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哲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3123
  • 作      者:
    程雅君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医哲学史》共有四卷: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第三卷明清时期,第四卷近现代时期,《中医哲学史(第1卷)》是第一卷。
展开
作者简介
  程雅君,男,1972年12月生(阳历1973年、月),安徽安庆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20万字《金元凹大医家与道家道教》与近50万字(医道还元注疏)专著两部。负责《中医哲学史(道医卷)》(纵向课题)、《中医哲学史(先秦两汉时期)》(四川大学重大课题)、《道教药物学》(横向课题)三项,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清道教养生文化研究》。曾经获得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资助一次,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一次。学术专长:中医哲学。2004年7月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工作。职称:副研究员。
    硕士导师是中医医史文献大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宋兴教授;博士导师为消化病与风湿病大医,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再谟教授。一期博士巵合作导师为宗教学大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刚教授;二期博士后台作导师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胡孚琛、罗希文两位研究员。胡老师是“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号罗老师是“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首席专家,“中国哲学史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在人文上,私淑方克立老师、黄心川老师;朱葆伟老师等等。众多大德的教导,构建了作者基本的学术良心和人文精神。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哲学史》共有四卷: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第三卷明清时期,第四卷近现代时期。
  《中医哲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医哲学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彼此渗透是非常明显的,突出表现在不仅仅哲学促进了医学体系的形成,也体现于医学实践对哲学思想的转型效应。应该说,先秦两汉各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都有所影响,仅仅是角度不同,程度不同,深度不同。也可以说,医学的发展对哲学有必然的积极推动作用,这是由医学的科学性决定的。医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医学之发展能够促使哲学之反思,这种“反思”对哲学是大有裨益甚至是不可阙如的。重视医理与哲理的通透、通达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医哲汇通,医道圆融,是中医哲学研究之要旨。
展开
精彩书摘
  关于扁鹊的来历,说法不一。战国齐医扁鹊,姓秦,名越人,十分明确,扁鹊其号也,誉称而已。真正的扁鹊出自远古。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知轩辕时有一位名医,名叫“扁鹊”。《汉书·艺文志》载《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应劭日:“黄帝时医也。”俞拊即俞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杌毒熨。”扁鹊、俞跗都是传说中黄帝时名医,又都善于针灸术。是否确有其人,姑且不论,但扁鹊之“鹊”亦属鸟类一种无疑。如此可见,《汉画像石上的针灸图》人首鸟身,手持针砭为披发病人针刺治疗的图像说的就是神医扁鹊行医故事,但“扁鹊”未必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能是鸟图腾神医的总称。
  从原始氏族制度过渡到奴隶制度时期,发生了两次大的宗教改革。这就是帝麒顼和帝尧的两次“绝地天通”。“绝地天通”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原始宗教是原始初民的普遍信仰,所以“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夫人”即“人人”,也就是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可见巫风之盛行。清代诗人龚自珍曾写诗追想当时情景:“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壬癸之际胎观第一》,见《定庵全集》卷一)这种入神相通的情景便是“民神杂糅”之时人人祭神、家家有巫的历史写照。大小之巫皆可上达于天,下人于地,与神沟通,所谓王者只不过是群巫中杰出者。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哲学的萌芽和医学的起源
医学缘从实践起 哲人却自贯通来
第一节  原始人类及其卫生活动
一  原始人类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二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与医药卫生
三  生产工具与医疗器具
四  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五  医疗技术的创造与发明
六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第二节  原始宗教、神话传说与中医学
一  原始宗教与中医学
二  神话传说与中医学
三  哲学的萌芽与医学的起源——从巫医流变辨析之
第三节  朴素辩证法与中医学——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一  阴阳学说与朴素辩证法
二  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第四节  唯物自然观与中医学——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结合
一  五行学说与唯物自然观
二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结合
三  五行运用
第五节  无神论的萌芽与中医学——精气神的生命观
一  无神论观念的兴起
二  无神论对中医学的影响:精气神生命观的确立
第二章  先秦医学实践的积累和哲学诸家的争鸣
尊道夏商  贵德西周  道德何尝轻国学
称英稷下  争雄战国  英雄总是重生灵
第一节  先秦医学实践的积累
一  夏商西周医学实践的积累
二  春秋战国医学实践的积累
第二节  先秦哲学对医学的渗透
一  先秦哲学诸家的争鸣与起源
二  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终结
三  先秦哲学对医学的渗透
第三章  《周易》和中医学
医须逊易三分道  易却输医一点仁
第一节 《周易》概说
……
第四章 道家与中医学
第五章 儒家与中医学
第六章 墨家名家与中医学
第七章 法家兵家与医学
第八章 阴阳家、杂家、无神论思想家与中医学
第九章 秦汉哲学对医学的渗透和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十章 《黄帝内径》与中国哲学
第十一章 《神农本草经》等与中国哲学
第十二章 《伤寒杂病论》与中国哲学
第十三章 养生学说:哲学家、医学家、医学家交融之典范
第十四章 运气学说:哲学家、医学家运筹之霓裳
第十五章 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哲学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