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俗上海.静安卷.Jing'a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02435
  • 作      者:
    尹继佐总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从考古学上的马家浜文化算起,上海迄今有六千年的历史;如果从唐朝天宝十年(751)置华亭县算起,上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县算起,上海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展开
内容介绍
    民俗文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令、信仰习俗、社会风尚、休闲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上海民俗中新俗与旧俗、土俗与洋俗的并存,促进了多元民俗文化的互渗与交融,甚至还有异国情调的洋俗,上海民俗文化所呈现的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活力充沛、日新又新的海派精神与风格。
展开
精彩书摘
    物质民俗:
    [一]服饰:
    1843年上海开埠,西方殖民势力进入,英法美租界先后设立。至1899年,公共租界大扩界,静安寺以东地区被划入。1914年,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徐家汇路(今华山路)以南地区又被划归法租界,延平路、徐家汇路以西地带仍属华界。至此,境域构成三界并存的独特局面,西方的市政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及生活习俗相继被传人。随着大批花园洋房、公寓大楼、新式里弄的兴建,国内外各地移民纷纷迁入定居,各界名流汇集,经受了欧风美雨洗礼的静安形成了自己的服饰文化。
    在保留长袍、马褂、长衫、裙装、布鞋等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不少西方文化,开始追求时尚、品牌,西装、领结、皮鞋、礼帽等不仅成为男士的新宠,而且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时装、西式大衣、丝袜、皮鞋等也逐渐为女子所接受并喜爱。此外,杂糅了中西元素的中山装、旗袍更是成为人们的常用服装。20世纪上半叶以来,静安服饰以锐意革新、积极创新的开放精神,成为引领上海乃至全国服饰潮流的代表之一,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翻新创造出独具海派特色的民族服饰品牌,如鸿翔女装、亨生西服、龙凤旗袍、蓝棠一博步皮鞋等,它们皆以选料上乘、做工讲究而著称。新中国成立后,静安人也跟全国人民一样普遍选择蓝色、蓝灰色的干部装、列宁装、棉大衣等,长袍马褂、旗袍等逐渐退出舞台。改革开放以来,又一股时尚潮流风刮人静安,国际各类顶尖品牌相继进入,西装、时装、休闲装等成为主要服饰。
    1.鸿翔女装:
    始于女性服装设计的时装,起源于1905年前后的法国巴黎,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断地改变创新,因此一经产生,便受到热衷美丽、追逐时尚女性们的青睐。不久,时装随着外国人的坚船利炮一起传人上海,传人静安,并与本土的服装特点相结合,诞生了亦中亦西、别具一格的新型女式时装。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物质民俗

[一]服饰
1.鸿翔女装
2.亨生西服
3.第一西比利亚皮货
4.龙凤旗袍
5.千秋童装
6.蓝棠一博步皮鞋

[二]饮食
1.海派川菜
2.广帮风味莱
3.绿杨邮“食疗”
4.上海烤鸭
5.沙利文咖啡
6.凯司令蛋糕
7.王家沙:老大房点心
8.各地土产
9.新长发栗子
10.杜六房熟食

[三]建筑
1.花园洋房
2.公寓建筑
3.新式里弄
4.旧式里弄
5.棚户简屋
6.公用建筑

[四]商业习俗
1.开张
2.技艺
3.行业行规

[五]交通
1.独轮车
2.人力车
3.马车
4.汽车、电车

人生礼仪
[一]生育礼俗
[二]婚姻礼俗
[三]寿诞礼俗
[四]丧葬礼俗
……
节庆民俗
信仰民俗
娱乐习俗
口承民俗
民间艺术
民间收藏
总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