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研究》吴见思评点《史记》,用功勤,挖掘深,既有阅读方法的提示,又有鉴赏《史记》艺术魅力的循循善诱,不仅有益初涉《史记》的一般读者,于研治《史记》的学者也不乏启示。评点属于大众流行文化,虽以其大众性常为学者诟病,但也正因其易为大众接受,即如纪昀那样猛烈抨击评点——尤其是明清评点书籍的汉学家,其本人也有多种评点著作传世。因此,对于评点这一体式,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发挥其易于为大众接受的优势,纠正其浮泛、漫无根柢的弊端,而不是一味指责。就此而言,研究、整理古代评点书籍,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同意了富春以《"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研究》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题目。不善言谈、稳重、踏实、勤奋,是富春给我的印象。因为当时他报考四川大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所以不得不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又积极备考。2003年元旦刚过,在别的同学还为考博发奋时,他给我说了已被录取的消息。我先是感到惊讶,继而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富春说,想在当年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对《史记论文》作更深入的研究,并选注吴见思评点《史记》的精彩篇章以出版。对此设想我给予了鼓励。为一般读者提供一本欣赏《史记》艺术魅力的著作,为学界提供一个了解吴见思及其《史记论文》的窗口,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看了富春的书稿,我认为对他设想的鼓励是对的。经过三年读博,两年工作,富春较以前——在河南大学读研之时已大有进步。和硕士论文相比,他这一次的研究更加翔实。书中对于吴见思生平的考述详审可信,对于原作已阙失的评点凡例的论述具体全面,尤其是对吴见思发明司马迁为传体例和叙事意在作文的考论令人信服。至于《"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研究》选注的《史记论文》部分篇章,也基本上做到了释词、释典准确、通俗,易于理解。稍感缺憾的是,对吴见思和明清其他《史记》评点家的比较研究略嫌薄弱,以后如能用力于此,《史记论文》的研究将会更加全面、深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