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编目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336081
  • 作      者:
    高红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编目思想史》主要是在客观梳理中西编目思想的发展脉络、追溯世界编目学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编目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进行客观而详尽的分析,为今后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及书目服务提供新的理念和理性思考,弥补国内编目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空白。
展开
内容介绍
  《编目思想史》力求强调整个文献编目史的完整体系,共分八章。第一章以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为开端,阐述19世纪西方编目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的一系列重要的先行理论,探讨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现代西方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世界书目控制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本着以西带中的理念,第二、三章探索了中国古代文献编目思想的主要理论成就以及中国近、现代文献编目思想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介绍了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概念模型;第五章介绍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产生、内容及与巴黎《原则声明》的比较;第六章介绍了AACR2的最新修订版“资源描述与检索”的历史背景及核心内容;第七章论述了FRBR对文献编目工作的深刻影响,包括对编目规则、对书目关系的表达以及对图书馆OPAC的影响;第八章对国际化环境下文献编目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今后我国文献编目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以及书目服务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西方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
  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符号,便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文字载体,如埃及的纸莎草、罗马的羊皮纸等,这些是历史上最早的图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书籍日益增多,由于保存和利用的需要,应运而生了“目录”这一工具,同时,“目录”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在西方编目史上,人们对目录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由局部到整体的漫长过程。这一知识的积累过程,是编目思想的必然准备阶段。而这种“史前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或“零散的无联系的研究”,同时呈现着以后各种编目观点的胚胎和萌芽。
  一、“目录”概念的起源
  在西方,“目录”(catalog或catalogue)一词源于希腊语的“katalogos”。其中,“kata”是“根据”、“按照”的意思,“logos”有“词语”、“因素”、“次序”、“理念”的含义。由此看来,“kat-alogos”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将其内容按照某种合理的方法编排组织起来的著作或一组事物的一览表”。据记载,和原始图书一样,国外最原始的“目录”也是以黏土板形式出现的。目前有据可查的西方最早的目录是公元前250年古希腊诗人卡利玛赫(Callimachus,前305-前240)编制的《在全部学术领域指引人们写作之表记》。卡利玛赫的这套目录是当时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目录,他把人类知识分为八大部一百二十大类,类下或以著者字顺或据年代顺序组织款目。款目上书目信息的记录也是随意的,大体上有著者姓名、生平介绍、正文行数和开头文字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书名还未成为编目的内容时,著者项常常被利用。可见,西方编目从古希腊起就重视著者概念而忽略书名,取著者为主要款目标目是有其悠久历史的。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方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西方编目思想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现代西方编目思想建立的基础
第三节 世界两大编目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现代西方编目思想的深刻变革
第五节 世界书目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编目思想的起源和奠基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编目思想变革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编目思想的成长与发展
第四节 宋代文献编目思想的繁荣
第五节 元、明时期编目思想的中衰
第六节 清代编目思想的鼎盛时期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编目思想史
第一节 近代中西编目理论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节 中国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进程
第三节 中国文献编目形式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中国文献编目合作方式的变迁
第五节 中国规范控制思想的本土化过程

第四章 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
第一节 FRBR概述
第二节 实体及属性
第三节 FRBR关系研究
第四节 国家书目记录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
第一节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发展规划回顾
第二节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内容
第三节 “法兰克福声明”与巴黎《原则声明》的比较

第六章 资源描述与检索(RIDA)
第一节 RDA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RDA的基本目的
第三节 RDA的预期内容及特点分析

第七章 国际编目新理念新标准对文献编目的影响
第一节 FRBR对编目规则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FRBR模式下书目关系的表达
第三节 FRBR对图书馆OPAC检索功能的作用与影响

第八章 中国文献编目发展的路向
第一节 FRBR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机读格式中的应用
第二节 FRBR模式在规范控制系统中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从《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看《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
第四节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兼容化之路的探索
第五节 文献编目学的未来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