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践存在论的艺术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70546
  • 作      者:
    刘旭光著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旭光,男,1974年生,甘肃天水人。哲学硕士、文学博士。2003年7月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任教,2005年进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主要讲授文学理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马克思主义丈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在近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对中西方哲学史、美学史、艺术史均有深入研究,在《文艺研究》、《孔子研究》、《学术月刊》、《河北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丈转载。研究领域涉及中西方美学史、艺术哲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文学理论等方面。
展开
内容介绍
    《实践存在论的艺术哲学》以实践存在论的方法,把“艺术”与“艺术作品”描述为一个“事件”,并以这个事件为起点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重新分析它的客体性与它的主体性之间的交融,并把“时间性”这一实践行为的基本性质纳入到艺术作品之存在的思考中,分析它的内在的时间性状态。然后以此为基础,把艺术作品的真理性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与认识论问题来探讨。而艺术作品作为社会存在还要求我们思考艺术作品的作品性与商品性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的产品,它的被生产如何影响着它的审美性质,艺术生产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究竟能向我们揭示什么?
展开
目录
绪论  这是什么--艺术作品?
第一章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体”
第一节  作为一“物”的艺术作品和物性对艺术作品的规定性
第二节  作为精神的艺术作品
第三节  艺术作品作为形象
第四节  艺术作品:物质的精神化与精神的物质化
第五节  作为一种需要的实践存在论方法

第二章  作为一种方法的实践存在论
第一节  什么是实践
第二节  什么是“存在”
第三节  实践与存在的结合
第四节  作为方法的实践存在论

第三章  作为一个实践“事件”的“艺术”
第一节  希腊时期的“艺术”范畴
第二节  亚里山大里亚和罗马时期的艺术概念之内涵的一些变化
第三节 中世纪的艺术概念
第四节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概念
第五节 深化与危机--艺术概念在19世纪的发展
第六节 20世纪的艺术概念--艺术概念的危机与拯救的努力

第四章  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意义
第五章  艺术作品的时间性
第六章  艺术作品的真理性:一个实践问题
第一节  海德格尔:真理发生了
第二节  夏皮罗:存在者的真理,还是艺术家的在场?
第三节  詹姆逊:乌托邦,或者客观现实
第四节  德里达:这是一“双”鞋吗

第七章  作为实践产品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