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层矛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350241
  • 作      者:
    张炳申著
  • 出 版 社 :
    曁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炳申,教授,籍贯河南荥阳。1971-1982年在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任教;1985-2001年在暨南大学任教,其间,历任暨南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1994-1997年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98-2001年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1-2008年任广东金融学院院长(含原广州金融等专科学校校长)。长期担任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独著、参与编写专著和教材近30部,发表论文近两百篇。其代表性专著为《劳动力市场配置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科研规划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重大招标项目等40多项。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劳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曾被聘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及中山大学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层矛盾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前提下,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的经典理论,透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三大深层矛盾,分析其背后的利益结构及其机理,强调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应发挥的作用,并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市场发育阶段的典型地区分析: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成效与问题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先行的沿海地区,1978年以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由于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在全国起步早、幅度大、进展快而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最为迅速,劳动力配置最有活力,同时问题也暴露得最早的地区之一。本节即分析其1995年以前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成效与问题。一、率先变革就业制度,培育双向选择机制双向选择机制的培育首先要变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的就业制度和全国一样实行“统包统配”的模式。旧的就业模式下根本不存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社会劳动力的配置是封闭型的、静止型的,以致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死水一潭”。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就业制度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个人择业权的缺失使劳动者难以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岗位,较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干和潜能。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体制形成了“铁饭碗”的制度,使职工毫无危机感,成为培养惰性的温床,极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劳动力活动的封闭,特别是地区之间的封闭是造成社会封闭和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展开
目录
三十年改革的破与立(代序)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的理论逻辑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与进展
第一节 西方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历史沿革与进展
第二节 国内关于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第三章 初始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计划经济——非市场配置的体制
第二节 劳动力商品性质和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 对改革实践的剖析
第一节 改革回顾
第二节 市场发育阶段的典型地区分析: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成效与问题
第三节 深化改革背景分析
第四节 深层问题与症结

第五章 劳动力价格的第二次扭曲
第一节 关于第二次扭曲
第二节 理论思考之一:劳动力价格的决定基础
第三节 理论思考之二:智力劳动分配效应及其决定模型
第四节 理论思考之三:收入分配第二次扭曲的综合性原因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转型性质及其成本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城市平等就业问题
第二节 城市及非农产业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第七章 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的转换成本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成本

第八章 和谐社会与“经济人假定”的拓展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劳动力供给
第二节 关于劳动动机与劳动者的决策

第九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