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92674
  • 作      者:
    崔乐泉,杨向东主编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根据中国古代体育、中国近代体育和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思想的不同特征,采用了与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编写体例,由此来展示整个中国体育思想发展的脉络。这既有益于读者从整体上了解中国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同时又有利于读者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思想的特点和概况。
展开
作者简介
    崔乐泉,1959年出生,山东桓台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学术部主任、研究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史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文化学、奥林匹克文化和民族体育学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主编和参与编著30余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的立项是在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倡议下确定的。在《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的编撰过程中,蒋先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br>    《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的撰写历时两年,此间,各卷作者通力协作,在共同商定全书宗旨、结构的基础上,每卷作者又依据各个时代体育思想发展的特色拟定编写提纲。全书共分三卷,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由南开大学杨向东教授和张雪梅副教授撰写,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由苏州大学罗时铭教授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崔乐泉研究员撰写,中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卷由鲁东大学傅砚农教授,杭州师范的大学曹守和教授、赵玉梅教授和福建警察学院苏肖晴教授撰写。崔乐泉和杨向东为《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总主编。各卷作者初稿完成后,由崔乐泉对全部书稿体例进行了统编,并编配了全书的插图,崔乐泉和杨向东撰写了前言。在《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的写作过程中,各位作者备历辛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敦促勉励,集各方面之功方使这部较大型的著作面世。值此杀青付梓之际,对所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强兵、御侮体育思想<br>    外国资本主义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中国处于3000年来一大巨变的关键时刻。犹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价格低廉的商品成为“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br>    而这时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亦未正式出现推行资产阶级文明的资产者,历史只好迫使洋务派继承和发展魏源等人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在救亡图存的名义下走上了洋务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批洋务领袖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对体育的认识和讨论。<br>    第一节 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曾国藩的体育思想<br>    辛亥革命前的100年,即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在湖南湘乡市高楣山下的一个地主家庭里,诞生了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国藩。嘉庆时期的清王朝,已经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军备废弛,财政空虚。封建落后的地主、官僚利用他们的政治、经济特权,大肆兼并土地,盘剥农民,使众多的家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恶化,阶级斗争也日益尖锐。
展开
目录
引论<br>第一编  晚清时期的体育思想(1840-1911年)<br>第一章  强兵、御侮体育思想<br>第一节  别树一帜改弦更张:曾国藩的体育思想<br>一、曾国藩的养生体育思想<br>二、曾国藩的练武体育思想<br>第二节  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李鸿章的体育思想<br>一、李鸿章的养生体育思想<br>二、李鸿章的军事体育思想<br>三、李鸿章的体育教育思想<br>第三节  既重海防也重塞防:左宗棠的体育思想<br>一、左宗棠养生体育思想<br>二、左宗棠军事体育思想<br>第四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的体育思想<br>一、张之洞的体育教育思想<br>二、张之洞的军事体育思想<br>第五节  太平天国领袖的强兵、御侮体育思想<br>一、亦军亦教 亦兵亦农:洪秀全的体育思想<br>二、新天新地 新人新世界:洪仁玕的体育思想<br>第二章  强种强国体育思想<br>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育思想<br>一、德教智教体教:康有为的体育思想<br>二、鼓民力 开民智 新民德:严复的体育思想<br>三、倡导三育并重:梁启超的体育思想<br>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体育思想<br>一、强种保国 强民自卫:孙中山的体育思想<br>二、不习兵操 无以强身有为:黄兴的体育思想<br>三、身体运动多健壮:秋瑾的体育思想<br>第三节  强种强国体育思想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br>一、妇女体育的兴起<br>二、学校体育的确立<br>第二编 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思想(1912-1949年)<br>第三章  军国民体育思想<br>第一节  筋骨也用以自卫:蔡元培的体育思想<br>一、军国民体育思想<br>二、三育并重的体育思想<br>三、运动会具有独到的教育作用<br>第二节  不武者不足以为国民:范源濂的体育思想<br>第三节  强国之道体育为先:徐一冰的体育思想<br>一、把体育与救国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br>二、提出对体育的改良<br>三、对军国民体育思潮的反思<br>第四节  军国民体育思想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br>一、军国民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br>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改造<br>第四章 民主与科学体育思想<br>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早期体育思想<br>一、德智皆寄于体: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br>二、兽性主义:陈独秀的体育思想<br>三、保学生健康:恽代英的体育思想<br>四、造就完全之人格:杨贤江的体育思想<br>第二节 中国早期体育领袖人物的体育思想<br>一、强我种族 体育为先:张伯苓的体育思想<br>二、体育兴 则国必兴:王正廷的体育思想<br>第五章  实用主义体育思想<br>第一节  培养健全之国民:张謇的体育思想<br>一、“三育并重”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之国民”<br>二、普及学校体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br>三、倡导国民体育锻炼<br>四、张謇体育思想的意义及其影响<br>……<br>第六章  自然体育思想<br>第七章  国粹主义体育思想<br>第八章  民族体育思想<br>第九章  刘长春和李惠堂的体育思想<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