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说地震灾害与减灾对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01030
  • 作      者:
    宋波,黄世敏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先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在对城市地表灾害等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建筑结构,桥梁,公路,铁路,管线等城镇生命线工程灾害进行了归类和介绍。围绕城镇灾后的主要特征,对灾后应急救援及恢复重建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br>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土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政决策的参考。也可以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指导震灾之后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也可以作为普及培训抗震减灾人员专业知识的辅助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br>    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破坏作用大,影响范围广,是房屋建筑抗震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面振动称为构造地震,简称地震。<br>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br>    1.1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地震<br>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例如:中国唐山地震、美国加州北岭地震、日本阪神地震、中国台湾集集地震、印度大地震等。<br>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地震,震级为7.6级,震中区烈度11度。150万人口中死亡24万,伤16万.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震后重建费用100亿元。<br>    1994年1月17日发生的美国加州北岭地震,震级为7.0级,2400栋建筑被毁,多处高架公路桥受损,死亡61人,伤73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亿美元。<br>    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地震,震级为7.2级,22万栋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死亡6348人,伤4万人,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br>    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台湾集集地震,震级为7.6级,死亡0.24万人,经济损失118亿美元。<br>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发生地震。据印度地震部门测定,这次地震为里氏7.9级,死亡人数达16403人,受伤人数达55863人,经济损失45亿美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1.1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地震<br>1.2  地球构造<br>1.3  地震及其成因<br>1.4  地震波、震级及地震烈度<br>1.5  我国的地震活动地区<br>1.6  地震的震害现象及对人类的影响<br>第二章  地表灾害现象<br>2.1  断层破坏<br>2.2  地基的砂土液化<br>2.3  滑坡<br>2.4  震后对边坡的临时加固<br>2.5  地面的不均匀下沉<br>第三章  建筑结构典型灾害事例与解说<br>3.1  建筑结构基础的破坏<br>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br>3.3  钢结构与钢骨结构的破坏<br>3.4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的破坏<br>3.5  建筑结构抗震防灾对策<br>第四章  桥梁的地震灾害<br>4.1  公路桥破坏形态<br>4.2  铁路桥梁破坏形态<br>4.3  桥梁抗震防灾对策<br>第五章  生命线工程的灾害及减灾对策<br>5.1  管线的破坏分析<br>5.2  管线的防灾减灾对策<br>5.3  公路的破坏分析<br>5.4  公路抗震防灾措施对策<br>第六章  次生灾害及其他灾害形式<br>6.1  城市火灾<br>6.2  地质灾害——滑坡<br>6.3  城市水灾<br>6.4  村镇多灾种减灾<br>第七章  震后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br>7.1  震后的主要特征概述<br>7.2  应急救援及恢复重建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br>7.3  完善防灾应急体制与减轻灾害<br>7.4  村镇抗震防灾规划与房屋抗震措施<br>7.4.1  村镇抗震防灾规划要点<br>7.4.2  新建农村房屋的抗震措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