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综合报告及课题、分课题报告提要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30081
  • 作      者:
    沈国舫,汪懋华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洪程,男,1951年2月生,江苏通州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成员、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副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耕作研究会副理事长,为国家发明奖与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何梁何利奖提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综合报告及课题、分课题报告提要汇集》系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集之综合卷。全书系统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中的战略意义,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中长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并结合国情实际,对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宏观管理决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综合报告及课题、分课题报告提要汇集》对各级政府有关宏观管理决策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供农业发展战略相关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3.农机装备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我国已成为农机制造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机销售收入达到1312.68亿元,仅次于欧盟和美国。我国生产的农机产品包含了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业、渔业机械、农业运输机械和可再生能源装备等7个门类,产品品种和产量能基本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障条件。而农业机械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为农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为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拉动力量。
    4.机械化生产方式己得到多数农民认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在劳动力转移和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得到多数农民认可,形成了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潮,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股份制公司、农机中介组织、协会和经纪人队伍等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含农机大户)的总数达到3502.11万个,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829.3 3亿元。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市场的繁荣,增强了农机的市场竞争力。服务项目从单一环节向综合服务和全过程服务发展,农机服务内容已从产中扩展到产前、产后,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延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作业市场日趋规范。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可显著提高机械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机具的重复购置,对提高农机使用的组织化程度和使用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今后不断加快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和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展开
目录
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成果汇报会上的讲话(代序)
前言
综合报告
引言
一、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一)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 我国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二、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二) 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三) 我国农业机械化目前达到的总体水平和面临的挑战

三、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 指导思想
(二) 战略目标
(三) 战略部署

四、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 突破主要农作物关键作业环节机械化
(二)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和健康养殖机械化
(三)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
(四) 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机械化和山区农业机械化

五、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为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一) 农机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 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与环境
(三) 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为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 将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思想依法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二)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三) 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户合作组织,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共同利用”道路
(四) 加强农机与农艺相协调,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
(五) 完善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六) 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机燃油补贴以及农机购置信贷扶持政策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我国已经进入了必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阶段
(二) 必须尽快制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
(三) 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四) 必须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由农业机械化向机械化农业迈进
(五) 必须制定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政策,
大力发展配套农机具生产
(六) 必须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
“共同利用”的道路
(七) 必须积极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
建设,为实现高效率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八) 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强化和完善农机购机补贴制度
(九) 必须加强国家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协调和管理,强化和完善各级政府的职责

课题、分课题报告提要汇集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一 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一、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现状
(二) 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与地位
三、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
(一)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二) 保证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 发展服务型农业机械作业模式
(四) “农民为主,政府促进”的发展机制
(五) 农业机械化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六) 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
(七)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四、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
(二) 实现农业劳动力人均负担耕地1.87公顷
(三) 为农民增收的贡献达到35%
(四) 单位作业需要动力降低25%~35%
(五) 单位作业油耗降低24%~31%

五、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先领域与战略重点
(一) 优先领域
(二) 重点研究开发或示范推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六、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 国家扶持、引导推进主要作物机械化
(二) 国家立项,实施公益性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
(三) 建立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完善科研创新体系
(五) 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六) 加强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调控
(七) 加强农机与农艺重大问题协调

七、北方地区实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的建议
(一) 保护性耕作示范建设工程
(二) 节能型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建设工程
(三) 机械化系统节水抗旱工程
(四) 机械化农田整治与机耕道建设工程
(五) 棉花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
(六) 玉米收获机械选型及试验示范工程
(七)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
(八) 花生收获机械选型及试验示范工程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二 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一、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
(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 促进南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
(三)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
……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三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四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五 家垦系统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六 草原牧区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七 拓展领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八 农机装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课题报告提要之九 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