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布莱德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45216
  • 作      者:
    克莱尔.布莱尔(Claire Blair)原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布莱德雷是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之一,一生戎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奉命赶赴北非和欧洲作战,先后担任过军长、集团军司令和集团军群司令,参与计划和指挥过一系列重大战役,对盟军赢得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其他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美军将领相比,布莱德雷堪称为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性格内向,沉稳持重,谨慎有加,善于驾驭全局,精于组织策划;于是有人这样评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艾森豪威尔是战争的组织指挥者;巴顿是战场上的英勇斗士;而布莱德雷则是美军的思想机器。
  布莱德雷有大将之才,但出身极为贫寒,之所以能创造人生辉煌,得益于他个人的超凡魅力和杰出才能。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布莱德雷在异常复杂、紧张而又艰苦的作战中保持头脑清醒,处乱不惊。在欧洲战场期间,盟军高级将领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互相争权夺利。布莱德雷表现出大智若愚的儒将风范。谨慎地、有理有节地与蒙哥马利进行斗争,维护了美军的利益。布莱德雷以沉稳的性格、宽容的态度赢得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的信赖。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布莱德雷爱兵如子,无论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还是和平时期抓军队建设,他都尽量照顾下属及士兵的利益。因此深受拥戴,被誉为“大兵将军”。
展开
内容介绍
  布莱德雷有大将之才,但出身极为贫寒,之所以能创造人生辉煌,得益于他个人的超凡魅力和杰出才能。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布莱德雷在异常复杂、紧张而又艰苦的作战中保持头脑清醒,处乱不惊。在欧洲战场期间,盟军高级将领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互相争权夺利。布莱德雷表现出大智若愚的儒将风范,谨慎地、有理有节地与蒙哥马利进行斗争,维护了美军的利益。布莱德雷以沉稳的性格、宽容的态度赢得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的信赖。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布莱德雷爱兵如子,无论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还是和平时期抓军队建设,他都尽量照顾下属及士兵的利益,因此深受拥戴,被誉为“大兵将军”。
展开
精彩书摘
  稳健沉着的行军
  贫寒少年
  希比是密苏里州中部伦道夫县的一个小镇,素有煤城之称。19世纪末,这一带遍布崎岖不平的低矮山坡,散乱地坐落着十几个乡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总能看到一老一少两个人,经常往返在简陋的道路上。走在前面的显然是父亲,手里提着篮子,头也不回,只顾大步流星地向前走。一会儿,感觉孩子落下的太远,他就会回过头来,停下脚步,微笑地等待着。后面一个不足10岁模样的孩子,几乎连跑带颠地赶上来。
  那是当乡村教师的父亲带着小布莱德雷,步行到十几里之外的学校去,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布莱德雷后来回忆说:“父亲的步子大,走的快,17分钟就能走1.6公里。对一个孩子来说,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可就有点吃不消了。但每天有这些时光单独同父亲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倒也是一种精神鼓励。”
  1899年,当布莱德雷6岁时,父亲就带他去学校上学。父亲的工作经常调动,因此布莱德雷也跟着奔波,他先后在彭伯顿小学、洛卡斯特格罗夫学校、巴德里奇学校读书。由于买不起马和轻便马车,布莱德雷的父亲就步行去学校。有时学校距离远,布莱德雷就与父亲提着午饭篮子去学校。
  乡村的学校条件简陋,一般的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布莱德雷的父亲是唯一的教师。学生们不分年级,都在唯一的一间大教室里上课,大体按年龄和年级分组。教课时,教完一组后再转过头来教另一个年级组,分别讲课和布置作业。
  父亲对布莱德雷另眼看待,要求很严,经常给他吃小灶。布莱德雷认的字比其他的孩子都多。一次,几个孩子问布莱德雷:“你是怎样学会那么多字的?”
  布莱德雷回答说:“要是你父亲是教你的老师,你也会认识很多字的。”
  每天晚上,在布莱德雷上床钻进暖被窝前,父亲总是要给他出几道数学题,让他思考。小布莱德雷经常带着各种数字进入梦乡。久而久之,他对数学运算渐渐入门,并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点,对布莱德雷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来他还在西点军校教过数学。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专长,锻炼了布莱德雷的思维,在指挥大军与敌人作战时,布莱德雷总是计划得非常有条理,严谨有度。
  在父亲的熏陶下,布莱德雷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当他刚刚能够流畅地阅读时,就经常贪婪地阅读所能得到的各种书籍。他喜欢冒险一类的故事书,但最使他着迷的是历史书籍,诸如法国和印度革命战争以及美国南北战争★有关的书籍。他崇拜那些正直、勇敢的英雄人物。
  尽管家里很穷,布莱德雷没有享受过娇宠和溺爱,但他的童年依然充满着欢乐。
  在父母的勤劳操持下,家境渐渐好转起来。1905年,布莱德雷12岁时,全家由乡下迁入希比镇。父亲相中了一所价值515美元的小房子。因为积蓄不够,最后抵押家产得到450美元贷款,又付了65美元现金,才将房子买下。这样一来,家里欠了一笔不小的债务。迁居后,布莱德雷进入了镇公立学校——希比中学读书。希比中学的条件虽然也不是太好,但在布莱德雷的眼里,相比条件简陋的乡村学校而言,这里已经非常不错了,最起码不用几个年级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父亲依然在乡村学校教书,每天都要往返30多公里的路程。
  进入希比学校的第二年,布莱德雷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这年的年终期考中,布莱德雷获得了平均98,66的好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学校对他的评语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1907年末至1908年初的冬天分外寒冷,希比小镇整日不是刮风就是下雪。父亲每日都要在寒风凛冽中往返,去乡村的埃贝尼泽学校教书,不幸患了感冒。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有限。由于治疗不及时,父亲不久病情加重,转成肺炎,从此卧床不起。一天凌晨,经受病痛煎熬的父亲与世长辞,死时还不足41岁。
  父亲突然去世,是不满15岁的布莱德雷没有料到的。在布莱德雷的心目中,父亲是那样伟大,他吃苦耐劳,对生活永远充满渴望,不知疲劳,总是能够面对各种困难,应对生活的挑战。布莱德雷后来回忆说:“父亲的死,对我母亲,对我,对诸多亲朋好友,乃至邻里,都是无法形容的沉重打击。”遭受不幸打击的布莱德雷病倒了,他一连几天高烧不退,迷迷糊糊。
  父亲出殡这天,母亲害怕会加重布莱德雷的病情,未让他参加葬礼。与父亲感情深厚的布莱德雷,没有最后为父亲送别。
  在这个不幸和悲伤的时刻,布莱德雷满含热泪,躺在床上。
  父亲去世后不久,迫于生计,母亲带领全家迁往莫伯利。那是一个比希比镇稍大的镇子,镇上有沃巴什铁路工厂和布朗制鞋公司等很多厂家,可以找到一些零活。母亲在镇里租了房子,每天为别人裁剪衣服。为了增加收入,还接纳了两名交费的住宿生。
  遭受生活变故的布莱德雷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在学习之余,总是尽力地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转眼之间,就到了1908年的秋天,布莱德雷如愿考入莫伯利高级中学。为了维持家用,布莱德雷找了一份零活,叫卖《莫伯利民主报》。每天放学后,他就走家串户,分发报纸,早早地走上了自立的道路。
  西点候补生
  1910年5月,布莱德雷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了。他的平均成绩是91.4分,其中自然科学96分、数学94分、英语90分、历史85分。布莱德雷的英语稍差,但以数学见长,同学们都称他为“数学家”。
  时间一晃就到了1911年的春天。6月27日,布莱德雷收到了拉克议员的一封信,说他可以于当年向西点军校选送学生。但是,议员告诉布莱德雷:他已经正式选送了一位名叫登普西·安德森的男生。如果布莱德雷确实想去西点军校,可以作为候补对象。也就是说,如果登普西·安德森的智力测验和体格检查不合格,而布莱德雷两项都合格的话,他就可以成为选送对象。
  考试定于7月5日,在圣路易斯的杰斐逊兵营。
  离考试仅有8天的时间了。
  此前,布莱德雷曾查阅了有关西点军校的资料,了解到西点军校的考试科目包括地理、几何、代数,还有他最没把握的英语。自从离开希比中学后,布莱德雷一直把代数课本束之高阁。一年前从莫伯利中学毕业后,由于忙于生计,其他的功课也几乎荒废了。
  布莱德雷举棋不定,一时没了主意。
  他拿着信件,来到莫伯利中学,找到他父亲原来的朋友——学校的负责人J?C?利利,向他说明了情况,希望听听这位年长者的意见。
  利利看出布莱德雷的心思。他客观地分析困难,权衡利弊,劝说布莱德雷:“不妨去试试看。”
  布莱德雷立即安下心来,临阵磨枪。他翻出课本,废寝忘食,没黑没夜地加紧复习。
  几天的时间匆匆而过。考试前一天,7月4日一早,布莱德雷带着一只手提箱和一包考试用的书,登上了开往圣路易斯的火车。
  到杰斐逊兵营参加报考西点军校的应试生,共有12人,都是来自各选送区的正式考生和候补生。其中包括布莱德雷和他的直接竞争者登普西?安德森。登普西?安德森是一个颇有来头的人,他的父亲是基特斯维尔前任司法长官,与拉克议员交往甚密。正是拉克向西点军校选送了登普西?安德森。不仅如此,安德森还是有备而来,他为报考西点军校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
  7月5日,考试开始,共进行4天时间。每天考一项科目,每科4个小时。
  大概是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过大的缘故,第一科考代数时,打开卷子,布莱德雷就晕了。头脑一片空白,焦头烂额。越着急越不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按照规定,这门课要达到及格分数,起码要做完67%的试题。考试时间过去一半时,布莱德雷才完成不到20%的题目。照此下去,任凭他怎样努力,也无法做完或达到及格了。
  布莱德雷完全失去了考下去的勇气。他心灰意懒地收起试卷,准备提前退出考场,尽快地回到莫伯利去上班。当他走到监考官那里准备交
  卷时,监考官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布莱德雷不想打扰他,于是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想不妨再试试看。
  放下紧张的情绪后,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布莱德雷忽然来了灵感,思路变得清晰起来,他终于想起了有关的许多定理,便又做起来。到4小时考试结束时,他竟然奇迹般地做完了67%的题目!
  尽管并不是很顺利,但不管怎么说,这给布莱德雷以极大的鼓舞,他坚持考完了其余科目。虽然感到考题很难,但基本上都顺利地完成了。
  考完试后,布莱德雷立即赶回莫伯利,继续在沃巴什铁路的锅炉车间打工。他没有抱什么希望和幻想。自己考试准备不足不说,还没有什么社会关系。报考西点军校的考生,多多少少都有点社会关系。特别是布莱德雷的竞争对手安德森,他是高官的孩子,又是拉克议员正式推荐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参加完考试不到20天之后,也就是7月27日,布莱德雷收到一份电报。电文写道:
  布莱德雷先生,我们荣幸地通知您,您已经被西点军校正式录取,您必须在8月1日中午以前到西点军校报到。
  落款是西点军校★招生办公室。
  布莱德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电报看了一遍又一遍,怀疑是不是发错了电报。
  于是,他便给住在基特斯维尔的登普西?安德森打了一个电话,以证实事情是否准确。
  情况一点也没错!安德森也刚刚收到电报。他在电话里有些沮丧地告诉布莱德雷:他没有被录取。
  第二天,布莱德雷收到拉克议员的贺信。拉克代表官方通知布莱德雷说:登普西?安德森因有些科目不及格而落选了,布莱德雷的所有考试科目都合格,他已被西点军校录取。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布莱德雷没有时间去品尝胜利的喜悦,他必须立刻准备,才能按时到西点军校报到。
  7月30日下午,布莱德雷带着仅装有一套换洗衣服的手提箱,兜里揣着100美元现钞,独自向莫伯利车站走去,踏上了去西点军校的路程。8月1日中午以前,布莱德雷准时赶到西点军校新生接待处。
  值班的是一名中士,布莱德雷大声对他说:“先生,考生布莱德雷前来报到。”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坐落在美国纽约市北边约80公里的地方,东邻哈得逊河。西点军校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校园中,专门设有从学校走出去的伟大将领的纪念室,如格兰特纪念室、罗伯特?李纪念室、谢尔曼纪念室等。一踏入西点军校的大门,这些醒目的建筑就映入眼帘。布莱德雷没有想到,半个世纪后,他的雕像也高高地耸立在西点军校!
  此时,西点军校的规模还不大,总共只有600名学员。布莱德雷这一届学员占了265人,正式报到的日期是6月14日。像布莱德雷这样8月1日报到的,都属于特殊情况招收的学员,共有14人。
  当布莱德雷8月1日赶到西点军校时,正式报到的学员已到被称为“大平原”的西点军校的校阅场,开始进行为期7周的野营军事训练。他们这14名候补学员以前从未接触过军事,档案资料也不全。因此,西点军校对他们另行安排。
  学校首先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军事生活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补齐他们的各种手续。在头几天里,布莱德雷不停地填写各种表格,领取服装、床铺和用具,把头发理短,进行体格检查。完善了必要手续后,布莱德雷等后来的学员被正式编人班级,前往“大平原”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20世纪初,西点军校的生活和教学条件都很简陋。冬天,学员住在冰窖一般的房子里,夏天房间热得像火炉,饭食也粗糙无味。在课程上,西点军校侧重于土木工程和军事工程,内容极为狭窄,只开少量的文科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则是多年或十几年一贯制,很少更改。
  日常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会如何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和放置步枪。连何时刮脸、擦鞋等都有明确规定。为了便于管理,每600名学员被编成一个营,分成6个连,每连100人。从第1连到第6连,全是按学员个子高低统一编队,这样,当队伍行进时,学员的帽子、步枪和大衣才能排成直线,不致参差不齐。高个子学员都编在第1连和第6连,这两个连在行进时总是排在两侧,所以称他们为“翼侧部队”。那些矮个子学员被叫做“小牛”,编在第2、3、4、5连,行军时排在中间。布莱德雷身材高,在第一年当新生时就编在第1连。
  西点军校实行的一套严格制度,使学员一整天都紧紧张张。早上6点吹号后,他们就匆忙起床,接着是连队室外点名。6点半吃早饭,然后打扫房间。8点至中午上课,接着开午饭。下午1点至4点上课,4点至6点体育活动或自由支配,然后开晚饭。晚饭后是学习或自由支配时间。晚上10点吹号熄灯。全体学员进行活动,都是以连或者学习小组为单位,排队进食堂或教室,不允许单独行动。即使周末,也管得很严。除了少数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不允许学员外出。
  安分守己、珍惜来之不易机会的布莱德雷,很快就适应了西点军校的生活。
  尽管学习和训练枯燥无味,西点军校的业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学校里有各种代表队,并经常参加院校间的体育比赛,项目包括摔跤、拳击、马术、击剑、游泳、足球、篮球和棒球。大家十分崇拜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奉之为“明星”。那些体育尖子享有与普通学员不同的“待遇”。
  从一年级起,布莱德雷就参加了西点军校棒球代表队,不久便被誉为“击球正确、掷球准确,擅长打曲线球,臂力好”的优秀选手。参加体育代表队给布莱德雷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能够迅速和高年级的学员打成一片,不再受他们的欺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时的西点军校,高年级学员欺压新生是家常便饭。在伙食上,学校还给所有的棒球代表安排了小灶,坐在专用的训练桌上用餐,是一种让其他学员羡慕的特殊待遇。
  艾森豪威尔当时也是棒球队成员。他是德国人的后裔,和布莱德雷的家境大体相同。高中毕业后也因经济拮据而辍学,靠打工来挣些钱,然后再上大学。后来,在好友哈兹利特的鼓动下,报考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后因超龄而未如愿。由于西点军校对学员的年龄限制不那么严格,艾森豪威尔便在州议员的推荐下,报考了西点军校。
  布莱德雷和艾森豪威尔经常在球队见面,偶尔也说上几句话。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会亲密合作,一同改写了世界的历史。
  1914至1915年度,是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最后一个学年。毕业前夕,当初的14名候补学员,布莱德雷第一个被提升为中士学员,后来又晋升为少尉学员。
展开
目录
稳健沉着的行军
贫寒少年
西点候补生
无缘战火
院校生涯

北非战场初试刀
问题成堆第2军
首次获得战线

纵马西西里岛
登陆杰拉海滩
第2军一崛而起

挥师鏖兵诺曼底
黎明时的海滩
砸垮“大西洋壁垒”
“眼镜蛇”凶猛破局
半岛上的僵持
山摇地动的转折
直奔塞纳河

诡谲的阿登山林
战略攻势的暂停
阿登山林扑出困兽
突破危境大反击

越天堑犁庭扫穴
拦腰斩断突出部
兵逼莱茵河
衔枚疾行的挺进
最重要的命令之一
千军竞发渡大河

冷战暮霭遮夕照
战争的善后事务
冷战危机
首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远东半岛战端
毫无痛苦的远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