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
哲学进入“分析时代”,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话语场的建构;从“认识如何可能”转向“语言表达如何可能”。这一转向过程,伴随着语言工具性向本体性的提升。表述这一学术事件的关键词“linguistic turn”,以“语言转向”、“语言学转向”、“语言论转向”、“语言性转向”等不同译法,见于各类学术文本。从语义说,“语言性转向”的译法更确切;从语用频率说,“语言转向”使用更广泛。本文在术语的使用上从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转向,影响所至,广泛涉及哲学、逻辑学、语用学、历史学和文学,8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文学从理论到创作产生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作为对20世纪中国文学状态的一种调整,语言转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学语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些晚到的“语言热”中启动,后续的研究势头时强时弱,但一直没有止息。经过20年的理论沉淀和实践操作,重返当年的学术背景,对语言转向拉动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审视过去,也利于在再出发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一、语言转向给文学语言研究带来了什么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总结语言转向对近20年文学语言研究、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1.标题话语变换:文学语言研究学术走向的调整
考察文学语言研究在某种理论转向时期的变化,标题话语是一个独特的观察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