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先记载“禹生石纽”的历史文献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该书于晋代在山西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被发现。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记载说“禹兴于西羌”。可见当时他尚未见到该书。《吴越春秋》也说大禹“家于西羌,地日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艺文类聚》与《太平御览》皆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
从众多文献不难看出,禹为羌人,生于石纽。石纽即是大禹的故乡。那么,历史上的石纽山究竟在哪里呢?
西汉末期成都郫县人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明确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汶山郡为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所置,包括今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及都江堰市的部分地方。在此范围内大都发现了大禹的活动遗迹,其中北川、汶川、理县、茂县又都有“石纽”或“石纽山”题刻,因而出现了大禹出生地之争。
如汶川县绵魇镇石纽山上有摩岩石刻:“石纽山”、“禹迹”、“大禹故里”,但这些石刻刻于何年,已不可考。在禹出生地刳儿坪上有圣母祠遗址尚存,并有禹王宫、庙舍、神像保留至今。传说大禹在治理岷江时,辛勤劳动了一天之后,需要找一个歇息的地方,就在汶川威州两河(岷江、杂谷脑河)汇合处的一个山头上休息。这就是后来的“禹碑岭”。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以古稀之年,不辞辛劳跋涉来到汶川,徒步登上石纽山刳儿坪,寻访禹迹,并在汶川『绵■禹王宫为大禹题词:“明德远矣”。后以汉白玉石镌碑竖于庙中。
虽然汶川境内遗存的禹迹甚多,但近邻的县城北川、都江堰和什邡也同样宣称自己是大禹的故乡。其中尤以北川县最具竞争力,呼声甚高,有“神禹故里”之称。
夏商之际,北川县境属梁州之域,与汶川等地皆属古再■部落,隶蜀国。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始置北川县,为北川建县之始。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自建县至今,已历1443年。
唐代以前,这里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日还会举行祭祀活动,这一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县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如北川县着力打造的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如今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主要景点有禹穴沟、采药山、石纽山、摩岩甘泉、三叉河、誓水柱、禹庙、金锣岩、刳儿坪、禹州池、一线天、血石流光、猿王洞等。1991年禹里(原县城治城)建成了仿古建筑大禹纪念馆。
不少学者也都据史考证,认为北川才是大禹的故里。有人认为,以石纽而言,顾名思义,应有两石纽结的景观。《四川通志》对北川县石纽的界定即是“因有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日石纽”。北川县禹里乡石纽奇观之石,经地质学家考证,原是海底的珊瑚礁经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化石。石上竖排阳刻汉隶“石纽”二字,实属罕见。而汶川县绵■镇飞沙关上古驿道岩壁上只有横排行书阴刻“石纽山”三字,而无“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的奇观。同样,理县通化乡海拔1600米左右的万仞悬崖石壁上只有竖排阴刻楷书“石纽山”三字,也无“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的奇观。茂县石鼓乡未发现石纽题刻及两石相纽的奇观。因此仅就石纽山而言,只有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的石纽才是名副其实的石纽。
从地名来说,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石纽山所在之处村名为石纽村,从古至今一直沿用此名。茂县石鼓乡,虽有“石龙对石鼓的民谣”和“石鼓改石纽的传说”,但石鼓村、石鼓乡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什邡、理县等也有禹迹之说。
展开
过三年,再来,一个新汶川会拔地而起。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