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杨力揭示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之秘:心宽病自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97369
  • 作      者:
    杨力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百病从心起,养生先养心。一看就懂、一用就灵的心理养生智慧。
  “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七情适度是健康之母!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长寿之道!
  养生的根本是心理养生,心理养生能大大提高自愈力和免疫力。
  生活压力大,更要加强心理养生!
  偶染疾病,心理养生可增强自愈力!
  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做好心理养生!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院教授、中医养生专家,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
    杨力教授学识渊博,从事《黄帝内经》、《易经》教学研究近30年。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包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话养生》,北京电视台《医林奇观》、《晚晴》、《身边》等栏目,深受老百姓喜爱。
    杨力教授曾经出版的中医养生作品有《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增补本)》、《杨力抗衰老36计》、《杨力心理养生忠告》、《杨力讲疾病早发现》、《杨力讲饮食与营养》等,已走进千家万户,广受读者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心宽病自去(杨力揭示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之秘)》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今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介绍了《黄帝内经》中相应的心理养生原则和方法,包括品德修养、顺时调神、悦纳自我、节制欲求、调节情志、清静养神、调节个性特征等。心宽病自去,养生的根本是心理养生。当今,健康的最大杀手是生活压力,科学健康的心理调适才能更好地放松身体,才能抵御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的侵袭。科学的心理调适也是减轻疾病的重要途径。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方法不同于西方舶来的心理养生法,相信这一点可为当代人的心理健康调节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心宽病自去(杨力揭示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之秘)》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故事和案例糅合其中,趣味性和知识性强,可作为各界人士进行心理调节的实用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黄帝内经》中的形神共养之秘
  “形神合一”:心理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只有形,没有神,那是一个死人。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无精打采地,像死人一般”,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形如果离开了神,形也灰飞烟灭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中国人都爱好养生,中医养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也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形神合一”、“形与神俱”,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观念,其主旨在于强调形体运动与精神调摄的统一,这是中医养生的主要特色。
  《黄帝内经》里,岐伯答黄帝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讨论,这种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形神合一”的思想是健康养生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形呢,大家都知道,是身体的外在表现,是神存在的物质基础。神是什么呢?从心理学上来说,神不仅包括了人的意识、思维,也包括了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表现,即性格、心理、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属于功能作用。它们的关系很好理解:神为形主,是我们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它既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等组织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没有神,形也就没有了生命。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无精打采地,像死人一般”,就是因为形如果离开了神,形也灰飞烟灭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一个人只有形,而没有神,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不少朋友为了双眼皮,为了漂亮的鼻子,不惜花费成千上万元去做一些像隆鼻、双眼皮、隆胸等整形手术。当然,爱美之心并没有错,谁不爱美呢,只怪自己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上帝有点偏心了。外在的美其实只要适当地打扮自己就可以了。依我看,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像整形美容、不惜动刀子来改变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了。因为一个人的外在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在精神财富是否富有,是否美。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舒畅的时候,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不易疲劳,人也精神飞扬,神采奕奕。因为人在精神舒畅的时候,生理功能也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当心理有压力或某些因素影响使得心情很糟糕的时候,做起事来心不在焉、无精打采、效率不高而又容易出差错,人的气色也不好,时间长了,人还会因为压力而出现种种身心疾病。这是因为,心情不好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也随之下降。
  因此,古代养生家认为,要想有一个健全的形体,首先要养神。《黄帝内经》里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都告诉我们,中医养生学强调形神共养,不仅要求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康,精神健旺,形体和精神协调平衡,方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养神四方
  第一,和喜怒。
  古代养生家说:“和喜怒”是智者养生之道。智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做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不能恣意任性,纵情发作。当要勃然大怒或欢喜若狂之时,可先做点别的事情,以便防止激烈情感的爆发。林则徐就在墙上挂着“制怒”的条幅,有些人在案头或床边写上“冷静”、“镇定”之类警示语。当然也可用无声语言的形式进行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
  第二,宽心境。
  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历史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郁郁寡次而早夭的事例几乎俯拾即是,如汉代的贾谊、三国时的曹植、唐代的李贺等。由此可见,心情的好坏密切关系着生命的进程。
  第三,应四时。
  《黄帝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的七情变化同季节气象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秋高气爽,人的精神往往开朗、舒畅。冬天寒风凛凛,夏季烈日炎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烦躁、沉闷、压抑。因此,精神活动也需随着季节天气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节。融和春日,蕃秀之夏,应常到户外走走,远眺山林亭阁,近闻鸟语花香,心中自然平添愉悦之情,心旷神怡。秋季景物萧条,易引起老年人的垂暮之感,因此老年人要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因思念往昔亲朋而伤感。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应提早睡觉,晚些起身,使情绪意志藏匿安静。
  第四,重养性。
  养性即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远大的生活理想形成的精神情绪最稳定,持续的时间最长久,影响的范围最大,可以压倒其他一切不良的精神情绪。达尔文一生受病痛折磨,也曾郁郁寡欢,但由于不知足地追求科学,使他忘却了痛苦,常乐于奋斗之中,得享73岁高龄。
  杨力启示:
  如果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养神四方,那么,就可以实现《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内”针对外而言,“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精神内守”强调了内环境——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病安从来”,意即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
  心主神明:心为全身之主,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通常,我们身体的各种情绪变化与人的大脑思维和心都有着密切关系。当你觉得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没有心口发堵的感觉,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感觉心堵得慌了,说明你病得不轻了。
  《黄帝内经》认为,心是人之君主,是最高位的皇帝,主宰人体的全部精神、意识。《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是指“心主神明”,以一个小朝廷模式来类比心理现象;“心主血”,心血为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接受外来事物而发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支配的。
  这里的“心”是指中医的藏象之心,而不是解剖学上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心脏。“神”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人身之神。“主”通俗地说就是主宰、统帅的意思。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心神的主宰活动,首先体现在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主导,以及由此而间接主宰心理活动。
  我们来具体看看《黄帝内经》是怎样论述人体的小朝廷的,如表1-1所示。
展开
目录
第1章 《黄帝内经》中的形神共养之秘
“形神合一”:心理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心主神明:心为全身之主,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健康长寿的养生圣经
性格决定命运:揭秘《黄帝内经》中的五类性格
“于整体之中求和谐”的《黄帝内经》养生观
七情是五脏六腑健康的“晴雨表”

第2章 百害因于病之秘
七情适度是健康之母
喜伤心,恐胜喜而化之
怒伤肝,悲胜怒而制之
思伤脾,怒胜思而解之
忧伤肺,喜胜忧而缓之
恐伤肾,思胜恐而治之

第3章 百病生于心之秘
精神内伤,身必败之
百病生于气
思虑太过,茶饭不思
心情不悦,疾病尤重
负面思考,易做噩梦
疑病症是心理不安的转移
欲求无度必伤身
不做林妹妹,郁美人无人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谨防相思病
情绪过激,竟然让人一夜白发
心理矛盾冲突,神经衰弱易犯
癌症患者绝大多数是被吓死的

第4章 人病心先病之秘
“高下不相慕”,平常心最好
自私自利招百病,无私利人常快乐
远离嫉妒,根除疾病
心平气和,养生之本
提倡冥想,精神内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脾气发出来,疾病不会来
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世间诸事,往好处想

第5章 人老心先老之秘
仁者寿,养生先要养其德
平衡心理,远离衰亡
通往虚灵境界的奥妙:“正视现实,明鉴自己,完善自我”
阻断人体衰老,防治心理衰老很重要
心理疲劳:情志病的凶兆
夫妻恩爱更长寿,家庭和睦幸福多
接受衰老,正视死亡

第6章 心病异治之秘
精英阶层心理殇,自己需当抚慰师
人到中年,谨防心理危机
把握敦敏,保持童心
调护神气,保胎安胎

第7章 顺时调神之秘
春季养生,调养情志重在养肝
夏季养生,重在静心
秋季神养,该收时一定要收
冬日养生,“无扰乎阳”

第8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之秘
《黄帝内经》是心理治疗的开创者
笑是治病的良药
心宽一尺,病退一丈
选对音韵,快乐脏腑
人逢喜事精神爽
心安才能谈理得
伤春悲秋,非药能愈
养心也要关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不幸中求生存,多点刚强

第9章 先治其心后治其身之秘
世上无仙,全靠自己
凡事要想开,疾病就如纸老虎
长期心理冲突,易患高血压
A型性格者要警惕冠心病
暗示性高的人属于哮喘病高危人群
情绪越紧张,溃疡病越多
紧张加失眠,科学用脑加诱导来催眠
治糖先治心,这样才安心
神经衰弱,音乐帮忙
放松心理,减轻疼痛
关怀过度康复难,病人还要好心态
坚定信念,起死回生

第10章 心病还需外药医之秘
祛心火,用百合
莫名烦恼,三七花是个宝
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
抑郁堵心肾,莲子来疏通
人到更年喜怒无度,可用酸枣仁来补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