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年人脑血液循环病理生理特点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我国约2/3脑血管病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65~74岁组比35~44岁组发病率高26.6倍;75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脑出血以50~59岁组发病率最高,脑血栓形成以60~7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城乡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120/10万~180/10万,年病死率为80/10万~120/10万,按此推算,全国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5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00万人。全国重点患病人数为500万~600万,幸存者中50%~8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了解老年脑血管病的特点,以便从“蛛丝马迹”中早期发现该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进而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脑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液供应包括脑的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脑循环的特点是: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静脉系多不与同名动脉伴行,所收集的静脉血先进入静脉窦再汇入颈内静脉;各级静脉都没有静脉瓣。
(一)脑动脉系统
脑部血液供应是由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两个系统组成(图1)的。颈动脉系统主要通过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液,也称为脑前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则通过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及间脑、脑干、小脑的血液,称为脑后循环。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通过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及其他许多侧支吻合血管形成的侧支循环进行代偿,以保证脑组织发生缺血事件时的正常血液供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