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断代是甲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学界基本遵从董作宾提出的五期分法。以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为契机,李学勤提出历组卜辞时代应该提前至武丁时代,此后学界就甲骨分期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坚持五期分法的学者,对各期卜辞进行了更细的划分,如方述鑫《殷墟卜辞断代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坚持历组卜辞提前的学者则提出了“两系说”,认为甲骨可分为村北、村南两系,分别发展演变。代表性著作有黄天树《殷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李学勤等《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等。
关于甲骨分期,学界目前依然没有能达成共识。双方虽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都只是自我完善,而没有从正面解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和质疑,从而导致分歧无法解决。就目前的研究手段而言,分期处于一个平台期,需要有新的资料和方法才能有所促进。但是,从方法上而言,无论哪一种分期方法,都没有超出董作宾的十项标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局部的、具体的某项标准已经很难再取得突破,应该加强整坑甲骨的综合分析,加强各坑甲骨之间的比较,加强商代权力结构、占卜制度、用骨制度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甲骨的分期,从而推动甲骨分期断代研究的前进。
由于甲骨学和考古学的推动,商史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关于商代社会性质、国家形态、疆域范围、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各个课题都有所突破。出版的论文集有《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版)、《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6、1991年版)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