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来五十年大趋势:我们将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44912
  • 作      者:
    (澳)理查德.沃特森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未来50年大趋势:我们将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在改变,而且是在快速改变、广泛改变,每个人、每个企业和机构在这种改变中是兴旺发达,还是只能艰难度日,完全取决于对这种改变的理解和应对。
展开
作者简介
  理查德·沃特森(Richard Watson),著名未来学家,咨询专家,为英国维珍航空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新闻集团、丰田公司、特易购(Tesco)、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运营商Westfield、圣乔治银行(St.George Bank)、麦当劳、联合利华等公司和机构提供未来创新对企业长期战略的影响和情境规划(Scenario planning)咨询。他还是《下一个是什么》(Whats Next):一份致力于提供全球变化趋势的季度报告的作者和出版人,数家全球发行的杂志的专栏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包含了各种预测和推测,但根本目的并不是预测未来。那些认为未来可以预测的人要么在撒谎,要么是在犯傻。我的意图是激发想象力,希望你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我们熟悉的事物,并以更清晰的思路解读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要说有目的的话,本书的目的就是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使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团体慎重考虑他们将要前往的地方,以及一旦到达那里之后,是否值得停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必须留心观察已经发生的一切,然后,对目前发生的事物将把我们引向何方作出有依据的预测。
  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经出现的新事物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设想它们将会如何继续发展,从而形成我们的未来。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未来从来不是过去和现在的线性延伸。总的来说,意想不到的思想和事件通常会打断关于未来的计划和预测,不过这通常比对未来什么都不想要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社会与文化:为什么将来我们洗澡的时间会更长
  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佛教格言
  2006年初,人们发现一位名叫乔伊斯·文森特的中年妇女死在了自己在伦敦的寓所里。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只是被发现时她已经死去两年多了,而且电视还开着,这使得这件事情显得有些不同寻常。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其他人都在哪里?答案当然是其他人都在其他的地方。像大多数大城市一样,伦敦不再有邻里关系,而是一个个越来越孤立、自私、自恋的个人的集合。邻里之间不相往来,人们之间不闻不问,也不主动提供信息。在这个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没有人真正对别人有更多的了解。
  我们有许多朋友,但很少有朋友了解我们的希望和恐惧。大家似乎都觉得彼此离得远点有益于长寿。
  在日本有一种社会现象叫做“蛰居”。这个词大概可以解释成“退缩”,指那些成天呆在卧室里而绝少外出的男青年。有一位蛰居族在刚过20岁时便闭门不出,成天在自己的卧室里打电子游戏、看电视、睡觉,如此生活了14年。所有吃的东西全他妈妈提供,他妈妈就住在楼下,形同独居。这种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日本现象,尽管没人能完全说清楚究竟谁该为此负责。据专家称,日本的蛰居族人数介于10万—100万之间,造成蛰居族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父亲因工作繁忙长期不在家,到母亲对儿子的过度保护。
  对这种现象有一些简单的解释,但大多数都是错误的。有的人将其归咎于个人主义,有人将矛头指向城市化、技术、教育甚至政府。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存在,但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自己,是我们让这一切发生的,而且只有我们才能让这一切发生。如果现在是这个样子,未来五十年将会怎样呢?
  或许对于一本商业性的书籍来说,这样的开头有点奇怪,但我想首先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图景是很重要的。
  我坐在迈阿密国际机场的经济型酒店的房间里。现在是晚上10:30。我的房间是基本型客房,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或房间里的电视机免费上网。房间里有一台咖啡机,还有与之相配的植脂末,浴室里有一小块低敏感性肥皂。酒店外面高速公路的另一侧竖立着一块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上面写着“姑娘们”。不幸的是,酒店里面几乎看不到人。实际上,虽然我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伦敦的新闻,却点不了一块三明治,因为餐厅30分钟前就关门了。酒店也不提供客房服务,或许是因为他们把重点都放在“基本服务”上了吧。酒店住得满满的,但我并不想和任何人进行接触。如果你在我的房间外面挂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并且我的信用足够好),很可能即使我暴死在房间里也没有人知道,甚至电视还开着。我的电子邮箱也没法用了,因为服务商为客户着想“已于近期对所有服务升级以加强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管你信不信,我是无法打开我的邮箱了,因为服务商给我发送了一个新密码,而我却因为见不到这个密码而打不开我的邮箱。噢,这简直太棒了!
  如果你想对未来作一个设想,这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景。我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我可以通过电视欣赏到有史以来以各种语言制作的电影。房间也将个性化,连锁酒店将会知道我来自何处以及有什么样的喜好——所以,当我走进房间的时候,收音机里会传出瑞伯·杰(Triple J)的歌声,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和天然牛奶也在冰箱里为我预备好了。三明治仍然是非分之想,除非我在公司的高级酒店落脚,但我猜我可以通过电视订一份24小时包送的三明治。未来25年之内,我将可以通过用手指按一下入口处的安全板进入酒店,接待员和“女服务生”也将是全息式的。我可以使用卫星电话或者嵌在我下巴里的芯片进入房间,而且,我自己就可以将房间里的陈设和气味设置成我家里的样子——但我还是无法在晚上l0:30的时候从餐厅里订到三明治,我的邮箱也还是无法工作。
  21世纪伊始,社会出现的两大趋势是城市化和独居人口数量上升。2006年,英国有25%的家庭是单身家庭。在澳大利亚有l7%,而在美国,由于诸如夫妻长时间分居、离婚程序简单以及人的寿命尤其是妇女寿命的延长等因素的影响,单身家庭的数量在30年里增长了30%。我们还看到出生人口数量大幅降低,而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简言之,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了,这意味着全球人口在2050年左右将开始减少,为人们对全球人口过剩的担忧画上一个句号。你已经能够从这些统计数字中看到这一点——英国有22%的妇女声称她们不想要孩子。
  独居
  城区单身人数的增长正在促使从午夜便利店(例如,在深夜1:00的时候买一份鸡排)到麦当劳餐厅里的桌椅布置等许多事情发生变化,造成城区复兴的原因多种多样。
  20年前,似乎每个人都在搬出城市。美国人创造了“白人群飞”这个词汇,用来描述中产阶层的白人家庭纷纷逃离犯罪率高发、破旧不堪的内城区,迁居到郊区开始新的生活。现在,情况颠倒过来了。单身和没有孩子的家庭大量涌人像纽约、伦敦和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因为这里更有意思,而坐通勤车上下班的路途上显然很乏味,这种迁移被称为归巢。实际上,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到2050年,大多数内城区都将被有钱的单身人士、富有的家庭和可支配收入高同时又崇尚自由主义的同性恋伴侣所占据。郊区则将是富裕的“业余农民”(在业余时间以种地为嗜好的人——译者注)的天下,其中夹杂着“回游者”(降低工作速度,摆脱紧张与忙碌,不求名利,更注重生活质量的人。——译者注)和“数字游牧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上网的人——译者注)。
  但不只是城市在发生变化。l950年,美国80%的家庭是由丈夫、妻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孩子构成的传统家庭。现在这种传统家庭的比例不到50%。其余则是单身家庭和同性配偶家庭(有孩子的越来越多)。此外还有“混合型家庭”,即由再婚男女和他们各自的孩子组成的家庭以及一代以上的成员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也就是说,社会态度的转变(这被认为是正常的或可以接受的)与人口、住宅存量甚至零售业方面的变化正在使得我们更容易过上自己喜欢的任何生活。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凡事都要靠自己。即使你不是独居,也得学会做那些你不想为家庭所累以及出于实际需要而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一种没有责任的自由。例如,最近在美国举办的一个家庭展上推出了
  一个‘‘梦想家庭”——家庭的每个成员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进到家里。每个家庭成员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内看电视、上网,使用各自的厨房设施和浴室,以便不用和家里的其他人打交道。回头想想1980年代,当时的人们还在为一家人不在一起吃早餐而忧心忡忡。而到21世纪中期,问题将演变成如何让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说上一句话。
  2005年,澳大利亚的成年人平均每天花3个小时看电视,而和配偶说话的时间只有12分钟。在美国的2岁孩子中,有超过25%的孩子的卧室中有电视机,2~17岁的孩子每周看20个小时的电视,而与父母交谈的时间仅有38分钟。
  难怪在某些国家的妇女想要离婚的一个日益显著的原因是伴侣缺席(因忙于工作)。两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妇女在经济上愈加独立,两性之间的鸿沟将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当男女双方身体上在一起时,男人在情感上却往往想着别处。女人只想不停地说,而男人只想让她们闭嘴。未来,欧洲将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已婚男人在每周四晚上9点的时候必须在家里,否则将被罚款500欧元。那些选择不单过的人将享受税收减免,而养宠物的人如果独居将被征税,用来奖励那些有孩子的家庭。
  当然,这颇具讽刺意味。我们过着越来越离群索居的日子。将来,人们很容易使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对某些人来说,工作场所和家庭会是同一个地方。
  同时,我们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网站叫“故友重逢”(Friends Reunited),美国网站“我的空间”(MySpace,现名为“鲁珀特的空间”)拥有一亿多会员,月点击率超过谷歌。这两个网站都是为了给志趣相投的个人和群体牵线搭桥,或许这背后有更深远的意义。未来50年的历史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将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史。而且,由于技术呈指数趋势快速变化,而同时人的变化是较慢的算术级数趋势,因此这种关系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实际上意味着随着技术越来越多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将越来越想逃离技术。因此,人们对面对面的接触和直接体验会有更大的需求。
  人们将对精神主义和哲学更感兴趣——当然,除非人与技术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将变得异常混乱。
  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成为现实。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当你给银行打电话,并且花了20分钟的时间说明你对信用卡付费的意见时,你是在对一台电脑说话,而自己却不知道。令人更加毛骨悚然的是,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两种智能更高的物种出现——即经过基因净化的传统人和借助于技术改良过的杂交人。后者是为了预防某种疾病发生或者制造出某种情绪或个性,通过插入DNA片段从基因上处理过的“人”。他们将是经过机器人和计算机改良过的,以便增强体质,提高视力、洞察力或智力。也就是说,一类人将很缓慢地进化,而另一类人将以技术和伦理允许的速度尽可能快地变化。
  我们想让这一切发生吗?或许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阻止这一切发生。
  有人会说这不会发生。我们会认识到这种威胁,并制定法律禁止改造基因,就像禁止克隆人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从历史看到未来的话,我们便可以看到人类是好奇的。总有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忍不住想试一试,不论合法还是非法,看看“如果这样将会怎样”。
  在洛杉矶,你已经可以拜访一位生殖技术专家,并根据智商或相貌来选择精子或卵子:“我想要金发碧眼、擅长网球的。”如果在洛杉矶实现不了,你还可以上网订购精子。如果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这些,那么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添加一些非生物要素,只需要再迈出一小步。考虑到耐克之类的公司赞助13岁的足球明星,那么,某家公司为了一个有前途的胎儿签下35年的赞助协议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这些实验只是在人脑或人体内嵌入技术性元素的话,那对于人这个物种来说几乎也没什么威胁。但是,如果这种改造涉及到纳米技术或计算机技术,并且这些机械元件真正开始独立思考的话,将会怎样呢?当我们生产出来的机器比我们更聪明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这些机器发展出某种自我意识并且能自我繁殖将会怎样?一旦这种基因跑出魔瓶,就很难再把它收回去了。
  电脑,好啊!
  将来,我们与物体的关系也会改变。过去,物体是中性的,它们不具备智能,也没有思想。如果物体有个性的话,那也是其设计者赋予的,并且完全是外观上的。此外,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赋予物体个性。未来就不是这样了。以孩子们玩耍的洋娃娃为例。过去,洋娃娃都没有活动能力,只是人体形状的拙劣再现。而现在的洋娃娃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真人一样。你可以和“神奇的阿曼达”洋娃娃聊天,而且可以用其内置的配件以面部识别、语音识别和射频识别的方式使她具有智能。如果你年龄大一点(大概还有点糊涂),甚至可以花7000美元从一家名叫“仿真娃娃”的公司那里购买一个真人大小的“亲密伴侣”。
  几年之后,你就可以将洋娃娃的面孔个性化(这是你的个人选择之一,你很可能会选择某个名人的面孔)、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洋娃娃进行交流、进行真正的交谈,而且可以通过洋娃娃的眼睛、耳朵(和鼻子)体验你自己的全部生活。将洋娃娃与其他保存电子邮件、电话以及通过洋娃娃的眼睛、耳朵、鼻子捕捉到的信息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即可使后者变为现实。换句话说就是,洋娃娃将变成一个能够记录你全部生活的数字存储设备。这种所谓的“生命记录”行业现在每年创造25亿美元的价值。这反过来将会引起社会对信息伦理的争论,因为许多问题将随之产生:谁拥有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可以出售或交易?一旦拥有这些信息的“所有者”死亡,围绕这些信息将会发生什么?
  死了,但越来越不会被忘记
  从前,一个人去世时只有很少的东西留下来。若是l00年前,或许会留下一些书信或图画。若是50年前,则可能会留下一些褪色的照片。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查找或偶然获得视频剪辑、声音文件、数字照片和保存在自己网站上或其他人网站上的电子邮件。甚至出现了一个叫“最后电邮”(mylastemail.corn)的网站,承诺在用户死后发送其最后一封电子邮件,用户甚至可以登录“死亡时钟”(deathclock.corn)网站预测那一天何时到来。但是,已经有问题出现了。17岁的安娜·斯维德斯奇最近的惨死就造成了问题,因为她在“我的空间”上有网页。
  安娜·斯维德斯奇仍在那里,完全不知道她在现实世界里的命运。由于登录她的网页需要密码,而密码只有她自己知道,因此这些网页——她的数字人生——将继续留在那里,或许会永远留在那里。当然,也有相反的趋势发生。剪贴簿现在也很流行,它用低保真的方式保存我们的记忆,并用于不同年代的人面对面地沟通。
  或许剪贴簿这种方式也不是太低级的技术。有些人认为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数字黑暗时代,因为我们目前保存的许多东西未来时代的人将无法读取。我已经有一堆1990年代初的软盘无法读取了。因此,我孩子的相片(最近一次计数的结果是4753张)在20年后无法读取或无法冲印是完全有可能的。
  你认为我在开玩笑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无法读取1976年“海盗号”宇宙飞船登陆火星的某些资料,而英国广播公司无法读取他们在1986年为纪念“末日审判书”问世900周年而制作的数字文件。当然,原来的纸质文件阅读没有任何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鞋、地毯、牙刷等日用品将包含采集信息的技术。到时候,我们可以对物品个性化,使其改变物理状态(比如颜色)或对我们每天的心情做出反映。这些物品还能与其他物品交换数据,并将信息发送给其他人。例如,你的牙刷能分析你的呼吸,如果发现有肺癌的征兆,将会与医生预约检查和治疗。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曾经普普通通的日用品将日益智能化,并被联结到网络当中。制造商将使用这些小物件生成的信息向我们推销其他服务或强化我们的“拥有体验”——尽管人们是否愿意与自己的牙刷产生这种联系还不清楚。
  在日本,已经可以买到嵌有GPS跟踪技术的校服。这意味着,作为父母,你可以在孩子每天早晨安全到校时(或至少是这种校服安全到校时)收到电子邮件或短信提醒。毫无疑问,这种想法与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担忧和所谓的“陌生人危险”的增加有关的,但将来还会出现另外一些与此类似的产品。例如,厨房用具将监控自己的运行状况,并自己订购备件以及拨打服务电话——就像迈凯伦Fl超级跑车已经做到的那样,当汽车出现故障时,车上安装的车载监控和GPS跟踪系统将向厂家发出警报。
  同样,普通的衣服也能够监测自身的状况,安排干洗后取衣服的时间,或者提醒主人设计更新。但是,这些发展对人们的心态和行为会有什么影响呢?
  英国肯特郡东萨顿公园少年犯教养院和外役监狱鼓励低自尊的少年犯参加园艺劳动。即使像耙落叶之类的简单劳动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带来了直接的满足感。正如20岁的利亚所说的那样:“如果我生气了就去挖地。”园艺在以后若干年中将大受欢迎,因为它是未来的一剂良方。它给人们带来了平和、安宁和远离尘嚣的感觉,而这是未来人们的生活中十分缺乏的东西。它将是人们应付技术泛滥的一种方法。由于同样的原因,亲手洗碗以及自己烤制面包也将同样流行,这些活动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结果,让人感到自己真正亲自取得了某种成果。
  技术无处不在的后果之一是我们的生活将在某种情况下或极端情况下突然无法运转。从理论上来说,新技术将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一切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为我们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一切都将更可靠。技术将使那些以前难以办到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得容易办到并可以负担了。但是,历史却告诉我们更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
  你还记得曾经有人预言无纸办公和休闲社会的到来吗?在1999~2002年之间,全球用纸量增加了22%,而且我们现在的空闲时间似乎比以前少了。我们也比以前睡得少了——人们在1900年时每天平均睡9小时,而现在只有6.9小时,并且从计算机到作出房屋贷款决策,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快。确实,除了在生产力统计数字中显示的内容外,计算机时代的好处随处可见,因为我们正在发明使自己越来越忙碌的各种方法。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1章 社会与文化:为什么未来我们洗澡的时间更长
独居
电脑,好啊!
死了,但死了,但越来越不会被忘记
舒适的麻木
时间和空间的新理论
遭遇迷你自我
制造新的恐惧
改变社会的五大趋势

第2章 政府与政治:我们和他们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从比白色更,到比绿色更绿
为什么地球不需要拯救?
教育不起作用了
不可救药的人才摇篮
税收员来了
未来犯罪部
改变政治的5大趋势

第3章 科学与技术:机器的兴趣
对机器的怒火
改变科技的5大趋势

第4章 媒体与娱乐:按你的意思办
你自己的小世界
15分钟扬名天下
电影的未来
图书业的新篇章
我从没有试过,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喜欢
速度不是全部
明天的头条新闻
改变媒体的5大趋势

第5章 银行业与金融服务:每个人都是一个银行
热乎乎的钱
我想要,而且现在就想要
爸爸,我可以借你的工资吗?
银行到底是干什么的?
你愿意保险业也发生这种变化吗?
改变金融服务的5大趋势

第6章 汽车与运输:我们所知的道路的终结
重新发明车轮
再见,免费公路:你好,收费公路
加速和减速
郊区生活
只见树木,不见道路
改变交通运输的5大趋势

第7章 食品与饮料:更快与更慢
吃着舒服但可能有害
极端化的未来
人们怎样怀疑食品
未来的热山芋
对信息的饥渴
警告:未来包含坚果
将要出现的技术
改变食品的5大趋势

第8章 零售与购物:当已拥有时,我们将买什么
用大号字体标价
大块头与小个子
本地化、本地化、本地化
改变零售业的5大趋势

第9章 医疗与福利:更老以及好上加好
包冶百病的药片
死亡短缺
别忘了记住(反之亦然)
电子医学和家庭医院
男性疼痛和女性疼痛
无敌金刚
改变医疗保健行业的5大趋势

第10章 旅行与旅游业:“对不起,这个国家满了”。
阳光,沙滩和全新体验
慢船去中国
地中海死了吗?
距离的终结
影响旅行的5大趋势

第11章 工业与企业:新右脑经济
确定性的篝火
改变工作的5大趋势
第12章 结论:接下来去哪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