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球动力学新理论
0.00     定价 ¥ 2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1577
  • 作      者:
    刘全稳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精彩书摘

无生有,有生非,无本真空
  第一章认识地球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46亿-50亿年。最早的人类是大约350万年前从东非开始演进的。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一个逆演的过程,按照人类学研究成果之观点,也就是地史新近纪晚期,人类的祖先是一种早期猿属“Australopithecus”(南方古猿)。随着足迹遍及北非、欧洲、亚洲,他们为适应不同环境的气候条件,发展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种属,既有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的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也有身材矮小,四肢细短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从这些人种的生活遗迹看,他们都曾经历了地史更迭中的第四纪构造运动。也就是说,从地学与人类社会学学科交叉发展角度讲,经过了第四纪构造运动及一些伴生和次生的巨大地质灾害性事件,如火山喷发、地震、地表张裂、熔岩涌流等活动后,与智人科同属的其他兄弟姐妹人科的人种都分别绝迹了,地球上只留下了智人一种。
  智人从对植物、动物的采集,狩猎、蓄养、驯化,到农业革命,所针对的只是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利用,意识上以能避免环境变恶劣、能轻松平稳地延续生命为目的。有学者声称,人类的农业革命是人类凭脑力所推动的认知世界的一次大跃进,为人类提升脑力、解开大自然秘密完成了最初的铺垫。而对于自然界在人身上能否达到“自我意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自然界怎么会是这样的?自然界原来是这么回事--等形而上学问题,他们的脑力明显是不够的。
  尼安德特人从东非迁徙到欧洲,与弗洛勒斯人从东非迁徙到印尼的弗洛勒斯岛,可能分别具有不同的驱动原因,但更多的可能在于受地质灾害频发的影响。无论怎样,早期人类首先考虑的一定是生存问题,不可能去思考大地与海洋、星空的关系。在10万-20万年以前,智人也不可能思考所依托的大地原来只是被后人称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这类问题的。
  第一节地球认识的形成
  地球上物质的运动形式既存在着随机性运动,也存在着规律性运动。无论是随机性,还是规律性,在早期人类看来,都是混沌一片。在认识逐步分异过程中,人们认识到,随机性运动是不可捉摸的运动,规律性运动则是可以研究确定机理的。地球的轨道运动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因而通过研究地球运动是可以得到其控制机理的。
  在地学工作者看来,人类认识地球的着眼点应该选在人类对地球的改造和科学地利用地球动力学新理论地球上,确切地说,关注的应该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地壳和岩石圈,如修建陷阱、战壕、堡垒、居穴、城池和开垦农田(改变地表属性)等,并根据这些史实来划分地球科学的发展阶段,但是,这显然有些离题。
  从太阳系诞生起,地球每天就是这样公转与自转延续着。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处在持续膨胀过程中,只有暴胀与滞胀的区别,即加快膨胀与膨胀减缓之别,不存在收缩的可能。所以,地球本身是处在持续膨胀中的,按照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体积不断变大的地球,其自转转速应该不断地变慢。
  地球在绕日旋转过程中,随着宇宙膨胀,这一年比上一年经过的距离实际上是增加了,所以,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应该是在逐渐地增长。地球自诞生以来,除了发生星际碰撞能改变运行轨道与自转速度,公转周期增加与自转速度变慢应该会在地史古生物方面有所体现。
  珊瑚古生物研究的成果表明:地球公转周期在晚奥陶世为412d,中志留世为400d,中泥盆世为398d,晚石炭世为385d,白垩纪为376d,现在是365.25d。地球公转的不断加快似乎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但是,公转周期由大变小,似乎又在验证地球自转逐渐变慢这一点。
  现代天体物理学的计算结果,证明了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萧耐园等表示,大约100年后,地球每自转一圈就要增加1.8ms。
  缺少现代技术条件的原始人是无法感受到地球一天的时间发生长短变化的。
  地震引起岩石圈断块或地壳板块位置的错动,如果形成了高纬度地区的分配质量多于低纬度地区的质量,则地震使得地球自转加快,反之则减慢;如果形成同一区域地块凸出,地块转动半径增大,则地震引起地球自转变慢,反之则加快。这是由角动量守恒定律决定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后修正为9.0级),这次日本地震是1900年以来第五大强震。在果壳网的一篇关于这次地震的文章中指出,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 葛罗斯(Richard Gross)的计算,它导致地球每天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μs。有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类似的情况在2010年智利地震之后也出现了,当时的计算结果是地球自转时间减少1.26μs。而2004年发生在苏门答腊的地震,则使得地球自转快了6.8μs。】
  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表明,地史上海平面升高的总时间长过海平面下降的总时间(图1-1)。有人据此认为,如果地球H2O总质量不变,地史上无冰或少冰时期比有冰时期长得多,矮小的弗洛勒斯人一定是在有冰期海水大量退却时进入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的。
  利用冰期和间冰期判断地球自转速度快慢变化问题,显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冰期形成的质量重新分配,低纬度带高寒地区多于高纬度带,则地球自转相对变慢,相反,则变快。
  人类诞生以后,地球冰与非冰情况是怎样的?是否与人类生存演化有关?
  影响地球上结冰的因素,一是大气的温度,二是受地温梯度影响的地表温度。
  大气的温度受透射阳光多寡的影响,也就是大气透明度决定了冰期与间冰期的存在。大气的透明度受制于大气中粉尘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所以火山喷发、CO2含量增加,会使冰盖加厚或融化。
  受构造运动影响的地表温度是这样推理的,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板块移动,形成地壳岩石圈的厚与薄改变,影响地温梯度的减与增,从而影响冰盖的厚度。当然,地球在不同季节,地表温度也会不同,但影响不大。
  作为地球一部分的东非大裂谷与东非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及火山尘埃含量经常发生变化,形成遮天蔽日的火山尘云,使地球大气温度减小,而较高的CO2含量又会形成温室效应,火山尘云与CO2在改变全球大气温度的同时,严重影响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地球第四纪大冰期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数万年或十几万年,改变了地表水体分布,大量的沧海变桑田或曾经的桑田变沧海,如晚新生代大冰期,全球海平面大约下降了100m,完全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
  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
  与人类起源于东非地域一致,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埃及,也属于东非。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约5450年形成于埃及的法尤姆地区,他们对地球物产的利用、再利用,体现在对生活地域的扩张、神庙的修建及对永生的追求上。这些历史遗迹显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神”的认识深厚,对“地与天”的认识较匮乏一些。
  相对于其他古老文明,出现在殷周时期的我国古人的“天命论”,也许能够算得上人类最早的关于宇宙的“意识”成果,这些从已发掘的古器物铭文与甲骨卜辞中,不止一次出现“受命于天”刻辞可见。
  三皇五帝、鸿蒙沆茫、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所展现的中华远古、上古时期,洪水滔滔于天地之间的情形,恐怕与地史上的间冰期能够对应挂钩,也就是说这些起源于无文字时期的神话故事,应该可以找到相应地质依据,可算是中华古人对认识地球做出的贡献之一。
  如果说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建成通航与1914年巴拿马运河的建成通航,是人类进行生物地质作用所完成的巨大工程,那么始于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公元前486年)、长城的修造、秦始皇对灵渠的修建、汉武帝时期的吐鲁番坎儿井工程,就是中国先辈代表人类完成的伟大壮举。
  这些生物地质作用仅仅属于人类对大地感性认识的作用发挥。对大地上各种物体间的结构及其属性特征的认识,很多并不明了。例如,水为什么总是向下游流去?火为什么总是向上飘动?植物为什么总是向阳生长?等等,先哲们首先想到的是,它们是事物存在的固有特性,所表现出的是接受而不是质疑,并将其中所蕴含的机理统称为“道”。这种“道”不可“名”,只能学习、模仿。老子(李耳,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观察地上事物,看到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的现象,思考的是人应该像水一样,不要与别人相争。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比欧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早约百年,为世界所公认。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显然,他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是有道的,万物间所隐藏的奥秘就是所谓的道。他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是,当函谷关关令尹喜求而问书时,他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隐藏于万物间的奥秘是不可以用文字描述的,也是不可以用一般名称来表述的。这也许是中华文明最早对地球的认识。
 然而,2000多年后,艾萨克 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年)起名为“引力”的“万物之奥”,采用一套罗伯特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年)等绝大多数人读不懂的数学语言写出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这是否表明,“要想名状万物之奥,必须采用新的语言”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科学本质之解。
  笔者并不是说先贤老子曾经思考过地球的引力问题,而是说地球与万物间的奥秘,一定被包含在老子所思所称的“道”中。同样是大地上物体向下掉落的现象,受时间、空间及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程度等不同条件限制,有些是可名、可道的,有些是不可名、不可道的。地学中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彼时无法用文字、词组强行表述的、又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数学法则、运动定律,也许都属于老子所言之“道”。这是中华文明中流传下来的千人万解的《道德经》的地学贡献。
  现在看来,老子所称之“道”,也许像“宇宙”“时间”“空间”“重力”的概念一样,是那种看起来好像明白,说起来并不清晰的大概念、大道理。
  中国古人关于大地的认识,以“天圆地方”感性传说大行其道,最早出处在《礼记》,《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生卒年不详)所编,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周易本义》中也描述了这一说法。按“天圆地方”的古时说法,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是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并且站在乌龟背上(印度教认为大地被6头大象驮在背上),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天圆地方”的传说不断演化、充实,逐步形成了古中国人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
  盖天说提出天和地都是球穹状的,两者间距4万千米,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日月星辰之所以循环出没,是因为它们运行时远近距离变化所致,离远了就看不见,离近了就看得见。东汉学者王充解释为:“今试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平地,去人十里,火光灭矣;非灭也,远使然耳。今,日西转不复见,是火灭之类也”。比较老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发现,其道理一脉相承。
  盖天说中的“球穹状”恐怕是中国古人关于地是球状的最早认识。
  大地是圆球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天》中,还体现在古希腊人的航海认识中。
  地球的本真面貌被费尔南多 德 麦哲伦(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1521年)的环球探险所证实,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伟大壮举。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地球 1
第一节 地球认识的形成 1
第二节 地球重力认识 5
第三节 引力中的平方反比认识 7
第四节 地球的脉动认识 10
第五节 地球的宇宙位置认识 11
第六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6
一、大气圈 17
二、水圈 17
三、生物圈 17
四、岩石圈 18
五、软流圈 19
六、地幔圈 19
七、地核圈 20
第七节 一般认识 21
第二章 地球体力方程 24
第一节 地球运动特性分析 25
一、构造运动的全球性、脉动性 25
二、构造运动的周期性 29
三、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31
四、构造运动的区域性、一致性 34
第二节 地球公转运动学特性 34
一、椭圆极坐标变换 35
二、数理分析 35
第三节 地球的胀缩力 37
一、体力属性 37
二、地球均匀承受膨胀力与压缩力 39
三、地球膨胀及脉动总趋势 39
第四节 薄壁球壳的受力 41
一、地球胀缩的正演算法 41
二、地球周期性胀缩 43
第三章 板块动力方程 46
第一节 板块运动特性分析 46
一、构造运动区域性 47
二、构造运动一致性 52
第二节 地球板块的运动分析 54
一、平面质点运动分析 55
二、空间质点运动分析 57
三、规范化整理 58
第三节 地球的潮汐力 59
一、潮汐力定义 60
二、潮汐力特性 61
三、分布地域 66
四、适用领域 66
第四节 地球的强中纬力 66
一、强中纬力定义 67
二、强中纬力特性 67
三、分布地域 69
四、适用范围 69
五、表达式 69
六、应用前景 69
第四章 运动定律与动力 71
第一节 角动量守恒定律 72
一、地球自转角动量分析 73
二、地球公转角动量分析 76
第二节 守恒定律派生力 80
一、公转守恒派生力 80
二、物质上升偏转力 83
三、物质平移偏转力 85
第三节 帕斯卡定律及应用 85
一、帕斯卡定律 86
二、固体地球构造 87
三、胀缩力的传递 89
第五章 地层、地质年代与地候 97
第一节 地层与地质年代 98
一、地层 98
二、层型 103
三、金钉子 105
四、地质年代 106
第二节 气候与地候 107
一、气候的理论划分 108
二、地候的理论划分 112
第三节 中国地质年代 114
一、第四纪 115
二、新近纪 115
三、古近纪 116
四、白垩纪 116
五、侏罗纪 116
六、三叠纪 117
七、二叠纪 118
八、石炭纪 118
九、泥盆纪 119
十、志留纪 119
十一、奥陶纪 120
十二、寒武纪 120
十三、埃迪卡拉纪 121
第四节 理论地质年代 121
第六章 地壳剖面结构 125
第一节 基本结构与影响因素 126
一、基本结构 127
二、影响因素 130
第二节 地壳成分 132
一、原始地壳成分 132
二、地壳岩石类型与矿物丰度 133
第三节 大陆地壳 135
一、陆壳的缩短方式 135
二、陆壳缩短表现形式 139
第四节 大洋地壳 143
第五节 板块的对接 146
一、板块对接类别 146
二、板块对接方式 147
三、印度-欧亚板块对接 149
第七章 地球的收缩运动 150
第一节 造山运动 151
一、造山的方式 151
二、规律性造山 152
三、随机性造山 154
四、板块造山 154
五、关于超高压变质带 155
六、火山活动 155
七、造山动力机制 156
第二节 收缩运动形式 158
一、深层物质上返 158
二、地壳板块相会 159
三、大型陆壳坍缩 160
四、地壳表层揉皱 161
第三节 收缩运动阶段 162
一、中部隆升 163
二、侧向推覆 165
三、顶部滑覆 165
第四节 收缩变量算法 167
一、收缩量的求取 169
二、地球收缩中的地方性裂谷 173
三、地球收缩中的地方性海侵 174
第八章 地球的膨胀运动 176
第一节 地球膨胀现象 177
一、全球性的海水泛滥 177
二、全球性的洋中脊扩张 179
三、地壳膨胀运动表现 181
第二节 地球膨胀阶段性 184
一、膨胀中的中部隆升 185
二、大陆裂谷生成 186
三、大洋裂谷生成 195
四、螺旋式膨胀 197
第三节 膨胀参数算法 198
一、膨胀参数的求取 198
二、地球的膨胀造山问题 201
第九章 台风运动 202
第一节 早期云团的初始位移 203
第二节 初始转动的作用力 205
第三节 台风路径 207
一、西移路径 208
二、西北移路径 209
三、东北移路径 209
四、转向路径 209
五、特殊路径 210
第四节 运行轨迹规律 211
一、水汽自身的上升运动 211
二、地球转动角动量守恒定律导致的位移 211
三、强中纬力作用形成的运动 212
第十章 地球的海流 215
第一节 海流现象 216
一、海流分类 216
二、海流路径分析 220
三、海流规律运行 223
四、海水的守恒运动 225
五、海流数值模拟 226
六、厄尔尼诺暖流 226
第二节 典型海流 227
一、大洋环流 228
二、西风漂流 231
三、暖流 232
第三节 其他流体流动 233
一、河流 233
二、地下油流 235
三、热液型矿体 235
四、煤矿瓦斯 236
第十一章 地球盆山演化 240
第一节 不同参照系作用力比较 240
一、关于胀缩力 241
二、参照系与动力 242
三、动力分论 244
第二节 强中纬力全球分带 248
一、两极极地带 250
二、南、北半球*大强中纬力作用带 250
三、穿切黄道面带 250
四、应用 250
第三节 地块的强中纬力作用 251
一、地质响应 251
二、其他地质应用 256
第四节 一个地块的理论运动轨迹 257
一、地块在高纬度带的运移 258
二、地块在中纬度带的运移 259
三、地块在低纬度带的运移 260
四、其他 261
第十二章 地球的潮汐 262
第一节 潮汐现象 262
一、海水潮汐 262
二、大气潮汐 264
三、地壳潮汐 265
四、井潮 272
第二节 轨道关系 272
一、二级轨道运动 273
二、月球轨道运动 274
第三节 反作用潮汐 277
一、地月潮 278
二、涌浪 279
三、日月地潮 280
第四节 潮汐分布 281
一、空间分布 281
二、时移分布 283
第五节 潮汐叠加 284
一、天体潮叠加 285
二、杨氏叠加 286
第六节 潮汐书虚 287
一、三个疑问 288
二、三个说明 289
三、两个解释 289
四、关于引潮力 290
第十三章 地球磁场起源 291
第一节 粒子的规律性运动 292
一、规律性运动的驱动力 292
二、规律性运动的运动定律 294
第二节 粒子起电理论 296
一、二相流界面的双电层理论 296
二、流动起电电流 298
第三节 电生磁理论 299
一、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 300
二、直线电流的磁感应 300
三、圆电流的磁感应 301
四、螺旋线载流的磁感应 301
第四节 地球磁场的叠加 301
一、动力成因磁场 302
二、定律成因磁场 306
三、磁场叠加 310
第五节 磁场倒转 314
一、起电电荷电性与变化 314
二、圆电流磁场的此消彼长 315
三、气旋磁场的出现 316
四、大气磁场的扰动 316
五、局部线电流磁场影响 317
六、关于地磁场倒转特性认识 318
第十四章 齐古断褶带演化 319
第一节 地壳收缩与天山抬升 320
一、块端掀斜映射天山隆升 320
二、岩体滑覆映射地球半径缩短 321
三、深渊返升映射地球体积减小 321
四、邻块断褶映射地球周长缩短 322
五、侧向挤压嵌入映射收缩持续 323
第二节 天山抬升具有阶段性 324
一、天山初步隆升 324
二、侧向挤压褶皱阶段 325
三、大型断褶滑覆阶段 325
四、侧向楔入阶段 326
第三节 齐古断褶带特征 326
一、平面上分区特征 328
二、构造上分带特征 329
三、构造演化阶段 330
第四节 构造演化简史 331
一、区域地质简况 331
二、地质发展简史 332
参考文献 3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