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59540
  • 作      者:
    袁根清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作者袁根清教授以他数十年在精神科专业的工作经历和对精神病患者的充分了解,详实地写出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真情,写出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言行,特别是写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更有大量患者自己书写的真实材料展现在读者面前。《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写得生动有趣,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使读者能够深入浅出地了解精神医学的不少知识。希望读者通过对《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的阅读,更能理解精神病患者,正确地对待精神病患者,对他们能消除偏见,勇于关爰,祝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展开
作者简介
    袁根清,1935年10月出生,江苏宜兴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专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建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担任首届教研室主任。主编教材《医学心理学》,参编卫生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三版)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6本。曾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行为医学江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展开
内容介绍
    《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是由神经精神心理医师写作的讲述精神疾病患者内心世界的书。精神障碍分为四大类: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和人格障碍。20世纪60年代作者在精神病院,70年代在精神病疗养院,80~90年代在省人民医院,悠悠30多个春秋,诊疗病员无数,许多病案令人深思,终生难忘。同时搜集积累了病员书写的大量资料,如“病中体验”、“住院杂感”、“治疗心得”,精神病人“论述”精神病,精神病人“分析”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病员的所谓“申诉”、“检举”、“发明创造”、“科研设计”,以及“家书”、“信函”(医院规定病员信函需经医生审核)、漫画、诗词等,统称为“精神病人书写物”,是了解和研究精神疾病的重要资料,也成了《回归自我:精神心理临床札记》写作的珍贵素材。书中所写到的许多病员,是作者诊治病人的一部分。为尊重保护病员姓名均隐匿,必要时用化名。书中也介绍了精神疾病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防等方面的特点与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精神病院,开启我医疗生涯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初我从古城西安医学院毕业,带着“省统配办”的介绍信和医学院李广涛书记的手函来江苏报到。卫生厅分配给南京市卫生局,后者又分配至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人称“疯人院”,从这里开始了我漫长的医疗生涯。
    分配到“疯人院”,完全出乎意外,一阵恐惧袭上心头,但完全没有商量选择的余地,硬着头皮到医院报到。医务科科长是一位小个子部队转业老干部,说话直率,“我们闹革命,还不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医务科干事是位中年女性,热情细致地向我介绍了医院情况,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历史悠久、专业性强等等,可亲可爱。决定让我先在精神科女病房五区上班。给人印象“老谋深算”,工作能力挺强的总务科科长分给我一个8平方米单间,钢丝床、二抽桌、靠椅、方凳各一。胶东籍人事科科长告知我:月薪44元,一年转正定级。一年后定为53元9角,20年不变,雷打不动,这是后话。
    精神病防治院被省人民医院、省武警医院、南京师范大学“三面包围”,只有朝南一侧面向广州路。女精神科有三、四、五、六共4个病区,在医院最深处的一幢四合院式的两层楼里。医务科干事领着我来到四合院铅灰色的大门前,敲了敲门,门栓声响后,大门上的一扇小门开了,一大片整齐的草坪呈现在眼前。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女性精神病患者在深秋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在草坪上溜达,穿着条形紫红灯芯绒大衣,束着腰带。我犹疑地刚往前跨了一步,哐一声,大门被紧闭上了。穿过草坪,右拐进到五病区,首先是方方正正的一大间有长桌子长椅的“起坐室”,是病员活动、休息、用餐、接待家属的地方。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和两个病房的门都通向起坐室,门一般都关着。医务干事和我刚进医生办公室,身后的门就关上了。后来很快知道“关门”是精神病院的第一条规矩:工作人员人手一把钥匙,随开随关。这钥匙无论如何不能落人病人手中。时间长了就知道,这钥匙上有许多“故事”和教训。当年五病区的负责医生是洪士元主任,护理组由离休干部刘春仙护士长领班。
展开
目录
序一  中国现代精神医学的渊源
序二  赤诚之心,医患一家,勇于关爱
前言
上篇
精神病院,开启我医疗生涯的序幕
人类徘徊在“精神疾病时代”的门口

中篇
“电子枪、原子炮,摧残肉体、窃人心灵”
——一位电业局老工程师病中体验的书面“控诉”
《复活》上集落幕,“小三子”被关进牢笼,心如煎熬
——一位强迫症模范教师跪诉影院求票看下集
“白下路,说明历史清白”;“朱雀路,表示有雀斑有缺点”
——一位青春型分裂症高中生的《住院杂感录》
“小梅刘君,爱情至诚”;“笛曲箫声,热恋难分”
——一名女教师癔症性蒙  状态的“恋情”故事
小小取药窗,纸球扮红娘;天真纯朴情,枉献淑女心
——反应性精神病药剂员的两次婚恋挫折
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兴奋激动,爱管闲事
——5例躁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神奇“对话”:毛豆“求饶”,石块“诉痛”
——3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的症状特点
精神病患者论述精神病:《非生理性精神病无线电问题》
——哈军工高才生遭遇物理控制妄想的烦恼
游泳过了江,灾难从天降
——一位特种职业精神病患者的坎坷命运
贷款美元2000亿,建设一流核电站
——一名分裂症高级技工的“远见卓识”
仪器遥控、百般嘲弄,丧失自主、万分无奈
——一位化学工程师怒斥踪影无定的神秘“小丫”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幻觉的罪恶:制枪“自卫”铸成流血事件
自命“天工阶级”:一言兴邦,一语毁疆
——一位少年从军老战士的精神病30年
“老虚”何许人,直上高空万里,一股邪恶势力
——一名中学教师对“老虚”罪恶的血泪控诉
炼金新法,人工降雨,转涝为晴,新式牙包
——一名青春型分裂症中学生的潜心“创造”
磨砺心志,战胜病魔;深造大学,多作贡献
——一位精神分裂症女病员的不屈追求
精神病员的著作:《神经病的成因和治疗》
——一位精神病青年学子对精神病的“研究”
新版《追捕》:“围、追、堵、截”
——分裂症地质队员进京“告状”历险记
矛盾的对立统一,愚鲁与天才共存
——三千分之一:白痴学者
精神病房,永远的课堂
——临床巡视,病例拾锦
精神医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妄想形成之谜的尝试性剖析
先天与后天学说的博弈
——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
精神病理的物质基础是大脑
——器质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痛苦万端”、“挥之不去”、“检查正常”的疾病
——众说纷纭神经症
面对法律与道德:“咎由自处”
——变态人格

下篇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与转归
——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的潜心研究
审视转归方向,争取良好预后
——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分析
怎样确定有无精神病,是哪类精神病
——精神疾病的诊断技巧与诊断艺术
理论学说“几十年如一日”,治疗方法“日新月异”
——精神疾病的治疗
快刀斩乱麻,手术治心病
——漫谈“精神外科”
胸怀慈爱,手脚勤快,目光犀利,头脑机灵
——精神疾病的护理
充满自信,家庭体贴,社会关爱,个体化治疗
——精神疾病的康复
倡导心理卫生,建设精神文明
——精神疾病的预防
必然寓于偶然,实践出真知
——精神科临床的观察与思考

附件一:江苏、上海精神病院(疗养院)的创建与发展
附件二: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今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央进修班”进修学员名录
附件三:时空聚焦在20世纪60年代初
附件四:时点调研——1973年7月的南京祖堂山精神病疗养院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