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人心理解读:精神痛苦的根源与精神超脫治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392513
  • 作      者:
    杨德森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性是一个全世界各国都很关注的问题。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加强人性的社会塑造十分必要。杨德森教授列举了古今中外哲学家的精彩论述和生动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介绍了人性的低级的生物性追求,人性的高级的社会性追求,人性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关系,人性的社会教化,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构建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等六大问题,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带来帮助。 另外,《中国人心理解读:精神痛苦的根源与精神超脱治疗(附光盘)》特附有由杨德森教授主讲的“人性的自然形成与社会塑造”讲座DVD光盘一张。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德森,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杨德森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顾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及《中华精神科杂志》顾问。杨德森教授1992年起获得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6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惠氏杯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奖,是我国精神医学界杰出的临床学家、教育家与科学家。他主持制订我国第一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建立国内第一个行为医学科,制定我国精神卫生系教学大纲,主编著作350万余字,发表论文200余篇。曾任湖现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精神医学著作编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心理社会因素、成瘾行为与健康协作科研中心主任,多所医学院校客座教授与精神病医院顾问。在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专家顾问期间,他是国际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中国现场测试中心主任、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MS-IV)国际咨询专家、UCLA海湾医学中心客座教授,美国J.Integrative Psychiatry及J.Be havioral Medicine两刊编委。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是行为医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作者应邀在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界举办学术系列讲座的经验概括与总结。部分讲稿陆续在专业书刊上登载过。
    前七讲是对人性的剖析,从人性的弱点开始,引证古今中外名家的考察与论述为佐证,以增加说服性,作者只加以梳理概括,得出人性正反两面的许多共同特性,偏信则蔽,兼看则明,希望达到发人深省的启蒙作用。
    第八讲至第十一讲对个性不同维度的正弦形波谱分布与一轴、二轴、三轴、五轴的个性分类,作了历史与发展逻辑的剖析;与此同时,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对人格的发展作了六个等级的划分。结合第十七讲生活技能训练,对于从事青年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与操作技能。
    第十二讲至第十五讲是对精神刺激造成精神痛苦的全过程及其测查方法的详细描述,包括刺激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各种心理应付方法的概括,强烈与持续生理应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内脏功能的变化,专业性较强;结合第十六讲精神超脱的本土化心理治疗,第十七讲生活技能训练,为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医学理论与操作技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  人性的生物学方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性特征有生物性的一面,与其他动物无异,即人性中有动物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人性接受社会教化,有社会性的一面,与动物相区别,即人性中有神圣性或天使性的一面。换句话说,人都有两面性,一面是“禽兽”,一面是“天使”。只看到一面的人,往往否认另一面的表现也是人性,也在自身的本性中存在。作者有幸学过医学并以此为职业,因而对神经科学或脑科学与生物科学、遗传科学有所了解,多年执业于精神科,因此对心理科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与人文科学有较广泛的兴趣,阅读过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门著作,同时阅读过一些有关的国外原版著作与中国台湾的“中国人丛书”,直到古稀之年,才把自己多年思虑所得,整理成文,其中虽不乏个人独创的主张,但大多数论点仍不过是以古今中外各家所见输入大脑进行加工整合的结果,行家一看,就能发现来龙去脉,看出门道;初学者入门看看热闹,也能找到乐趣,因为有许多众说纷纭又发人深省的问题,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
    以下言归正传。
    婴幼儿初来人世,其人性的表现即显出气质的差别,有自胎内就爱动的,有自胎内就十分文静的,生后有天天哭闹脾气很大的,也有羞怯退缩与温顺的;有易受新奇刺激吸引,表现灵活多变的,也有执拗黏滞,我行我素的。此时他们才开始学语学步,不知“天高地厚”,所表现的人性与高等动物相差无几。
    ……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人性的生物学方面
第二讲  暴力攻击行为
第三讲  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现象
第四讲  游戏本能,探究与追求刺激行为
第五讲  人性的优点与人性化社会追求
第六讲  人性的社会塑造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讲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
第八讲  人性中的气质与性格
第九讲  个性与行为的差异
第十讲  特殊人格与人格障碍
第十一讲  各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第十二讲  精神痛苦的成因
第十三讲  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
第十四讲  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
第十五讲  精神痛苦的解脱
第十六讲  精神超脱心理治疗
第十七讲  心理调节技能训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