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606
  • 作      者:
    曹文彪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曹文彪,男,1950年生,江苏泰州人。现为浙江省委党校学术委员,教学指导委员,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科学与人文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化社会学特别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共分8章,内容有科学与人文的概念辨析、科学与人文的差异、专家与学者、科学与人文的隔阂、科学与人文的社会学研究、科学与人文的历史演变、科学面临危机、科学与人文:发动机与方向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明概念辨析
    尽管“科学”与“人文”在今天不仅在专业的学术界而且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以及甚至在普通的大众生活中几乎已经成为两个非常流行的语词,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包括许多专业人士在内——对这两个语词的涵义似乎并没有清晰的和准确的理解与把握,特别是到底什么是人文、为什么会将科学与人文并列而提、这样的并列而提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引发的后果又是什么等问题,事实上,很少给予必要的思考与探讨。有鉴于此,在一本以科学与人文为主题的专门著作的一开始,对这两个语词的涵义作出适当的阐释,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以为,分析哲学尽管的确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流派——因为它的确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所应提供的某种哲学理论,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它只是一种“哲学活动”,但是,毫无疑问,它是任何学术研究工作所赖以顺利地和富有成效地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第一节 科学原本属于人文
    令我颇感惊讶的是,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习惯于没有任何疑义地把科学与人文并列而提;在我看来,这不但在逻辑上颇成问题——科学与人文并不是两个可以并列而提的概念,可以和科学并列而提的概念,应该是伦理、艺术、宗教等,而可以和人文并列而提的概念应该是自然或社会,并且也与人类早期的历史事实——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不相符合,换句话说,正如本节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无论就概念的逻辑关系而言还是就历史的史实而言,科学原本均属于人文的范畴。当然,这特别需要就历史的史实作出必要的阐述。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科学原本属于人文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涵义
一、什么是文化?
二、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的两大文化
第三节 三大世界与三大科学
一、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界
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三、人文世界与人文科学

第二章 科学与人文的差异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的基本区别
一、科学的工具性和价值相关性
二、人文的目的性和价值直接性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具体区别

第三章 专家与学者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专家与学者的区别

第四章 科学与人文的隔阂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的隔阂
第二节 隔阂的种种原因

第五章 科学与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一节 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一、意识形态诸理论
(一)特拉希:观念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批判手段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列宁、卢卡奇:中性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批判理论家:批判手段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人文的社会学研究
(一)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二)丹纳:艺术的生成、动因及评价
(三)普列汉诺夫:艺术的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解释
(四)弗里契:艺术的阶级、经济、社会进化及社会形态决定论
第二节 科学的社会学研究
一、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默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三、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
第三节 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一、舍勒:人、内驱力、抵制与知识的等级
二、曼海姆:意识形态、乌托邦与知识社会学
三、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

第六章 科学与人文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科学、人文与社会形态
第二节 当代与境中的人文
一、人文学科的科技化变异
二、学者的专家化变异
三、人文功能的娱乐化变异

第七章 科学面临危机
第一节 科学的客观性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一、理论诠释学
二、实用主义理论
三、科学与技术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科学的修辞学理论
五、科学的“反魅”思潮
六、知识社会学的建构主义理论
七、自由民主主义的科学观
第二节 关于科学论战
第三节 科学面临危机的根源

第八章 科学与人文:发动机与方向盘
第一节 沟通与对话:科学与人文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科学是发动机,人文是方向盘
结语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关于科学主义
二、关于人文主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