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告别恐惧:积极心理治疗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2109
  • 作      者:
    (德) 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原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受难同胞。
展开
作者简介
  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博士,1933年出生于波斯(现伊朗),1954年定居德国。早年他曾在德国、瑞士、美国等地接受心理治疗培训。1969开始在德国威斯巴登开设心理治疗诊所,开创积极心理治疗理论,现为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协会主席。
  他的积极心理治疗以深入对18种不同文化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为基础,强调希望性、平衡性、整体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促使患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唤起患者自身成长的力量。
  作为一名国际大师,他曾去65个国家讲学,在其中的21个国家建立了积极心理治疗中心。他的12种著作被译为22种文字(包括中文),深受心理学家与普通读者的欢迎。自1986年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博士多次来华,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共同进行学术合作和临床交流,举行讲座、培训和演说,成就卓著。目前在国内已经受到学术界和从事临床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将这种疗法应用于日常的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工作中。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专门为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选编的,主要内容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普索心理大师丛书》(共5本)当中节选,然后编辑加工,另外搜集了两篇关于台湾“九·二一”地震灾后心理救助的文章,以期对四川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心理医师及灾民自身有所帮助。
  呈现在诸位面前的这本《告别恐惧——积极心理治疗读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充分利用自身的出版资源,根据国际积极心理治疗大师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的《积极心理治疗:一种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消除抑郁:自我解脱与有趣的东方故事》、《身心疾患治疗手册》、《克服紧张:一种积极的方法与途径》、《化解冲突: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与自助》等著作改编而成的,并在附录中增加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培训教材中救助台湾“九·二一”地震灾区儿童的案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积极心理治疗简介
  传统医学和心理治疗是从精神病理学的观点看待人的。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疾病,其治疗目的是祛除疾病。这就像外科医生把有病的器官割掉一样。其结果是,病被治好了,而不是人被治好了。病人想的是:“看来只能以我的病来引起医生的注意。”这就使得疾病在他的心里显得特别重要,从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病人不仅遭受所患疾病带来的冲突和痛苦,也遭受着由于诊断而带给他们的失望。这些冲突、痛苦和失望,部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作用。如果我们在他们的想法中整合进一些别的东西,就可以消除这些作用。
  此处所用的“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思。这里边,不单是实际的和潜在的冲突和疾病,也包含有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因此,我们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因为,由此可以产生特殊的能力。我们也对疾病给予新的概念,以提高治愈的可能。
  积极心理治疗特殊之处,在于治疗过程中运用直觉和想象;在于运用故事作为治疗者与病人之间的媒介;在不与病人的概念直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提出改变其观点的建议。由于观点的改变,病人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片面看法,对问题产生新的解释。积极心理治疗意味着在跨文化的基础上以冲突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积极的概念、冲突的内容和五个阶段的整合治疗。
  积极的概念
  一种行为、一种疾病或一种症状,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来评估,会得出不同的含义。与以治疗症状作为目标的传统心理治疗相比较,积极心理治疗既看到了紊乱的一面,也考虑到人们所具有的能力。
  从相互作用来看,个人看待事物的标准会带来偏见,并阻碍了与他人的交往。积极心理治疗不去解释那些奇怪的行为,而是寻找为什么会使这些行为看起来那么令人奇怪。这意味着,我们把其他文化的观点、概念和规律运用到我们的家庭和治疗系统之中。
  在实践中,看来我们似乎是在询问某个人的症状,而实际上是要从中得知其“积极的”含义。“脸红有何积极的作用?”“我从抑制中能得到什么好处?”“失眠和睡眠障碍起什么作用?”“我的焦虑意味着什么?”下面还有一些例子。
  这些重新评估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由于积极心理治疗立足于现实,允许对这些症状另行评估,使得治疗者易于接纳病人。同样,这也使病人更易于处理那些与疾病有关的而又未曾暴露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冲突的内容:现实和基本能力
  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是:每个人均具有两种基本能力,即认识的能力(知觉)和爱的能力(情绪)。由于对现实的认识而派生出守时、有序、整洁、礼貌、诚实、节俭等。由于爱而派生出耐心、时间、交往、信心、信任、希望、信仰、怀疑、确定和团结。
  在研究了18种不同文化背景对冲突的处理方式之后,可以将冲突归纳为四种领域。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烦恼不安、压力沉重、被人误解、生活紧张而没有意思之时,会以下面四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四种方式也与我们学习、认识的四种方式相联系。
  躯体一感觉:以心身疾病的方式或以觉察自己躯体的方式来反映冲突。
  成就:与个体的自我概念相结合,可以采取逃匿到工作中去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逃匿到成就中去的方式。
  交往:与家庭、伴侣及社会群体的关系,由传统的方式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所决定。
  未来:直觉和幻想可以超越现实,能够包罗生活中一切事物,乃至对遥远的将来想入非非。人们可以从幻想中谋求冲突之解决。从想象中达到愿望的现实。
  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
  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过程是与处理冲突的四种方式相联系的。
  (1)观察/距离阶段:病人描述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到烦恼,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快活,都有什么症状。治疗者用跨文化的例子和哲言给予积极的解释。
  (2)调查阶段:以结构式访谈进行调查。病人指出什么样的冲突是积极的,什么样的冲突是消极的。由此探索冲突与现实能力之间的联系。
  (3)处境鼓励阶段:积极地肯定病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批评指责。病人不为丈夫的邋遢而感到难堪,而是为他的勤奋感到骄傲。
  (4)语言表达阶段:与人交往中断是人际关系出现困难的特点。应学会讨论所出现的问题。
  (5)扩大目标阶段:这是积极心理治疗的最后步骤,运用所有可能采取的手段使病人达到患神经症之前的水平。
  这种积极心理治疗方法对酒精及其他物质的依赖、婚姻问题、教育问题、抑郁症、恐惧症、性障碍、心身疾患均有疗效。一般来说,经过6~10次访谈即可明显改善或治愈。随访一年发现,绝大多数病人情况良好,尤其是酒精及其他物质依赖者的效果更佳。
  积极心理治疗是全方位地看待事物,看到事物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某一层面。因此,能够消除病人消极的想象,把病人理解为具有自助能力的个体。
  上述治疗程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人而异。依据病人的年龄、冲突状况、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可对治疗程序进行调整。依据病人的条件而分别侧重于分析、催眠或集体心理治疗。与传统的治疗形式比较,积极心理治疗已证实其优越性。
  从5万次访谈的研究表明,治疗者只是把病人带到水边,至于喝不喝水,则在于病人自己。
  第二章 认识并理解恐惧和抑郁
  恐惧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不少人经常或暂时受到恐惧、恐慌和抑郁的困扰,下面这则事例描述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几年来埃丽卡饱受各种恐惧、胃痛、肩肘痛、头痛、抑郁和过敏反应的折磨。她诉苦说:“我心里火烧火燎、战战兢兢的,如同被绷在一张拉得过紧的弓上。我努力使自己安静和镇定,但是总也做不到。我非常敏感、易伤感,又很容易激动,一些小事就能使我完全不知所措,此外还生不得气。矫形外科医生认为这是一种由腰椎间盘突出和轻微的脊椎弯曲引起的普遍的姿势不正,没什么特别的病。妇科医生对此同样无法找出什么特殊原因。我感到精疲力尽、过度劳累和疲惫不堪。由于疼痛重新加剧,我决定尝试浴疗法。按摩使我非常紧张,而且极痛。温泉治疗法我也害怕。在第四周时我害怕回家。医生还是没诊断出任何器官的疾病,建议我做些体操和自体放松运动,并开了镇静剂给我。我也曾找过未经国家考试但有营业执照的医生,他给我作过虹膜诊断。对我的家庭医生我不敢开口。起初我感觉真的轻松多了。可后来又开始疼。我转诊去看神经科。神经病学的检查没有确定任何病变。针对我的恐惧,医生开了一些起镇定作用的和消除恐惧的药。这些药的确有效。我高兴极了。可药一停,老毛病就又犯了。眼下我即使服了安眠药和镇静药也无法入睡。我十分颓丧。终于我病了。我知道自己不正常,但不明白病因在哪儿。现在我来到了这里,接受心理治疗,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来对了地方。”
  各类恐惧和抑郁的不可捉摸性,尤其当它们是慢性的、复发的或者甚至会加剧时,会让所有与此相关的人感到困惑和不安,甚至经常让人恼火。对于患者来说它是一个灾难。而正是由于这些症状的不可思议使他们觉得自己疯了、“愚蠢”和病了。他们丧失了对自身的信任,同时也就丧失了自信心、希望、生活乐趣,严重时甚至丧失了活下去的愿望。很多人羞愧难当,过起离群索居的生活,心灰意冷地在酒精、毒品和药品中寻找安慰,有些人甚至走上自杀这条路。恐惧症在极少的情况下会自行消失。如果缺乏来自外界的帮助,它们会日渐恶化并慢性化。令人吃惊的是,只有3%左右的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很多人都得不到及时的正确治疗。
  恐惧的生存功能
  除了基本需要之外,恐惧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强大的,或许是最强大的推动力。它远在太古时就已深深植根于动物和人类天性的反应模式中,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受生存意志的驱使,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减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危险并求得永生和永恒。另外,对于人类的共同生活来说恐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人们形成集体和国家,发明共存的准则、权力组织和武器,操持家务,探索自然界,从事医疗知识研究,超越死亡地计划未来,并使宗教和哲学应运而生。
  没有恐惧就没有文化。而且人类创造的文化从保障生活这个意义来说是极其成功的。饥饿、瘟疫、政治强权、社会贫困、种族和宗教狂热主义带来的威胁看来已长期被西欧、北美、澳洲的富裕工业国家和日本的大部分公民排除。过去的几百年中人类的寿命就已翻了一番。这要归功于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及自由民主的宪法体系,它为人权、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有效实施,经济力量、普遍教育和获得信息提供了保证。
  尽管有着这些进步,但人的基本困苦还是存在,即使是现代人也无法避开痛苦和死亡。原先的对自然界的恐惧被对现代文明的恐惧所取代,因为先进的现代技术能引发原子能和生态遭破坏带来的灾难,从而危害到人类的继续存在,并能导致普遍的生存意义及价值丧失。此外,现代生活尤其是大城市生活的快速、不稳定及混乱也给人们造成负担。
  著名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说过,恐惧是对危险的自然厌恶,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和无法放弃的组成部分。恐惧是很多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征兆。与它类似的灰心和抑郁不仅渗透到医疗诊断活动中,还涉及社会、职业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每个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碰到。从长远来看,有意识地与自身的恐惧和抑郁作斗争才是可以彻底战胜疾病、战胜生活的唯一选择,特别是面对长期的、日益加重的痛苦时。
  不同文化中的恐惧和抑郁
  尽管恐惧和抑郁的表象在几乎所有的文化圈中看似相同,但是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内容却大不相同。据观察,在欧洲的文化圈中比较强调“我和你”的关系,在东方则是“我们”这个集体,它作为消除冲突的社会关系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中欧人主要是由于缺乏感情上的温暖、社会交往或孤独而感到恐惧和情绪恶劣。在东方,它们产生的原因恰好相反,往往是人们在众多社会义务和社会关系紧密相连的狭小空间中不能逃避而感到负担过重。恐惧和抑郁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最佳状况的社会中:
  对于心理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来说,恐惧是心理疾病的基本因素。他本人也承受过情绪大起大落、旅行恐惧症和死亡威胁的痛苦。在试图戒烟期间他这样写自己:“突然感到剧烈的心痛,比抽烟的任何时候都难受。糟糕透了的心律失常,持续地紧张一感到压迫一刺痛,血液滚热地流进左臂……而且此时心情压抑……对于一个整天24小时煞费脑筋捉摸神经官能症的医生来说,惭愧的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坏情绪是正常的呢还是由多疑引起的。”尽管有着这么多的担心,他此后又活了近50年,达到83岁的高龄。
  在欧洲文化中突出的是源自社会压力的恐惧,它涉及外表、美貌和性功能。除此之外,秩序、清洁和极度的经济窘迫也很重要:“我建房子时欠下的债沉重地压着我,以至于我有时感到透不过气来。一想到将来我就害怕。内心里我也努力尝试不去想它,可无济于事。”在东方,人们重视的是工作成果、社会形象以及前途问题。另外,对同样矛盾的不同对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说,一个德国人在对待守时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与一个东方人截然不同,后者更重视给自己的家庭和朋友问交往以足够的时间。
  这种跨文化的观察方式使人们能将自己的问题和困扰与别人的进行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冲突。特别是因为每一个家庭都独自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期望发展着它们的小范围私人文化,而从这个小环境中又有可能产生误解、冲突、失望和害怕。由于各种民族和文化强烈碰撞而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危机的火药味越浓时,就越迫切需要这种跨文化的观点。
  东方
  如果这儿有人病了,那么他的床会被放置到客厅。病人成了中心人物,无数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会来探望。谁不来就是没礼貌或缺乏同情心。
  西方
  如果有人病了,他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只有少数人会来看望他。探望会被当作确认病情是否属实的一种集体检查。
  恐惧和抑郁是怎样产生的
  恐惧与需要最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没有需要时就无所恐惧。如果一个需要的满足真正地或被认为受到阻碍时,恐惧和愤怒就产生了。愤怒又引起恐惧,因为它会影响基本需要的实现,比如被爱的愿望,而且它还酝酿着受到回击和惩罚的危险。需要受到阻碍或威胁的程度越大,愤怒也就越强烈。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愤怒越来越危险时,由此而产生的恐惧也就越深。
  谁要是出于害怕而长期放弃他的需要或压抑他的欲望,那么总有一天会听天由命,这就意味着丧失了生活的乐趣。为了与别人和睦相处,这种人需将他的大部分精力用来战胜自己的愿望和控制自己的愤怒。他会感到疲惫无力和空虚。可愤怒并没有因压抑而得到平息。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愤怒为自己寻到了一条第一眼看上去最不危险的路:愤怒者将怒火冲着自己发。而正是这种做法久而久之会产生糟糕的后果:人们开始痛恨、贬低、蔑视、指责、惩罚自己——走向极端时自我毁灭。
  这种状态叫抑郁。
  抑郁是在恐惧的基础上产生的,害怕不能充分得到、毫无价值、被拒绝或失去某人。如果人们在这种恐惧面前投降,比如说,在得不到衽会的认可时放弃,退出他们的社会交往,就会陷入一个毫无出路的恶性循环:由于退出,他们失去被赞赏、承认、满足和爱的源泉。这又重新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和加重他们的恐惧,而这两个方面又继续将其推向自我封闭。最终的结局是绝望和走投无路。另一方面,将我们的欲望和需要控制在一个现实的界限内,这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经验。最迟到死亡的那一刻,我们必须放弃一切与生活有关的愿望。这一认识极度痛苦,只能悲伤地克服它。悲伤也是一项费力的工作,很多人都愿意逃避它。您试图将生活的现实条件从您的意识中排除出去,可到一定的时候这也不灵了。总有一天人们必须面对现实!谁要是为了免去悲伤而回避充满痛苦的现实,就要付出高额的代价:恐惧、断念和抑郁。
  我们的方案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我们在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发现,他们的病因绝不总是由不幸的厄运造成的。正如一格言所说:滴水穿石,更确切地说恐惧和抑郁是由平时日常生活中许多小的负担和矛盾积累而成的。例如基于不同的价值观的失望情绪:如果我们对别人行为的期望过多地受挫,就会以身体上的不适、植物性机能障碍、恐惧和抑郁表现出来。
  积极心理治疗中的人物形象
  正如一粒具备大量能力的种子,它能借助于环境,适合的土壤和足够的雨水,或者是一个园丁的帮助而生根发芽,人也在与社会环境的紧密关系中发展自身的能力。随着出生我们就踏进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生活空间,它要求我们在培养自己的性格时走一条漫长而又危机四伏的路:在童年时代我们渐渐形成自我意识,经青春期之后向成人世界靠近。接下来开始寻找生活伴侣,以告别单身生活,然后是就业和为人父母。很快将面对年过半百和更年期的不惑之情,直到退休迫使我们将生活再作一次彻底的调整。最后年龄引导我们讨论和准备死亡。
  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和每一年龄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恐惧和抑郁。N.佩塞施基安在所有的问题和矛盾中首先考虑的是人人都具备的但人与人之间又各不相同的先天和后天学会的能力。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方案的出发点是,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具备两类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由于他的身体条件、他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不同,这些能力也会随之不同,并形成性格特征的独特结构。这无非是说明人的本性是好的。
  是障碍还是能力?
  积极这个在积极心理治疗中特别强调的概念涉及的内容是,治疗并不首先旨在排除一个特殊的障碍,而是尝试挖掘和启发现有的能力和自助的可能性。
  积极一词的原意是实际的和潜在的意思。实际的和潜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带来的障碍和冲突,还有他们处理这些冲突的能力。
  爱的能力将进一步发展为原发能力,如爱、榜样、忍耐、时间、交往、给予和感受温情、性欲、信任、希望、信仰、怀疑、确定和统一。
  从认识能力中发展出继发能力,如守时、有序、整洁、礼貌、诚实、忠诚、公正、勤奋、成就、节俭、可靠、准确和认真。原发和继发能力被视为现实能力。
  上述的论点引发我们去探讨,抑郁和感到恐惧的人在他们现实能力中承受矛盾的心理准备是怎样的。我们假设一下,一位女病人只要一到晚上必须等她丈夫时,就会焦虑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恐惧的内容以社会心理准则“守时”为中心。这难道不是在暗示我们应当从这一领域入手吗?这种方法将是真正地治标又治本,它是从根源而不是任意一种症状出发。
  积极的人物形象使我们明白,不应只将接受治疗的患者视为病人,即各种症状和不如人意的性格特征的载体,而是一个集疾病和健康的能力于一体的普通人。在积极心理治疗的范围内,他逐渐摆脱自己的病人角色,首先成为他的矛盾对象、然后是自己和他周围人的治疗医生。病人的这个双重角色——同时是病人和医生——是这种治疗方式的重要特色。
  恐惧和抑郁的积极解释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只帮助的手,到头来找到的是自己的胳臂。
  我们是否能战胜自己的困难,取决于怎样看待它们。对某一情况的不同估计会让人振奋或气馁。如果我们可以选择,那么为什么不去选择所面临问题的积极面呢?对病症和问题的积极阐释是积极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至于什么是积极阐释,以下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点。
  梦与梦的意思
  在中东,有一位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个个地全掉光了。他大为不安,于是将圆梦者传来。圆梦者仔细地听完国王对梦的描述后说:“陛下。这可是一个坏的兆头。就像您一个个掉光的牙齿一样,您全家的人将会一个个地先于您死去。”国王听后大怒,下令将圆梦者投进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圆梦者来。这个人听完了国王的梦后说:“陛下,这可是一个好兆头呀。梦的意思是,您将比您家里所有的人活得都长。”国王非常高兴,给了这个圆梦者一大笔赏钱。大臣们十分不解,问这个圆梦者说:“你所说的跟先前那个可怜的家伙说的是一个意思呀,为什么他受罚而你受赏呢?”这个圆梦者说:“大家说得对,我们两个人对梦的解释是同样的。但是问题不在于你说些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
  让我们着眼于这个意义,看看能找到哪些解释恐惧和抑郁的积极观点:
  ——障碍是隐退自己,将已着手的事情继续进行下去的能力。
  ——恐惧总是有一个好的理由和意义,即使它从表面看来是非理性的或是“神经机能症的”。
  ——恐惧是生活愿望的体现,它是把生活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放置中心地位的能力。由于害怕,我们就能及时脱离陌生的和危险的处境。
  ——恐惧是近乎身体所体验到的对迄今为止没能顺利实现的迫切要求的表现。无所求时也就无所谓恐惧!而害怕独处可以被理解为要求与他人共处的自然要求。
  ——恐惧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掌握未来的能力,是不把自己的生活交诸偶然事件的原动力。恐惧会防止您过着一种不适合自己的生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积极心理治疗简介
第二章  认识并理解恐惧和抑郁
第三章  恐惧症和抑郁症
第四章  帮助和自助指南
第五章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