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语堂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066293
  • 作      者:
    万平近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林语堂,又名玉堂,福建龙溪人,著名语言学家、学者、文学家。 本书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穿插其中,全面评述了他在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著述,阐述了他向西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本书材料广博翔实,用新的观点评价复杂现象,敢于推翻一些传统的看法,实为近年来林语堂研究的新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万平近,1926年9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老舍等全国性研究会理事。专著有《林语堂论》、《林语堂评传》、《林语堂传》。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分别出版中、日、英、西班牙文版)。编选《林语堂论中西文化》、《鲁迅与中外文化》、《老舍读本》等书;发表研究鲁迅、茅盾、老舍、林语堂等作家论文数十篇,结集《新文学比较研究》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林语堂在文化学术领域涉足范围很广,正如他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而自诩。但他在多种文化事业中,毕竟最主要的成就和影响是在文学领域。本书从初版到再版,都主要论述文学家的林语堂,其他文化成果仅简略提及,这自然同我所从事的专业有关。本书在论述林语堂生活和创作历程中,对其作品作了较多评论。并将林语堂人物成长史与其文学创造历程并驾论述。为文学爱好者奉上前所未有的宝贵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从龙溪村家子到美欧洋博士<br>    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文化追求<br>    林语堂出生于鸦片战争爆发后55年,辛亥革命前16年,即1875年的10月10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那时,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走到日暮途穷境地。林语堂出生的那一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四面八方的殖民主义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加紧进行侵略和掠夺的罪恶阴谋。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了救国图强,发动了维新运动。在林语堂出生的后三年,即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实行“戊戌变法”,但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镇压下遭到惨重的失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此起彼伏。1896年以山东的大刀会起义为前奏,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形成高潮,以农民为主的反帝大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义和团运动在八国联军联合进攻下失败。清政府屈膝妥协签订了“辛丑条约”,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中国人民是在血和泪之中迎接20世纪到来的。<br>    林语堂的祖籍是福建省南部的漳州(又名龙溪)。其祖父是漳州北郊五里沙村农民,1864年太平天国军朱利王部进入漳州时,随军做挑夫而不知所终。他祖母改嫁,他父亲及叔伯仍不改姓。那时,基督教已经传入漳州,林语堂祖母成为早期入教的教徒之一。其父也跟着信教,名叫林至诚,含有笃信基督意味。林至诚9岁时失去父亲,年轻时就靠出卖劳力、做小商贩为生。据林语堂回忆,他父亲“是自力更生的人。他曾在街上卖糖,也曾卖米给囚犯,利润很高。他还将五里沙的竹子卖到漳州。两地十英里或十五英里左右。他肩膀上有一道扛竹竿造成的凹痕,一直没有消失。”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龙溪村家子到美欧洋博士<br>    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文化追求<br>    第二章  从语言学起步走进学术界<br>    在北京大学期间的教学和学术活动 <br>    第三章  随爱国运动波涛前进<br>    在“五卅”到“三·一八”期间<br>    第四章  在“语丝”苗圃里茁长<br>    北京、厦门时期与鲁迅的交往<br>    第五章  第一部散文集,第一个“黄金期”<br>    《翦拂集》与《子见南子》<br>    第六章  从专职教授到专业作家的过渡<br>    初居上海时期的学术生活<br>    第七章  在“论语”旗号下驰骋<br>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的创刊及其主旨<br>    第八章  中西融合的“幽默”与“性灵”<br>    30年代前期的文学观念和主张<br>    第九章  从同盟到异途<br>    与鲁迅及左翼文化阵营的相得和疏离<br>    第十章  散文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期”<br>    《我的话》及30年代前期的散文<br>    第十一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迈新步<br>    亦中亦西的生活和《吾国与吾民》的写作<br>    第十二章  走进异国文苑之初<br>    对西方人说东方《生活的艺术》及其他<br>    第十三章  民族正气的颂歌,理想道德的礼赞<br>    为抗战作宣传和《瞬息京华》<br>    第十四章  在神州硝烟弥漫的时日<br>    回国暂居和《风声鹤唳》<br>    第十五章  胜利在望时的大后方之行<br>    再度回国考察经过及反响<br>    第十六章  失意年代的得意之作<br>    《苏东坡传》和弘扬炎黄文化的译著<br>    第十七章  多种追求中的书生本性<br>    制造中文打字机和创作小说《唐人街》<br>    第十八章  跨进二十世纪下半期<br>    《朱门》和50年代初年的译著<br>    第十九章  海外生活道路上的插曲<br>    出任南洋大学校长始末<br>    第二十章  远走欧陆,构想未来<br>    隐居戛纳暨《远景》的创作<br>    第二十一章  冷战炽热年代的行踪和墨迹<br>    两度越洋出访和一部心灵旅程<br>    第二十二章  瑕瑜互见的小说新作<br>    《红牡丹》、《赖柏英》及其他<br>    第二十三章  响亮的晚钟<br>    回归台湾前后的学术生涯<br>    第二十四章  生命和创作的终篇<br>    晚年生活和《八十自叙》<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