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是齐州 中国的城市,向有南北之别,北中国的几个省会城市,多是昔日的“帝王之都”,但济南却从未获此“殊荣”。是老天不眷顾济南,还是山东人没“抓住历史机遇”?这肯定是个值得探讨一番的有趣话题。
千古风流是齐州,齐州自古不是帝王都。济南这个地方,现今居黄河之南、长江以北,古时因位于济水南岸而得名。
历史上它最早被称为“历下”,秦汉时曾称“济南郡”、“济南国”,隋唐以降称之为“齐州”,明清以来叫“济南府”。济南有“历”之名,最早见之于《禹鼎》铭文(周厉公时代,公元前840年左右),盖因有“大舜耕于历山之下”的远古神话传说。而无论是齐州之“齐”,还是济南之“济”,在古之《说文》中,皆释为:“中”。也就是说,所谓齐州,即是“大禹治水分九州”,当年位居“九州”正中间的那个州的意思。因此,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若以济南“城子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推算,当在四千年至五千年间。但有人则上推到了8500年前,而考古学家一般公认的说法是三千年左右。
可见,称济南这地界儿为“千古风流”,并不为过。
不过,历下也好,齐州也罢,这座位于中原文化中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虽历任邑、县、郡、路、州、府,但最荣耀最光彩的,也不过是在明代升格为山东省会,“济南府”成为齐鲁之邦首府、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却从未做过“帝王之都”。换句话说,济南历史上是天下名邑,是北国重镇,是郡邦首府,是水陆码头,却不是古都。
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当年林语堂在其《中国人——北方与南方》一文里说:“盖有一颇堪注意之事实,即北方人长于战斗,而南方人长于贸易,历代创业帝王,几从无出自大江以南者。相传食米之南人,无福拱登龙座,只有让那啖馍馍的北方人来享受。”这位林大师又说:除却一二例外,“各大王朝的帝王,概莫不起自比较阻塞的山岭地带,靠近陇海铁路,此地带包括东部河南、南部河北、西部山东和北部安徽”。
但山东人虽也“啖馍馍”,济南却偏偏不是。
此事儿大矣哉。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济南这座城市在当代“中国最有魅力城市排行榜”上的排名。当下“教授明星”、如日中天大火了一把的易中天先生,在其《读城记》里,便把“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分了八类:古都、名邑、圣地、边关、滨城、重镇、商埠、特区。而这其中“最具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显然首推:古都。
你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务院公布了99座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不少历史古城往往是昔日的“帝王都”,尤其是北中国中原地带几个省的古城,比如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太原等等,不管是不是省会,无一不是古都,但唯独山东省会济南却不是。
即便是在山东本省境内,曾经做过“古都”的也不乏其城,尽管现在看来并不起眼。比如,曲阜、临淄、邹城、滕州等。滕州与邹城,春秋时分别是诸侯国“滕国”和“邹国”的都城;而临淄是齐国的国都,齐乃“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当年甚是了得。
而其中最“牛”者,首推曲阜。曲阜不仅是春秋时鲁国的都城,而且是影响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儒学发祥地。它不仅是一座都城,还是一座“圣城”——双份荣耀一肩挑。因此,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中,就有曲阜,而没有济南。济南是在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单中,青岛则在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名单中。
9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属山东省境内的,还有:聊城、临淄、邹城。
尽管依照现在的眼光看,济南的地理位置应该说还是十分优越的:它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居天下南北之要冲,位于中原文化中心地带,与首都北京同处华北平原的两端。左右顾盼两京(北京和南京),扼两大铁路(京沪与胶济)之枢纽,人文荟萃,七省通衢,距周围几个省省会城市的距离皆不足千里之遥,其势何雄哉。
然而历史往往偏心,偏偏不眷顾济南,并未使其戴上一顶古都的桂冠。
所以,很不幸,细点9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古都、名邑、圣地、边关、滨城等“八大金刚”排座次,济南只能是“二哥”。
那么,历史上的济南为何只能屈尊为天下名邑,却没有潇洒地当一回“帝都”呢? 按传统的说法,是济南的地脉风水没有“帝都之望”。《吕氏春秋》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就是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防御的双重考虑,总要把首都选在既便于辐照四海号令天下,又有山有水有纵深保护的国之中心,即所谓“天下之中”。但问题是,何谓“天下之中”?它究竟在哪里? 实则,一部中国二十五史,上下五千年,不同王朝有不同的“天下之中”。
它并不是个纯粹的地理概念,也并非一成不变。
上面说了,无论是济南之“济”还是齐州之“齐”,在《说文》中都与肚脐的“脐”是一个字,是天地人之“中”的意思。故而当年从九州中间东流人海“茫茫九派流中国”的那条大河并非黄河,而是“济水”;而所谓“中国”者,指的则是泰山南北——这片最早诞生了舜文明的天地。
这是一块被山海包围的扇形大三角:北至燕山,南至伏牛、桐柏、大别山,西到太行、秦岭、大巴山,东到山东丘陵、东海之滨。而济水和泰山——这山东的“一山一水”皆居“天下之中”,是为“天齐”。因而传说中的黄帝生在曲阜魂归泰山,故而泰山又称“岱宗”。(参见何新《诸神的起源》) 但当殷商、两周崛起于今河南一带时,此地已成“化外之地”,这里的人被称为“东夷人”,河南那地界儿变成了“中原”。而这还没算完,当“六王毕,四海一”的秦一统天下时,一直到汉唐,陕西关中地区又变成了“天下之中”。
也就是说,直到北宋时,所谓“帝王、帝都之争”,基本上是你来我往的“东西向之争”。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王气”跳转,掉头南下,以南宋为标志,才成为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有了中国城市文化的南北问题。而且所谓南方、北方,那条南北分界线电是地理兼人文,是随着“王气南下”而不断迁移的。
大体是,远古为济水,三代之后是黄河,宋元以后为(秦岭)淮河,近代才是长江。(参见杨东平《城市季风》) 不过,也不能说济南就完全没有“历史机遇”。
如果当年战国七雄的结局,不是西方关中地区的秦国最终成了气候,而是东方的齐国发动“西征”一鼓荡平天下,中国拘上古史肯定要改写。作为当时齐国西南重镇的济南,即使变不成“天下之中”,当个“西京”或“南京”什么的还是有可能的。
…… P3-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