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基于奥运传播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408114
  • 作      者:
    杨珍著
  • 出 版 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珍,女,湖北襄阳人,1980年生.1997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2001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师从刘九洲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8-2011年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2011年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基于奥运传播的视角》以奥运传播作为开放和延续的社会现实场域,以文化身份的建构为研究主题,力图呈现文化身份维系与更新的动态话语体系,从预置因素、主导模式与协商模式三个部分对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导——协商”模式进行结构分析,其中贯穿着社会建构的观点与文化研究的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在阶级斗争思想主导下,文革期间的极左思潮,视一切西方的东西为“具有腐蚀性的资产阶级的东西”,奥运会也被视为其中的一部分,被有意无意的拒绝或曲解。那一时期我国的奥运传播具有单一的集体政治话语与宣传的功能指向,将奥运会等世界赛事作为政治表态的窗口,关注意识形态的统一,强调体育竞赛应服从并服务于国家荣誉。
    以《人民日报》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至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期间的报道为例,奥运赛事在中国基本处于缺席状态。即使是新中国参赛的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也仅仅刊登33条奥运消息,其中,关于苏联代表团和运动员的报道就达到21篇,如《奥运会苏联选手得分继续占先》《苏联优胜运动员介绍》等,旨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时的1960年罗马奥运会和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没有刊登任何奥运会信息。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前,《人民日报》于5月25日刊登新闻,“十三个阿拉伯国家抵制奥运会是英勇行动,它体现了亚非人民和新兴力量的伟大团结”,“国际奥委会垄断国际体育活动,阻挠亚非体育事业发展,已堕落为美帝国主义的政治工具”。同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又有一篇报道:“我体总揭露布伦戴奇玩弄‘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新把戏任何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必遭彻底粉碎。”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对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采取了抵制态度。莫斯科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刊登了大量关于莫斯科奥运会、苏联代表团的负面报道,如《在抗议苏联侵阿气氛中莫斯科奥运会开幕》《苏联抢夺奥运会金牌不择手段》《芬兰读者指出在莫斯科没有奥林匹克精神》等。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立意
一、研究选题
二、研究立意
第二节 关键词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
二、文化身份研究中与奥运传播相关的几个视角
三、中国文化身份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路径
一、主要研究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运传播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预it因素
第一节 奥运视角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时代语境
一、文化身份问题在奥运传播历程中蕴含的多重矛盾
二、中国文化身份在奥运传播中的本土语境
第二节 奥运传播中文化身份建构的主体期待
一、文化身份主体的多重性
二、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期待视野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原则
一、文化身份的认知遵循“他者”逻辑
二、文化身份的建构依赖于主体的媒介使用

第二章 奥运传播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导模式
第一节 主导模式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目标向度
一、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寻求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三、重建当代中国文化形象
第二节 奥运传播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导话语方式
一、媒介事件的意识形态传达
二、媒介议程的设置与铺展
三、媒介仪式的情感机制
四、集体记忆的书写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危机——调适机制
一、集体文化身份的建构受到危机事件的挑战
二、危机——调适机制在文化身份建构中的作用
三、危机——调适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主导建构的发展态势

第三章 奥运传播中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协商模式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媒介协商图景
一、新型媒介空间缩短社会权力距离
二、媒介融合改变个体媒介使用方式
三、奥运传播中主体身份具象化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