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毒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18238
  • 作      者:
    宋少江,彭缨,王淑君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br>    《内经》“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br>    《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br>    《神农本草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却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br>    《神农本草经》“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br>    《神农村草经》“半夏……畏雄黄、生姜、干姜……”<br>    《洗冤录》“砒霜野葛毒,得一伏时,遍身发小疱作青黑色,眼睛耸出……腹肚臌胀……十指甲青黑。”
展开
内容介绍
    《有毒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72种有毒中药的基础上,又收录了其余54种常用有毒中药,并按其功效分为有毒止痛药、有毒抗癌药、有毒麻醉药、有毒解表药、有毒清热药、有毒祛风湿药、有毒止咳化痰药、有毒淀下药等20类中药,具体阐述了每味中经的性状、性味与归经、功效、化学成分、炮制、药理与毒理、中毒与解救及应用等。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准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本书适合于中医药院校教学及科研人员、在校学生阅读,是中医药爱好者,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师益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有毒中药现状<br>    第二节“有毒中药”概念<br>    一分为二、矛盾转化是辩证法在中医学说中的具体体现,中医与概念局限化的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差异。正如胃与脾比较时胃属于阳,而胃本身又可分为阴与阳,同理,有毒中药的概念也不是僵死和机械不变的。中串医对“有毒中药”概念的认识主要分三方面:一是“有毒中药”泛指一切中药。二是“有毒中药”指药物的偏性。三是“有毒中药”指在不合理应用甚至合理用量、用法时容易出现毒副作用的中药。在此分别进行介绍,以免概念混淆。<br>    一、“有毒中药”泛指一切中药<br>    “毒药"是古代药物的代名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记》聚毒药以供医事,这里的“毒药”即是泛指所有的中药。再如《内经·汤液醪醴论》日;“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医学问答》日:“夫药本毒物,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攻毒”,张景岳所谓的“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等,皆是将防治疾病的所有中药称之为“毒药”。<br>    我国法医学家宋慈早在公元l274年就提出了“万物皆毒”的观点,远早于瑞士的Parace-lsus(公元l541年)。清代医家徐灵胎指出:“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就连老百姓也明白“是药三分毒”的道理。<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有毒中药现状<br>第一节  “有毒中药”历史<br>第二节  “有毒中药”概念<br>第三节  有毒中药毒性分级<br>一、中药毒性传统分级<br>二、中药毒性现代分级<br>第四节  有毒中药毒副作用现代研究<br>一、生物碱类毒性中药<br>二、氰苷类毒性中药<br>三、强心苷类毒性中药<br>四、皂苷类毒性中药<br>五、毒蛋白类毒性中药<br>六、其他毒性中药<br>第2章  有毒中药的安全使用<br>一、降低中药毒性的基本方法<br>二、掌握使用法度<br>第3章  有毒中药的作用机制<br>第4章  有毒中药中毒的诊断及救治<br>一、毒性成分与临床表现<br>二、中毒途径<br>三、体内的分布、代谢、解毒与排泄<br>四、中毒原因<br>五、诊断<br>六、救治<br>第5章  有毒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br>第一节  有毒止痛药<br>马钱子 莨菪叶 三分三<br>铁棒锤 延胡索 天仙子<br>白屈菜 一枝蒿<br>第二节  有毒抗癌药<br>蟾酥 壁虎 光慈姑<br>山慈姑 喜树 黄药子<br>龙葵 三尖杉 铁海棠<br>蚤休 藤黄 蟑螂<br>第三节  有毒麻醉药<br>闹羊花 洋金花 茉莉根<br>六轴子 眼镜蛇 麻叶<br>第四节  有毒解表药<br>苍耳子 细辛 麻黄<br>升麻 白芷<br>第五节  有毒清热药<br>北豆根 山豆根 鱼腥草<br>密蒙花 马鞭草 红药子<br>苦参 鸦胆子 拳参<br>芦荟 天花粉 白头翁<br>第六节  有毒祛风湿药<br>白花蛇 白附子 荨麻<br>地枫皮 桃耳七 丁公藤<br>广防己 雷公藤 两面针<br>两头尖 威灵仙 青风藤<br>第七节  有毒止咳化痰药<br>白果 半夏 鸦片<br>天南星<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