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3905
  • 作      者: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对史料进行了汇集整理、补充征集、访谈、考察、研究以及学术交流等工作。曾经访问许多亲历者及他们的亲属,包括部分书中记叙的人物,并前往瑞金、延安、西柏坡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等实地调研。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培训更多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部由朱德、毛泽东签署《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命令》称:为使中央苏区与其他各特区,一、三军团与红军其他军团的通信灵便,“使我们能容易得到外面的以至国外的政治消息”,现在要积极地准备扩充无线电队的组织,使各军团都有,要求各部队“选调可造就的青年到总部无线电队来学习”。①2月初,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开学,共有报务学员12名、机务学员5名,都是各部队遵照《命令》要求选调的优秀青年。王诤、刘寅、吴如生、韦文宫等任教员。朱德参加开学典礼并讲话,勉励学员努力学习。毛泽东对训练班也非常关心,亲自给学员作时事政治报告。<br>    经过4个月的学习,第一期训练班学员结业,紧接着又开办了第二期。这些学员毕业后,有的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有的分配到湘赣、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后来成为红军电台和红中社新闻电台的骨干力量。<br>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红军缴获了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的指挥电台。这部电台功率100瓦,是当时功率最大的电台。随后又缴获15瓦电台两部,同时又有一批国民党军的无线电通信人员加入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又先后缴获无线电台6部。随着电台数量和人员的增加,红军陆续建立起6个无线电分队,分布在苏区中央局、红一方面军总部和部分主要部队。从此,红军总部与各主要部队之间建立了无线电联络。当时的无线电通信应用莫尔斯(Morse)电码。莫尔斯电码由点(最小的单位)和划(长度为点的三倍)两种符号组成。不同数目的点与划的组合代表26个英文字母、数字及标点符号。收报时,报务员通过耳机收听代表“点”和“划”的“滴答”声,记录下来。<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红中社<br>(1931年11月-1937年1月)<br>导言<br>第一节 红中社成立的背景和经过<br>一、红军武装斗争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br>二、“一部半电台”起家,红军抄收新闻电讯<br>三、红中社在“一苏”大会开幕当天诞生<br>第二节 红中社的性质和任务<br>一、传播新闻,发挥通讯社作用<br>二、《红色中华》报创刊<br>三、建立新闻电台,编印参考刊物<br>四、面向工农大众出版《工农报》<br>第三节 红中社的宣传报道<br>一、苏维埃政权建设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道<br>二、红军军事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报道<br>三、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文化等建设事业的报道<br>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报道<br>五、红中社的国际报道<br>六、红中社与《红色中华》报宣传报道中的错误<br>第四节 红中社新闻的传播和影响<br>一、红中社新闻在革命根据地的传播<br>二、国统区和国民党军中中共电台抄收红中社新闻情况<br>三、红中社新闻在海外的传播<br>第五节 红中社的机构、人员与优良传统<br>一、红中社的机构和人员<br>二、红中社的艰苦奋斗作风<br>第六节 红中社的通联工作和经营管理<br>一、《工农通讯员》和通联工作<br>二、经营管理工作<br>第七节 从瑞金到陕北<br>一、在苏区坚持出版《红色中华》报<br>二、在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和报纸出版<br>三、红中社在保安<br>四、西安分社及其作用<br><br>第二章 在抗战烽火中成长的新华社<br>(1937年1月一1945年8月)<br>导言<br>第一节 初到延安的新华社<br>一、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br>二、新华社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br>三、新华社初期的业务发展<br>第二节 社报体制的变化与新华社机构的调整<br>一、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成为独立的组织机构<br>二、《今日新闻》:抗战时期的参考报纸<br>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创办<br>四、新华社与《解放日报》并肩战斗<br>第三节 新华社抗战时期的宣传报道<br>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纲领和各项政策主张<br>二、报道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br>三、反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成就<br>四、揭露敌人的暴行和汉奸、投降派的阴谋活动<br>五、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br>六、对国民党反共活动的宣传反击战<br>七、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报道<br>八、关于中共七大的报道<br>第四节 新华社报道业务的新发展<br>一、外文翻译工作的改进和校对制度的建立<br>二、编辑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br>三、参考报道发展的新阶段<br>四、开创口语广播事业<br>五、早期的对外宣传工作及创建英文广播<br>六、新华社通讯网的建设<br>七、新闻广播的统一和加强分社管理<br>第五节 战斗在敌后的新华分社<br>一、敌后分社的建立与发展<br>二、丰富多彩的报道业务活动<br>三、新华社在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br>第六节 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解放日报》与新华社<br>一、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br>二、《解放日报》改版和新华社工作的改进<br>三、报社、新华社内部的整风运动<br>第七节 通讯技术工作的改进<br>一、收讯工作的加强<br>二、广播业务的拓展<br>三、通报台的建立与发展<br>四、克服困难,自力更生<br>第八节 延安时期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br>一、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br>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br>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br>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br>第九节 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br>一、传播胜利喜讯<br>二、驳斥蒋介石的“命令”<br><br>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发展<br>(1945年8月-1949年10月)<br>导言<br>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华社<br>一、加强总社编辑部和发展分社<br>二、重庆谈判与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报道<br>三、新华社的元旦指示信和电讯要简练的公开信<br>四、社长博古因飞机失事遇难<br>第二节 揭露国民党统治危机和开展第二条战线的宣传<br>第三节 新华社战时体制的建立<br>一、中共中央提出全党办通讯社<br>二、新华社、解放日报社的改组<br>三、廖承志任新华社社长<br>四、建立特派记者机制<br>五、口语广播的恢复发展<br>第四节 新华社的战斗转移<br>一、召开战备会议,保证广播不中断<br>二、延安撤退<br>三、太行山区的临时总社<br>四、新华总社在太行<br>五、转战陕北的“四大队”<br>六、平山县胜利会师<br>七、新华广播电台在转移中播音<br>第五节 解放区群众运动和土地改革的报道<br>一、解放区群众运动的报道<br>二、土地改革的报道<br>三、土地改革宣传中的错误<br>第六节 反对“客里空”运动<br>一、建立好的作风<br>二、开展反“客里空”运动<br>第七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报道<br>一、自卫战争的报道<br>二、从记者团到野战分社<br>三、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报道<br>四、战略进攻阶段的军事报道<br>五、分化瓦解蒋军和俘虏政策的报道<br>六、毛泽东写稿退敌兵<br>七、战略决战阶段的报道<br>八、渡江作战及解放南京、上海的报道<br>九、解放太原和向全国进军的报道<br>十、战火中的摄影报道<br>第八节 为革命献身的新闻烈士<br>第九节 通信技术事业的发展<br>一、成立电务处,电台实行集中管理<br>二、革命形势发展,技术条件改善<br>三、新中国成立前夕技术设备初具规模<br>第十节 新华社的后勤保障<br>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br>二、转战陕北时期<br>三、艰苦工作在太行<br>四、西柏坡后勤事业大发展<br>五、从香山到北平城<br>第十一节 最早建立的一批境外分社<br>一、香港分社<br>二、伦敦分社<br>三、布拉格分社<br>四、平壤分社<br>第十二节 西柏坡的“小编辑部”<br>一、胡乔木负责集训<br>二、紧张的工作,严格的训练<br>第十三节 党中央的关怀<br>一、毛泽东与新华社<br>二、刘少奇与新华社<br>三、周恩来与新华社<br>第十四节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br>一、新华总社迁至北平<br>二、调整机构和培养干部<br>三、向国家通讯社转变<br>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宣传<br>五、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br>附录:新华社大事记(1931年11月7日——1949年10月1日)<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