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中有所谓“屋木”一门,专指表现建筑、舟车、桥梁等人造构筑物的画科,因创作时要借助界尺等绘图工具,因而得名。宋代重视画院建设和画学教育,涌现了大量杰出画家,风气迁延到元代,仍有不少画家因进奉图画而授官获赏,此后逐渐被文人画取代。宋元时期的界画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们窥测当时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媒材,本书主要从画法层面对比画作与真实遗构间的异同关系,通过绘画创作透视当时的设计实践,既是对建筑史核心问题(古人如何做设计)的回应,也是对艺术史研究专门门类(古代建筑画)的拓展与深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