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的重塑性
转换角色——变灌输者为引导者
教师角色,具体地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或职业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要在老师的掌控下被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老师只需要简单地按照一种模式来教学,用“考试”尺度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即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早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授者,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变成了一种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新课改风潮的推动下,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灌输者变为了引导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如果不能顺利实施,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波动,带来不良后果。
(一)角色转换后的情绪重塑
侯溪萍,18岁走上教师岗位,24岁成为山东省青语会最年轻的理事,在全国小语学法研讨会上连续三届共夺得7个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尝试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2004年教师节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进行事迹宣传。在教学中,侯老师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
侯溪萍在自己16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真诚做人和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教学之路。34岁的她,常常为拥有逑粉精神资产而自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