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篇
大肠的位置在哪里?
通常将人的消化道分成上下两段,上段称为上消化道,下段称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一般指的是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于是,有人就感到奇怪了,小肠、大肠上哪里去了?其实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都属于小肠,结肠和直肠则属于大肠,大肠起自回盲瓣,止于肛门,是人体内管径最大的肠腔,因而得其名称。倘若把整个消化道比作一个隧道的话,那大肠是这个隧道的最后一段。在这段隧道里,食糜通过的速度缓慢,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这条隧道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不是直的?显然不是。大肠的长度约为1.5m,在人体内呈一个“门”字形结构。大肠的起点是回盲瓣,顾名思义,“回”指的是回肠,而“盲”指的是盲肠,那回盲瓣应该是连接回肠与盲肠的结构。说到盲肠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将阑尾炎称为“盲肠炎”,虽然这样的称法并不准确,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盲肠位于人体的右下腹,由于它一端与肠腔相连,另一端是盲端,因得名。盲肠的盲端并不是没有开口,阑尾通过一个小开口与它相连,所以阑尾炎常被误作“盲肠炎”就不足为怪了。准确地说,小肠与大肠是端侧连接的,回盲瓣开口于结肠侧壁上,开口的下方为盲肠,上方为升结肠。升结肠起自回盲瓣,至肝脏处转为横结肠,由于食物残渣经这一段肠腔向上,故而得名。升结肠位于腹腔右侧,自右下腹几乎垂直向上至肝脏后方。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于90°的夹角,被称为“结肠肝曲”,当结肠镜检查通过这里时,被检查者常有疼痛或胀气的感觉,食物残渣经过这个弯后就进入了横结肠。横结肠是“门”字形的门梁横跨中上腹,但它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水平,在人直立时,由于重力原因横结肠呈一个“V”字形挂于肝脏与脾脏之间,当侧卧时,则会略微偏向侧卧的一侧。由于其在体表的投影通过肝脏、胃、胰腺、脾脏及输尿管,故横结肠胀气、疼痛可与上述器官的疼痛相混淆。横结肠在脾脏处再次急转90°,向下进入降结肠。这里的转弯被称为“结肠脾曲”,是结肠镜另一处较难通过的部位。降结肠位于左侧腹部,食物残渣垂直向下至左下腹,并进入一处大“S”弯,因酷似中文字“乙”,故这一段被称为乙状结肠,食物残渣绕行到这里时已基本形成粪便,最后随乙状结肠绕至中下腹、膀胱后侧,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人体。
大肠包括哪些结构?
从解剖的角度来讲,大肠包括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
阑尾作为大肠的一部分,目前其功能尚未完全明确,由于阑尾内富含淋巴细胞,所以有人认为阑尾应属于淋巴器官,当然也有人认为阑尾是一个退化的结构,但不可否认,阑尾内大量淋巴细胞的存在,使它承担了一定的免疫功能。
盲肠是结肠中一个退化的结构,草食类动物的盲肠发达,其主要用于消化纤维素,但是人类的盲肠随着人类的进化和饮食谱的改变已经失去了消化纤维素的功能,所以人类的盲肠就非常短。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是人体大肠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所有的肠腔一样,结肠也是由上皮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的,但与小肠不同,大肠的黏膜表面的绒毛并不发达,血液供应也不如小肠丰富。结肠有两层肌肉,内侧环形,外侧纵行,纵行肌肉增厚形成3条结肠带。大肠的特殊形态结构也是因为结肠带而形成的,由于结肠带与肠管相比要稍短,可形成结肠袋。所以结肠也就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串珠状的结构。
直肠是大肠的最后一段,也是肠道和外界衔接的一环,直肠以齿状线为分界,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齿状线上方是大肠的结构,齿状线的下方则与外界皮肤的结构更为接近,并且这两种结构被齿状线分隔开来,由于该处黏膜性质并非渐变,而是突然发生变化,所以该处也是大肠癌的高发部位,好在这个部位的位置不深,肛门指检常可以触及,所以常规进行肛门指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该部位的病变。直肠下部的静脉丛丰富,也被称作痔静脉,由于这里静脉位置较低,容易引起曲张、破裂出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痔疮出血,同时出血也易诱发感染,也就形成了痔疮的综合症状。对于直肠的刺激常可引起末梢神经的反应,通过副交感神经引起便意。
肛门是大肠的出口,由内外两层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的排出,它是大肠最后的门户,也是大肠检查最先通过的部位。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大肠是消化道的重要结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大肠是人体内重要的吸收营养的器官,其实不然,大肠虽大,其吸收营养的功能却很弱。大肠没有像小肠那样发达的绒毛结构,其黏膜表面较为光滑。那大肠究竞有哪些功能呢?
普遍认为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并促使其形成粪便。中医认为,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这与西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会用排泄这个词来形容大肠的功能,其实大肠的主要功能不是排泄而是排遗,因为大肠排出的并非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
大肠可以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从回肠中排出的食物残渣含有大量的水分,打个较为形象的比方,大肠就像一台抽水机,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并在食物残渣运动的过程中帮助它逐渐形成固体粪便,在大肠液的润滑下,食物残渣通过大肠并排出体外。同时在正常人体的大肠中存在着很多有益细菌,这些细菌可以进一步消化食物残渣中的内容,并合成维生素等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大肠除了让食物残渣生成粪便以外,也有贮存粪便的功能。大肠的蠕动速度与小肠相比要慢很多,同时大肠的管径粗大,为贮存粪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是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也有害处,可以产生毒素并被大肠黏膜吸收。所谓的“毒素”产生的原因在后续内容中会详细介绍。
再简单地介绍一下大肠的分泌功能,大肠黏膜上有很多肠腺,这些肠腺主要的功能是分泌大肠液,虽然大肠液中含有少量的消化酶的成分,但是其并不能够起到显著的消化功能,大肠液有润滑肠腔和保护大肠黏膜的功能。大肠分泌的内分泌激素包括血管活性肽、5-羟色胺、P物质、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蛙皮素及脑啡肽等,但是这些激素都含量甚微,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甚小,分泌过程可能与胃肠神经递质和激素有关。大肠吸收钠离子的同时会分泌钾离子,所以粪便内的钾离子浓度较高,如果用低钾溶液灌肠可能会引起钾离子的大量丢失。
大肠除了有排遗和分泌功能以外也有少部分的排泄功能,一些胆色素衍生物和重金属可以通过肠壁细胞分泌排出体外,但这并不是大肠的主要功能。
大肠是怎样运动的?
人在活动的时候,自身的大肠也在运动,但是我们似乎不能直接调控大肠的运动,然而我们却能够感受到。
通常情况下,大肠运动频率较低,速度也相对缓慢;大肠对肠内容物的刺激不甚敏感,这与大肠形成和贮存粪便的功能是相吻合的。大肠的运动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和蠕动。
袋状往返运动最常见于空腹时,这种运动方式以大肠平滑肌无规则收缩为主,这种收缩反复交替发生,肠内容物仅发生轻微的运动,类似于手洗衣服的揉搓动作。这种运动方式的主要功能是让肠内容物与大肠黏膜充分接触,促进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的吸收,并使粪便成形。这种运动没有推进作用。
分节和多袋推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将肠内容物向前推进,这两种运动方式受到进食刺激的影响,在进食后可增加。这两种运动方式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单个结肠袋运动引起的,后者是由多个结肠袋共同运动组成的。
蠕动是一种稳定向前的推进运动,推进过程通常是前方肌肉舒张,后方肌肉收缩,使后方的肠内容物向前推进。结肠蠕动的速度大约每分钟1~2cm,其推进力强大,是推动肠内容物前进的主要力量。大肠还有一种较为快速的运动方式,称为“集团蠕动”,其推进距离较远,可将部分横结肠的内容物推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大肠的运动主要受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所谓自主神经系统是指不受意识控制的自主调节神经,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前者在人清醒时较为活跃,后者在人熟睡时较为活跃,两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就像人在紧张的时候容易出汗、心跳加快一样,虽然我们无法通过主观意识来控制大肠的运动,但是大肠运动却可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诸如情绪、外界压力等等。有些人在考试之前出现腹泻的症状,也就是这个道理,而通过控制情绪或缓解压力来调节大肠的运动功能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除了自主神经调节以外,大肠的运动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运动时,大肠与其肠内容物的摩擦增加,刺激肠壁,可增加大肠蠕动;相反,长期卧床的人,大肠运动就相对较少,易引起便秘。在肠道发生炎症时,肠黏膜水肿,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下降,同时伴随着黏膜分泌和渗出的增加。这时,肠内容物的水分会大量增加,导致肠内容物呈稀糊状,使大肠控制肠内容物运动的功能减弱,同时反复刺激也会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引起腹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