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西美术比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026035
  • 作      者:
    孔新苗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引言:审美现代性与中西美术比较
第一节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审美”
一、解读“现代性”的多重角度
二、把握“现代审美”的两面性特征

第二节 现象:中西艺术的互识与误读
一、中国艺术求变的期待视野
二、中西艺术的互识、误读

第三节 方法:比较研究与比较美术
一、比较思维与比较研究
二、比较美术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观念·中西艺术审美比较
第一节 古典艺术的和谐理想
一、东方的“心理和谐”与西方的“形式和谐”
二、内向的“境生象外”与外向的“类型典型”

第二节 近代艺术的创作嬗变
一、从“怪趣”到“俗像”的和谐裂隙
二、从“风格”到“本能”的个性张扬

第三章 传统·中西古典建筑、雕塑比较
第一节 “木架”与“石柱”——中西建筑古典传统比较
一、材质与时间
二、结构与空间
三、“数”与中西建筑文化传统
四、中西城市、园林设计比较

第二节 “象征”与“形象”——中西雕刻的文化“用法”特点
一、初始的路径——“藏”与“看”的差异
二、演变的用法——“想象”与“讲述”

第四章 语言·中西绘画传统与时代变革
第一节 “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中西古典绘画语言比较
一、西方画家的“开窗”之技
二、中国画家的“丘壑”之意
三、造型——以客体显主体
四、写意——从笔墨辨雅俗
五、“色”的视觉功能与“墨”的文化功能

第二节 精神的“形式”与“形象”——中西艺术的现代性变革
一、从“印象主义”到“波普艺术”
二、从徐、林、李、潘看中西交汇

第五章 范畴·中西艺术学的理论视界
第一节 中西古典艺术理论运思空间比较
一、二元张力——审美的生存论视界
二、逸格整合一生存的审美论境界

第二节 当代艺术的文化美学意识形态
一、前卫艺术的人本特性与主体虚无
二、“丑”与“荒诞”
三、审美解放的文化理想与历史境遇
四、从“写实”到“现实主义”
五、多元共生的世纪之交
余论 新媒体视觉文化与中国书画艺术
后记

内容摘要

  以清晰的线索,将中西美术自古至今的审美理想嬗变,形式语言演化,思潮与批评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用具体的案例和精练的阐释,对中西美术的典型特征及其演变线索进行了归纳与提炼,是目前本领域相关研究中比较完整而有特点的成果。《中西美术比较(修订版)》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这些将对中西美术的比较阐释局限于古典时期,或停留在点与点之间的比较联想,而是从“审美现代性“切入,建构了中西美术自古至今历史演进双线并行的比较阐释构架,从中定位考察了丰富多彩的中西艺术思潮与美术创作现象,从而在比较中揭示了中西美术各自的文化品格、语言形态和变革动力特点,以及在现代世界中的交融演变和冲突关系,使比较研究的视角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和问题意识,二是作者的比较研究关注方法论,关注当代思想界的新成果,并力图在美术研究中利用这些新思想、新方法引发新思考。该书2002年首次出版.再版多次。本次重新修订不仅添加了新内容,也对整书进行了全面调整,使其更趋完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