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北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4540
  • 作      者:
    钱理群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论北大》卖点: <br>    1.《论北大》乃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最新作品,汇聚了先生历年来关于北大的文章,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思考,涉及的面很宽,问题意识相当尖锐,产生的影响弥足深远。<br>    2.钱先生借本书清理了自己与北大的半生因缘,他称北大为自己“精神的梦乡”。北大在钱先生思想的形塑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之前被评为中华读书报2007年度十大好书的《我的精神自传》就有相当的篇幅论及。本次结集出版,有助于喜爱先生文字的读者细细体验。<br>    3.钱理群先生最近的几本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放在我们社,《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讲学录》、《我的精神自传》都取得了不凡的社会效应,今年是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本书的出版必将引起读者高度关注。<br>    4.《论北大》置于“五月文丛”,同时推出的还有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的最新作品《五四之魂》,这两本有着内在精神关联的作品必将引起知识界的侧目。
展开
作者简介
    钱理群,当代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话说周氏兄弟》、《语文教育门外谈》、《与鲁迅相遇》、《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讲学录》、《鲁迅九讲》、《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论北大》乃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经年论北大之文章合集,亦为先生与北大半生因缘之文字见证。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钱先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之期许,为之歌哭,为之浩叹,为之神伤……发而为泣血之论,激切之语。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如是,方可体会先生辛辣文字背后的热诚与温情。《论北大》虽说论的是北大,但又不止于北大;所谓北大者,当是中国一象征耳。
展开
精彩书摘
    辑一 百年光荣和耻辱<br>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br>    刚刚闭幕的北大百周年校庆庆典中,看到了无数的文章,当时也留下了这样、那样的印象,但时过境迁,已记忆模糊了;唯有一篇发表在边城小报上的短文,却使我如揣烈火,至今仍然感到那烧灼于心的疼痛。我要把它抄录在这里,也算是“为了忘却的记念”—— <br>    “北大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寄托。 <br>    “远在边远之地的我们,在百年北大的喜庆中也感受到了一种北大精神的存在,凡俗的我们好像也跟着感染到了一种神秘的崇高与激动。随着辉煌的展示一天天地过去,一种淡淡的失望却悄悄地来到了心头。 <br>    “开风气之先的北大,您为什么没有今天的《新青年》呢?边远小城的书摊上人们见到的是《读书》、《南方周末》、《杂文报》……来自北大的声音是什么呢?听说你们有《北京大学学报》,可惜它只高居圣坛,民间没有它的身影。<br>    “尊重科学与理性的北大,当你推出了《北大旧事》、《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青春的北大》等等几十种书刊时,为什么就没有《文革中的北大》、《红卫兵与北大》呢?难道精神的反思与自审不在百年北大的关注范围吗?但我辈真是不明白,北大的传统与理性为什么就不能阻拦红卫兵运动在燕园的疯狂?人称带有“兽性”的红卫兵队伍里,为什么就有‘北大方阵’? <br>    “敢于‘兼容并包’的北大,历史上你有这么多可堪称道的包容,为什么到后来,你所包容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了呢?在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面前,你‘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风范何在呢?直到今天,也还有北大人不明白,为什么‘思想者’竟成了‘有问题者’,并因此成了‘严加防范’的对象。<br>    “在历史关头举起过‘五四’大旗的北大,为什么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时刻,你就没有登高一呼的再度辉煌?你是没有准备好,还是最为珍贵的传统已经‘流失’得太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你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被北大人一再提起的辉煌为什么总是集中在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br>    “‘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北大,你们有一流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教学楼、财源滚滚的北大方正,但为什么就没有《顾准文集》呢?作为‘精神圣地’的北大,有一个顾准比有一个北大方正更重要啊!因为在顾准身上,从《顾准文集》的字里行间,越看你就越能看到‘北大魂’。对旧思想的那种神圣权威的无情批判、鲁迅般的那种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尖锐与深刻、大胆求索中的那种舍身忘我、勇往直前的自由精神、在反抗恶势力中的那种充满历史感的爱国情怀……这些都不是任何企业的巨额利润能够换来的。<br>    “北大!你应该永远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神。我们愿跟着你,参加那必然到来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r>    “北大!你准备好了吗?” <br>    人们(特别是北大人)可以不同意文章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却不能不正视它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在回顾北大百年历史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许多东西。我们高谈北大的“光荣”,却不敢触及同样惊心动魄的“耻辱”;我们一厢情愿地描绘了一个“一路凯歌行进”的百年辉煌,却闭眼不承认前进路途中的坎坷、曲折、倒退与失误;我们用鲜花(其中有的竟是假制的纸花)与甜腻的歌唱掩盖了历史的血腥与污秽!而更为无情的事实,还在于我们在片面描述,以至曲解、阉割历史时,实际上正是在掩盖现实北大的种种矛盾、诸多黑暗与丑恶!当某些人用夸大北大的光明面(本来北大的光明面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根本用不着夸大其辞)来壮胆,声嘶力竭地高喊“北大不败”时,却正是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缺乏自信与空虚。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中就已经指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自称五四传统的继承者的北大在纪念自己的百周年时,竟然“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这是怎样的耻辱与悲哀啊!<br>    这确实是一个关口:你要真正“走近”北大的真实的历史吗?那么,你必须如鲁迅所说:“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有勇气正视;蔡元培等先驱者是在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开创北大精神的;北大人始终神往的“自由、民主、宽容”的精神天地,在北大的现实实现也是相对、短暂的,或许只有蔡先生实际主校的那七年间(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因此,它更是作为一种象征,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而存在于每一个北大人的心灵深处,但它确实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去与形形色色的反科学、反民主、反自由的势力,作坚决的抗争。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体现了北大精神的“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真正走出了“官的(商的,大众的)帮忙、帮闲”的历史怪圈的,独立、自由、批判与创造的“真的知识阶级”(鲁迅语),从而构成了北大传统的正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屈从于强权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奴隶与奴才、帮忙与帮闲,这样的“假的知识阶级(分子)”的负面传统,在北大也是代代相传的。问题的复杂性与尖锐性还在于,我们以上对真、假知识分子的明确划分,是就北大发展历史的总体趋向而言的,具体到每一个北大师生的个体,就呈现出某种模糊的状态:不仅会有昔日的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后来变成奴隶、以至奴才,或曾经是奴隶、奴才,以后觉醒了的;而且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时期(时刻),在重大的问题上,北大每一个师生都会面临着“作驯服的奴隶、奴才,还是作独立、自由的人”的选择的考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兽性(动物化的奴性)与神性(对精神的独立、尊严的追求)之间的搏斗。这样,北大传统的正面与负面,就转化为每一个北大人的内在心灵与精神的矛盾。当对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选择居于支配性、主导性的地位,就形成了北大历史上的光明点(在下文会有具体的分析);而当邪恶的力量以及奴隶与奴才方式的选择成为主导性倾向,北大历史就进入了自己的黑暗时期。正是光明的北大与黑暗的北大,两者的相互搏斗、影响与渗透,构成了北大历史的百年光荣与百年耻辱,忽略或掩饰任何一面,都得不到北大历史的真实。如上所说,由于北大的光明与黑暗是与每一个北大人的人性选择、知识分子道路的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北大历史,特别是它的黑暗面的正视与反省,就不能不成为每一个北大人对自我人性的弱点、知识分子自身劣根性的一次痛苦的逼视与反思。—这种自我逼视与反思当然不能代替与取消对制造黑暗的反动势力、制度、思想观念的弊端的批判,但仍然是不能含糊的。为展现北大百年的真实面貌,本书同时收录了有关北大光明与黑暗、光荣与耻辱的历史记载,但愿能引起北大人以及关心北大命运的人们深长的思索,并在这样的思索中真正进入北大历史以及自我心灵的深处。<br>    “进入”自然还有一个操作性的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具体途径走进北大历史。一个学校的传统主要是体现在教授身上,并且是由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的。正像季羡林先生所说,“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一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承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份立即下跌,几乎门可罗雀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无法否认掉的”(《名人与北大?序》)。当年梅贻琦先生称“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对这一“事实”的确认。北大的光荣与骄傲,恰恰在于它所拥有的,是一大批这样的“大学者”,而且几乎遍布全校各系;他们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更以自己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吸引着全国以至全世界的莘莘学子。北大在全民族心目中的“精神圣地”的崇高地位正是仰赖于此而形成的。而今天北大的危机,恰恰在于一些人闭跟不承认这一事实,以至还存在着“书记和教授谁重要”的争论;随着大师级的老教授的纷纷离世,现有大学体制与观念上的弊端(“争论”不过是这些弊端的一个反映),又使得新的大师难以出现,北大的吸引力与召唤力正在逐渐削弱,如还不肯面对现实,及时亡羊补牢,季羡林先生所说的“身份”的“下跌”,恐怕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选此书,回顾当年大师们的风采时,已无法陶醉于其间,只引发出无限的感慨。 <br>    大学里最活跃、最富生机的,自然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是北大传统的接受者、继承人,但又不止于被动地接受:在校期间,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活力,参与学校传统的创造与发扬,老学生对新入学者的影响,更是传统的传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流动性,又把学校与社会连接起来,离校后成为北大精神的实践者与传播者;可以说,大学教育的成果是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活动构成了学校生活、校园文化的基础。一这样,我们终于在北大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姑且划为“1898—1937年7月”、“1937年7月-1949年10月”、“1949年10月-”三个时期)“校长-教授-学生”的三维空间的活动中找到了“走近北大”的通遭;这也是本书编选的重点。 <br>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编选,在观照学校(特别是学生)的生活时,除了课内的学习、科研,课外的文化生活外,还对师生的日常生活,他(她)们的衣、食、住(包括校园内的环境)、行等等,给予格外的关注。因为在编者看来,在一所学校的历史中,拔尖的人物,即所谓校园内外的“名人”(我们在前文中一再提及的有重大影响的校长,最出色的教授,以及最活跃的学生),他们的特别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常常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精神、传统与价值,构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亮点”,也成为历史叙述中的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大多数师生的也许是远为灰色的、平凡的活动,特别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不仅因为如鲁迅所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生活中的一片”,不可视为“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这也是生活”……》);而且恐怕正是在普通师生日常的衣、食、住、行与日常交往中,孕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校园氛围中的习俗、风尚,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特定的校风、校格,或者说,学校的传统(风范)是如盐溶于水一样地溶解在大多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些看似琐屑、毫不起眼的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微妙变化,却是更为深刻地传递出一所学校、一个时代的默默行进的足音的。<br>    为编选这本小册子,我读了数百万字的回忆文章,也生出许多感慨。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关于北大历史的光荣、辉煌的神圣回忆,宏伟叙述,慷慨或感伤抒情,我自己也为之感动、激动不已。但读得太多,也就不免有些怀疑:北大的历史真的足是这般英雄、浪漫,而且如此相同、一致?或许这只是一种大多数人的流行观念中形成的集体回忆?因此,当读到北大七八九十年代的部分学生编选的《北大往事》扉页里的几行字“让我们暂时放弃对伟大的颂扬,深入到幽微的往事之中。从这些个人化的讲述里,我们也许能找到伟大的根源”,我是感到了一阵惊喜的。这里的文章,都是“深入到个人的经历”中,到自己内心“找回自我生命的源头”,讲的是一个人,同一寝室里的哥儿们的故事,“真实,具体乃至琐碎”。通常用的是调侃、自嘲的语气,有人因此而认为这是对神圣的亵渎,是对北大光荣历史的消解,为之愤愤不已,甚至扬言要加以批判——北大任何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过于性急的“卫道者”,他们连别人的文章都没有读懂。其实此书的编者早已申明:“我们相信陈谷子烂芝麻里隐藏有神圣”,他们是要人们在“邂逅‘个别的北大”’中,得到“令人颤栗”的“尖锐的感觉”。我自己就是从这些个人记忆里,感到了那样一种“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它已经渗透予八十年代每一个北大人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外在的眩目与轰动,平淡得令人不易察觉;唯其如此,在个性与创造力萎缩的世纪末的回眸中,就格外地让人感到震撼。最后,我将所有这些集体伟业的神圣怀想与抒情,与个人日常生活的凡俗记忆,琐屑叙述,并置于本书中,我相信这将丰富人们对北大的体认。对北大的历史记忆与叙述的这些差异,其实是反映了不同时代(例如二三四十年代,五六七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的北大人各不相同的成长背景的:这本身就颇耐寻味,颇有意思。<br>    到此为止,我大概已经将编选本书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观意图与追求,交待清楚了。<br>    (二)<br>    但我还要谈谈编完本书以后,对北大精神、传统的某些联想、感悟与理解,这自然也属于宏伟叙述。——作为五十年代的北大学生,我大概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讲述我心目中的北大。<br>    我首先关注的是北大历史的亮点。而且在我看来,在一个世纪中,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第一次是1917-1919年问,蔡元培校长领导下的北大,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自由集合体,成为五四运动(它包括新文化运动与学生爱国运动两个部分)的中心与发源地,开创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新的时代。这是人们所熟知并且得到公认的,可以不必多说。第二次却是被人为地淡化了的,或者说是被强迫遗忘了:那是1957年夏季的鸣放,北大师生称之为“民主运动”或“五?一九运动”(因5月19日这天北大学生自发开辟“民主墙”而得名)。
展开
目录
    辑一 百年光荣和耻辱<br>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br>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br>    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br>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br>    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大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br>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br>    不应遗忘的思想遗产——重读《开拓——北大学运文献》<br>    <br>    辑二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br>    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2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br>    1997年北京大学的历史记事<br>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br>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br>    北京大学《蔡元培》话剧缘起<br>    另一种民间纪念——《我心目中的蔡元培》序<br>    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br>    旧文重抄并抄后感<br>    我看到的九十年代的北大学生——余杰《火与冰》序<br>    牧羊少年、过客及其在九十年代中国的命运——读《炼金术士》<br>    北大校园里的兔子<br>    我与北大<br>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和我们那一代所受的教育<br>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林庚先生对我的影响<br>    追求文、理的融通——理科“大一国文”开场白<br>    也算“立此存照”——1999年4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演讲的开场白<br>    致北大校长的一封信<br>    <br>    辑三 寄语北大<br>    我的告别词——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br>    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关于北大改革的一次发言<br>    如何看待“80年后”这一代?——为北大“生于八十年代”征文比赛而作(附评语)<br>    “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br>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最近一次在北大中文系的讲演<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