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4个字由‘流控’与‘技术’组成,也符合汉语构词的习惯”。文中提出应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订名时原则上不用音译(涉及外国人、地名或商标者除外)”;“有人图方便,把外文学术名词音译过来。……如果太多了,就会对汉语造成很大的破坏,因为汉语的发音与外文的发音差别较大,特别是汉语的四声是其他语言中所没有的。如果音译的词过多,就会出现在科技文献中用汉语发音读外文的滑稽局面”;文中特别强调了“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一个难题,是不能用本国的语言教物理等现代科学,这对科学在群众中的普及是个极大的障碍。由于我国在物理学名词的订名工作中坚持意译为主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文中所举的一个音意兼顾的精彩例子,就是王竹溪将charm quark订名为“粲夸克”。文中提出应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是“对于有密切联系的名词,订名时应力求系统化”;“例如电导率、电阻率、电容率、磁导率、磁阻率、磁化率等,这种系统化的订名来源于这些词所指的概念上的类比,易学、易记,便于普及。要做到这一点,特别需要各分支学科制订名词时有全局观点,相互照顾与配合”。文中提出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是“已经通用的名词即使订名不是最理想,也不要轻易改动,否则只能增加不统一”。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充分反映出物理学名词委员会把名词工作看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
以这种态度,经过3年时间,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物理学第一批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前后召开了5次会议,并与相关学科进行了协调和统一工作。初稿完成后,发到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单位及中学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反复磋商,于1988年6月完成物理学第一批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的审定稿,上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钱临照、马大猷、李荫远三位先生对这个审定稿进行复审,提出了宝贵意见。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讨论,再次进行了修改,最后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