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64526
  • 作      者:
    彭龄,章谊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曹靖华是谁?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至今逝世已111年。《伏牛山的儿子:曹靖华传》于2007年为纪念其110周年诞辰所作。作者是其儿子与媳妇。因此,书中内容可靠性、真实性很强。主要回顾了这位著名人物重要人生阶段所经历过的重要事件。
展开
作者简介
    彭龄,本名曹彭龄,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历任我国驻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埃及大使馆副武官、武官,少将军衔;现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br>    章谊,本名卢章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曾任新华社驻黎巴嫩首席记者,我国驻黎巴嫩、伊拉克、埃及大使馆外交官,新华社国际部译审。<br>    他们夫妇单独或合作出版了《西亚风情》、《异域走马》、《而今百龄正童年——记曹靖华》、《黎巴嫩散记》、《重返巴格达》、《不尽天涯路》、《受命打通“地狱之门”的人》、《埃及漫步》、《走进迦南地》、《岁月流痕》等散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河南卢氏五里川路沟口村人,中国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卒于1987年9月8日。这本传记文学是其儿子和媳妇为纪念其诞辰110周年而作,回顾了曹靖华先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展开
精彩书评
    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他也并不一哄而散,后来却成为中坚。<br>    ——鲁迅:《苏联作家七人集序》<br>    您的革命文学活动总是和我国革命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您翻译的苏联革命文学作品,影响了无数青年走向革命。<br>    ——邓颖超:为曹靖华90周年诞辰纪念会题词<br>    几十年来,你在翻译工作上的成绩,在教育工作上的丰功,党和人民都不会忘记并以此引为光荣。<br>    ——杨尚昆:为曹靖华90周年诞辰纪念会题词<br>    他不是一般的翻译家,他向中国人民介绍的是当时人类最先进的文化……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br>    ——魏巍:为曹靖华100周年诞辰纪念会题词<br>    他那种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精神震动了全国,至今说起来,还虎虎有生气……<br>    ——季羡林:为曹靖华110周年诞辰纪念会题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少年时代<br>    耕读世家<br>    河南省卢氏县位于洛河上游,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山,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是河南省西部边陲。距县城百余里的熊耳山南麓,有一处东西向约五里长的平川,名叫五里川。出五里川街向东南不足一华里,便是河南村的路沟口,它由于地处东、西两条道口的岔口而得名。缓缓流淌的老鹳河流过庭前,延绵起伏的鸭子坡、鸡冠山、笔架峰环峙左右。当年那里居住着二十几户人家,烟岚相招,鸡犬相闻,活脱脱一个山青水碧、钟灵毓秀的世外桃源。<br>    祖辈传下过一句话:五里川,四面云山。说的是五里川四周的山峦都像陕西商洛地区交界的老南山那样,遍布森林。有成片成片的桦栎、核桃、柿子和漆树林,盛产蘑菇、木耳、天麻、核桃、柿子、地软、拳菜以及鲁迅先生所说的“闻所未闻,诚为珍品”,自己舍不得吃,“拟俟有客时食之”的猴头等等药品与山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由于滥伐,“四面云山”变成了“四面童山”,山上光秃秃的,除了高不盈尺的荒草之外,什么也不长。村里人祖祖辈辈,朝三晚五,靠着在河滩一块块卧牛似的青石问开出的沙土地上种一点谷子糊口。然而,就在这个贫穷荒僻的小山村里,却出了一个四乡闻名的读书人,这便是我们的爷爷曹植甫。<br>    记得小时便听父亲操着浓重的豫西乡音,对我们娓娓讲述:“咱们家,可以说是个耕读世家。
展开
目录
伏牛山的儿子(代序)<br>第一章 少年时代<br>耕读世家<br>猜娃——彩娃<br>求学朱阳关<br>去卢氏读高小<br><br>第二章 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br>“小古董”的新生<br>破例的勤工俭学生<br>青年学会的成立<br>常系游子一片心<br><br>第三章 渔阳里岁月<br>求索之路<br>在革命摇篮里成长<br><br>第四章 负笈苏联<br>勇闯“三不管”交界区<br>奔向莫斯科<br>在饥饿与严寒的考验面前<br>毕生难得的良师益友<br>第五章 沙滩红楼<br>到北大旁听<br>决心做一个“引水浇田的农夫”<br>结婚<br><br>第六章 在大革命的风暴中<br>去国民军做翻译<br>推荐王希礼翻译《阿Q正传》<br>参加“未名社”<br>“三·一八”惨案与《一月九日》<br>参加北伐<br>风云突变<br><br>第七章 再赴苏联<br>在莫斯科中山大学<br>与瞿秋白同志再次重逢<br>与苏联汉学家们的亲密合作<br>“老朋友”王希礼<br>友谊树上的第一个花蕾<br>“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br>雪雾迷蒙访书画<br><br>第八章 祖国的召唤<br>“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br>途经海参崴<br>在海轮上的一幕<br><br>第九章 回到北平<br>小汤山奇遇<br>去女子文理学院执教<br>看望鲁迅先生<br>“教书匠”生涯<br>教泽碑与井台石<br>于无声处<br>十二月的风<br>陈蜕的故事<br>与丁玲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br>“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br>鲁迅先生与《苏联作家七人集》<br>肩起鲁迅先生留下的重担<br>第十章 抗日救亡<br>故都烽烟<br>逃亡路上<br>在西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br>汉中学潮<br>入川路上<br><br>第十一章 在重庆的艰难岁月<br>初到重庆<br>在白沙<br>安家立园<br>“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座活的桥梁”<br>在日寇轰炸的日子里<br>“皖南事变”前后<br>从两封家书说起<br>“为读者与时代,更多地榨出血与乳来”<br>多雾的冬天<br>曾家岩——情逾骨肉的“家”<br>抗战胜利<br>告别沙坪坝<br><br>第十二章 虎穴南京<br>“夜店”式的生活<br>风雨飘摇中的中苏文化协会<br>牙章 的故事<br>往返于宁沪之间<br>一张全家福照片<br>咫尺天涯,见时不易别更难<br>探望故里<br>黎明前的引渡<br>父亲的“失踪”<br>全家脱离虎穴<br><br>第十三章 清华岁月<br>初抵清华<br>迎接解放<br>初解放的日子<br>出席世界和平大会<br><br>第十四章 五十年代<br>迁入法宪胡同<br>父亲的憾事<br>在文化部<br>从教北大<br>在“反胡风”的日子里<br>入党的前前后后<br>反右与反右倾运动<br>出任《世界文学》主编<br><br>第十五章 在百花齐放的春天里<br>迟来的春天<br>父亲的“座上客”<br>“已见好花常在世”<br>“你应当到部队去锻炼”<br>疾风暴雨到来之前<br><br>第十六章 癫狂的年代<br>疾风暴雨骤来<br>父亲“文革”初期的遭遇<br>1967年1月的那个寒夜<br>关于鲁迅先生书信的蹊跷事<br>工宣队、军宣队进校前后<br>父亲的“问题”<br><br>第十七章 从恢复组织生活到粉碎“四人帮”<br>母亲带来的喜讯<br>出版《春城飞花》<br>父母间的龃龉<br>普天同悲的日子里<br>令父亲殊感意外的出访<br>粉碎“四人帮”<br>第十八章 生命中的最后十年<br>把“四人帮”耗费的时间夺回来<br>愿人长寿 愿国长荣<br>老矣犹思万里行<br>不辞暂作岭南人<br>“你不妨写写散文<br>故乡行<br>“你们的岗位在火线上”<br>“不辜负党的期望,比什么都重要”<br>在重病的日子里<br>最后的烛光<br>第十九章 尾声<br>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