究整理通论》
第一章  语言与文学
第一节  言能尽意
第二节  语有达诂

第二章  辑录与考辨
第一节  辑录
第二节  考辨

第三章  版本与校勘
第一节  校勘之益
第二节  校勘之难
第三节  校勘之要

第四章  章句与标点
第一节  句读与意义
第二节  讹误之缘由
第三节  句读之妙
第四节  句读之要

第五章  语义与注释
第一节  注释之难
第二节  误释之由
第三节  释词之要

第六章  篇章与教学
第一节  篇章语言之妙
第二节  词语使用之妙
第三节  层次衔接之妙
第四节  转折分合变化之妙
第五节  奇偶之妙
第六节  声调之妙
第七节  因时立言之妙

第七章  分析与欣赏
第一节  诗词语言艺术
第二节  散文的语言艺术
第三节  诗词鉴赏
第四节  散文赏析
附录
附录一  略谈文史工具书的使用
附录二  古代辞书简说
附录三  丛书校点注释通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