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夏甄陶文集.第二卷,认识论引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36578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夏甄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1931年4月1日生于湖南安化。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部,分配到北京地质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75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5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及认识论分会会长,中国入学学会副会长。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认识论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认识论引论》(1986年出版),1991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夏甄陶文集·第2卷:认识论引论》从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的立场出发,分析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认识结构的两极——主体和客体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指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作者考察了实践的目的、手段、过程和结果,并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从不知到知、从低级的认识到高级的认识,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阐述了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基本形式、基本方法,认识的任务和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掌握方式。《夏甄陶文集·第2卷:认识论引论》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力图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过程,把握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辩证本性。
展开
精彩书摘
    而技能则是一定的智力、知识和器官的功能在活动中的感性表现。物质手段越是复杂,越是先进,就越要求主体有高超的技能。物质手段本身是人的智力、知识、技巧的物化或对象化。为了赋予物质手段以活力,使它真正成为主体活动的躯体,主体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已具备的相应的智力、知识和器官的功能,并使它们在活动中转化为有目的地操作物质手段的感性的技能。主体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相应的技能,就不能真正理解和实际掌握物质手段的操作方式、方法。这样,主体就不可能把物质手段变为他的活动的躯体,变为他在实践中真正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对主体来说,这种物质手段只不过是身外的某种自在的东西,而如果一个人冒冒失失地摆弄这种物质手段,就会真正受到它的玩弄,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被它送到“彼岸世界”去。还有这样的情况,即使物质手段是先进的,但操作这种物质手段的主体的技能不同,其操作的方式、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由此可见,为了强化实践的手段,不但要发明、创造先进的物质手段,而且要提高主体使用先进物质手段的技能,使活动的主体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先进物质手段的方式、方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质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系统化、精密化,物质手段的发明、创造与物质手段的使用、操作完全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和强化操作物质手段的主体的技能,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技能并不是什么先验的东西,而是在掌握和操作物质手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虽然要以生理器官的一定功能为基础,但它又是对物质手段的掌握和操作方式的内化。内化了的、在脑中储存的操作功能再感性地实现出来,外化为外部的操作方式就成为技能。事实证明,人类在其前进的历史过程中,在世世代代不停顿地进行的实践活动中,既然有发明、创造各种物质手段的能力,就必然会相应地具有使用、操作、驾驭各种物质手段的力量和技能,这是毫无疑问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认识论是对认识的反思 
一 认识论的对象 
二 认识论的历史 
三 认识论的方法 
四 认识论和本体论 

第二章 主体和客体 
一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结构的两极 
二 认识的主体 
三 认识的客体 
四 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章 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 
一 实践是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根本方式 
二 实践的目的 
三 实践的手段 
四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观念反映关系 
一 认识是社会的高级反映形式 
二 为什么有人的认识这种反映形式 
三 反映和信息 
四 语言、符号和认识 

第五章 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一 观念的认识是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二 感性反映形式 
三 理性反映形式 
四 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的关系 

第六章 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基本方法 
一 观察和观察陈述 
二 归纳和演绎 
三 分析和综合 
四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五 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一致 

第七章 认识在观念领域的任务是获得真理 
一 真理的唯物主义规定性 
二 真理作为过程的辩证法 
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第八章 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掌握方式 
一 两个尺度 
二 实践观念 
三 真理 理想 自由 
附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