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立场 重温古典教育传统:
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主义教育的意蕴:
虚无作为现代性的症候:
知名社会学家鲍曼曾分析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主的一次偶然的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正是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之间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鲍曼试图从现代性的、社会整体的层面来揭示现时代个体生命存在的内在虚空以及由此而导致大屠杀得以可能的个体依据。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认识,则进_步从个体层面揭示了大屠杀如何可能的本体性依据。个人把自我投入于社会整体行动之中,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
在《书屋》2007年第1期上读到王晟晖的文章《解开心理链条上的现代死结》,眼前忽然一亮。我原来思考如何面对虚无,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去考虑,即如何拓展个体与超验的联系,厚实个体存在的底蕴;拓展个体的现实交往,增进生活的意义;引导个体走向他者与历史,提升个体存在的内涵;回归自然,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原来,在现实中,面对虚无,还有另一种方式,一种不能不考虑的重要方式,那就是如何逃避自由与个人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把个体重新投入到权威的怀抱,寻求精神的庇佑,或者在破坏与施虐受虐之中逃避虚无;或者把自己交给流俗,自动地适应个人周遭的一切,顺水推舟。这正是成就希特勒的个体生存依据。
文中引用了希特勒《我的奋斗》中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种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意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