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绘画与观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696037
  • 作      者:
    王林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林,籍贯辽宁,生于西安,长在重庆。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198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曾策划“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中国经验画展”、首届“上海双年展”、“从西南出发一当代艺术展1958-2008”、“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等数十个展览。
    有《美术形态学》、《美术批评方法论》、《绘画与观念》、《当代中国的美术状态》、《从中国经验开始》、《追问——王林论当代艺术》、《在场——王林论当代艺术家》等专著及二十多种编著问世。在海内外刊物发表文章四百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说抽象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绘画最后的辉煌,那么,本书所言的当代绘画,抑或当代艺术,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其艺术史标志则是波普艺术及超级写实主义的出现;在中国,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讯国际化,艺术和当代文化背景发生的种种联系。
    很显然,当代艺术这一概念是针对现代主义的。现代艺术尽管纷繁复杂,但究其基本形态,乃是形式——结构艺术倾向和主观——表现艺术倾向的相互分离和相互推动。而以杜桑为旗号的行为一一功能艺术倾向,则是滋生于现代主义内部的解构性力量。经过波伊斯和克莱因等人发扬光大,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波普艺术及超级写实主义的成就而成为普遍的艺术潮流,即所谓后现代主义,亦即本书所言的“当代艺术”。
展开
精彩书摘
    艺术界域的综合性
    一、影像的作用
    影像对绘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摄影的发明以其实录现场的能力,使绘画的纪实功能受到极大挑战,成为现代绘画发生变革的重要前提。镜头瞬问选择和暗室操作成像的技术性使绘画手工技艺的必要性受到怀疑。于是绘画不得不削弱其还原真实的对象性诉求,转向心灵表现与本体价值。而电影、电视的出现,不仅使影像艺术以其综合能力纵横于(包括绘画在内的)时空艺术,而且以其主观化、意图化以及对视觉思维和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成为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主流媒体。绘画退居边缘,同时接受了影像对视觉经验带来的改变。凭借照相机,今天的画家已很少采用现场写生或当场速写的方式。用照片收集资料的办法必然使绘画中出现的现实对象,更少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多虚拟化和图像性。摄影和绘画的关系,就像中国民间把夫妻称做冤家,一旦结合,怨也不是爱也不是,只能相互纠缠。现代主义时期立体派综合碎片的图像拼贴、未来派表现运动的视觉后像、达达主义艺术家记录行为的影像作品等等,已足以见出影像对艺术的入侵。从超级写实主义和波普艺术开始,影像的运用在当代绘画中更是随处可见。
    超级写实主义在对照片的精细绘制中,改变了绘画从整体到局部的视觉重心,而从局部到局部的平均用力以及无笔触无肌理的技术处理,则回避了情感的介入,使画面变得外在与冷漠。其逼真性追求使那些平时只在“看”(Have a look)中存在的对象,真正成为“看见”(See)的对象,成为逼视的对象。超级写实主义在照相写实的绘制中保留了写实技艺也改变了写实技艺,不仅是技术性的改变,而且是观念性的改变。
    ……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总论:当代绘画的观念问题
一、现代艺术与绘画
二、波普艺术与绘画
三、绘画的观念化
四、绘画是否消亡
五、绘画如何创造

艺术界域的综合性
一、影像的作用
二、空间的拓展
三、媒材的自由

艺术传达的开放性
一、表现的开敞
二、写实的嬗变
三、抽象的延伸

艺术意识的当下性
一、问题的介入
二、身份的追寻
三、传统的利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