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看不见的城堡:卡夫卡与布拉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58250
  • 作      者:
    周双宁著/摄影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双宁,站在妈妈旁边的就是爱尔安的舅舅,虽然是个高个子,著作也差不多等身了。他是一个拿了不少大奖的作家,包括第二、三、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台湾第二届杨唤文学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等。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舅舅,因为他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因为他诗人一样简练机智的语言,因为他出色的幽默和风趣,才使《中国兔子德国草》给大家带来清新愉快的阅读。随着爱尔安的逐渐长大,这个系列长篇会一本一本连续出版。站在舅舅旁的是爱尔安的妈妈,八十年代去德国,现定居索林根市。曾在《长江日报》、华夏文摘网站等处发表过一些散文……她是一个很聪明很用心的妈妈,爱尔安的故事就是由她发电子邮件告诉舅舅…… 他的很乐意进行这种“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作业”。
展开
内容介绍
  卡夫卡的作品没有生僻的遣词用字,却让人左拐右转绕不出迷宫,他的文笔简洁得近乎枯燥,但阅读起来绝不乏味。卡夫卡的人生也和他的文笔相似——外表简陋短暂,内里波澜迭起。当我们追随着他的作品线索一路走去,便可以一点一点地发现,其实卡夫卡的灵魂符号、人生密码,全部都完好无缺地封存进了一个神秘的殿堂——另一个读者所看不见的布拉格。可以看见的也都是可以消失的,而那些似乎已经消失的却在沉淀中丰盈。一百多年转瞬即逝,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尘封,那些人、那些事离我们并不遥远……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布拉格,会晤昨日的卡夫卡。追寻卡夫卡曾经的足迹和目光,去发现另一个看不见的布拉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次来布拉格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经试图在捷克出版的1980年代有关布拉格的旅游书籍中查询卡夫卡的介绍,结果很令人失望,在选出的三本图片和介绍都比较满意的书中,竟然没有一本关于卡夫卡的只言片语,而关于伏契克和他撰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根据捷克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旅游书中的介绍——已被翻译成8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游客可以在布拉格书店中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一份简单的折叠地图,这份地图上标有关于卡夫卡一生重要事件的图标,上面都用德语按照布拉格1891年绘制的那份地图标注了重要的街名和地名,甚至还有卡夫卡当年常去的网球场地址。真假无从考证,但仅凭这份地图,无需专职向导带路,游客们就可以随着卡夫卡的足迹且快且慢随心所欲地寻找另一个布拉格。
  连同周边的外城区一起,卡夫卡时代的布拉格已经有近60万人口。其中23万居民分住在八个城区,犹太城翻建中的约瑟夫城区属于布拉格第五城区,紧靠在伏尔塔瓦河东岸。19世纪时这个河湾号称“摩岛河的膝盖”(摩岛,Moldau,伏尔塔瓦河的德语名称),因为常有水灾,最外圈很难建房盖屋。到19世纪末,这里共有居民9千,其中有一半是基督徒,他们所居住的两百栋房屋分别属于二十家不同的房东。当年整个犹太城区都有城门控制人员车马的进出,夜间城门关闭。由于人口泛滥,犹太城里的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因为害怕传染病蔓延到布拉格其他城区,1893年2月11日政府立法决定,拆除这个城区中上百年堆积起来的残垣断壁,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居住环境。
  在约瑟夫二世的法律敦促下,布拉格政府对拥挤不堪、污水横流的犹太城开始了一场彻底的改造,从1897至1917的20年的时间内,犹太城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然而在推倒一片片住宅区的灰土烟尘中,那个上百年里曾经连接着这个特殊群体的纽带也随之土崩瓦解。尽管犹太人市政厅和大大小小的犹太教堂基本都保留了下来,也进行了修缮,但是弗朗茨出生后却从来没有感觉到这里有他的根基,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犹太人,他始终感觉到捷克人和德MA对犹太人的一致歧视。尽管德皇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要取消所有领地内的犹太人聚集地的规定,犹太人可以自行选择居住地,享受和基督徒一样的自由,但现实中的过渡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犹太人的门窗被涂上血迹,谁要是和犹太人签订房屋协议就会受到恐吓。卡夫卡曾经读到过一本书,书中描述捷克人到犹太人居所打砸抢的情景:“疯狂的人们吼叫着冲进犹太城,有小伙子,有醉汉,遗憾的是其中还有妇女,他们撞倒门窗,砸烂家具,连被子和枕头都被剪开……瞬间白雪飞舞……”当年,斯格蒙特·弗洛伊德的父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街上遭到种族歧视分子的侮辱,头顶上的帽子被打落在地,除了默默地捡起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弗洛伊德始终不能原谅父亲一味忍受而不思抗争的行为。而有人将放弃犹太教、转向基督教作为避免这个灾难的可能之一。德国诗人海涅就曾经说过,基督教是迈进欧洲文化的入场券,但尽管他接受了基督洗礼,却还是没有能够摆脱犹太人的命运。
  翻修后的犹太城改称约瑟夫城,它的南面顶端接近卡普罗瓦大街,北面正好以弗朗茨·卡夫卡的出生地那栋建筑为界,与布拉格老城区一线划开。而这个地理分界也是卡夫卡从儿时起的心理分界,身为捷克犹太人的后代,说着社会少数阶层认同的德语,卡夫卡从来都是站在临界点上徘徊,从来没有过归属感。1900年,布拉格的45万居民中只有3万4千人说德语。当时大多数德国人居住在市中心老城区,而其他城区几乎都是说捷克语的居民,由于离布拉格最近的德语聚集地也远在50公里开外,所以布拉格的老城区更像一个孤岛。人们日常使用的“布拉格德语”是一种不带地方口音,极为简洁的书面德语。卡夫卡正是以这样的母语,在这座他从未真正离开却又从未真正属于他的城市里生活、工作、写作了一生。和其他同期作家不同的是,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从未用犹太人的形象做主角,甚至连配角也没有,他宁可将自己一贬到底做动物。他所经历的种族歧视留下的伤痕不可愈合。
  卡夫卡全家只在这里住到1885年5月,家庭的环境对于海尔曼·卡夫卡来说非常重要。想靠近上层社会,就要先脱离这个犹太人的聚集地。其实从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的那天起,他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关于搬迁的问题了。当时布拉格的许多犹太人都住在老城区的小圈子里,在当地那些居民中犹太人就是少数民族,一旦经济条件允许他们就会很快离开这个圈子。因为经济复苏的希望遥遥无期,当时还算宽裕的海尔曼·卡夫卡和他的妻子朱丽也只有选择简陋的住房栖身落户,但是周围的环境如此恶劣,加之偷盗混乱,他们很快又搬离了此处。海尔曼的生意不断地扩大,他一直试图努力进入布拉格上层社会,不仅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也是为了改变形象。从1885到1888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就换了三个住处,如果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在此期间卡夫卡曾经有过乔治和海因利希两个弟弟,随着他们的出生和去世,卡夫卡一家一直在不停地搬迁:
  1885年,一年内搬了两次家。5月搬到温泽尔广场56号,同年9月大弟乔治出生,12月搬到盖斯特街V/187号;
  1887年初,不到一岁半的乔治因为麻疹病逝,全家搬迁到尼古拉大街6号,同年9月小弟海因利希出生;
  1888年4月,刚满六个月的海因利希也因患上中耳炎不治而亡,全家搬到采特纳巷。
  可惜这三处房子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都没能保留下来。而后面的两座房子都在原来犹太人的聚集地——后来的约瑟夫城,这几处房屋都在犹太城改造中全部拆除。
展开
目录

布拉格,寂寞的童年
躲不开的利爪
我只是……布拉格仿制品
被诅咒的城市
看不见的岛屿
爱情和创作
流动的城市
桥的彼岸
病痛和离开
从未真正离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