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儿粥的作用与特点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对水谷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弱,现代医学对此也有类似认识。认为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液酸度较低,抗感染能力较弱,由于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因而对食物的耐受力差。此外,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所需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故消化道的负担较重,加上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亦差,易于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婴幼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较成人低,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亦较低,故防御功能较差。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而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却未能建立正常肠道菌群。鉴于小儿脾胃消化功能不足,加上小儿半岁以后才生乳牙,14个月才出牙8~10个,至2岁始将20个乳牙出齐,6岁左右生第1磨牙,12岁生第2磨牙,总数较成人(一般是28~32牙)为少,而且在7~8岁时还要将乳牙换以恒牙(换牙),再加上咀嚼肌力度有限,不利于食物的咀嚼、粉碎,而有碍于消化。各种粥品不仅营养较丰富,而且更因加水将米、菜、肉等煮成了粥糜,自然易于消化和吸收了。现代医学亦将饮类(如米汤)列入高热、胃肠炎症、急性感染、昏迷病人的鼻饲及施行手术后的患儿常规流质之一。将粥作为因发热、不能咀嚼或不能乔咽大块食物、有轻度消化道疾病及体弱、手术后患儿的半流质饮食之一。中医的药粥方繁多,较之现代医学所用的“米汤”、“稀饭”的内容更为丰富,可供不同患儿食疗时选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