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0075377
  • 作      者:
    赵心树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角度新颖独到的研究美国选举制度的著作。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勾画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分析了导致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出现的不同困境的原因。这种从制度设计和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研究极为少见。与此同时,该书还将美国选举制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举制度作了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横向比较,无论我们是否同意这种比较,它都为我们认识美国选举制度的利弊提供了一个富有启迪意义的视界。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幽默的笔触,勾画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用统计学的方法,概括并分析了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困境及其在人类心理、统计概率、投票计量和选举制度等方面的成因,并将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举制度作了富有想象力的横向比较,从而对各国选举制度及宪政制度改革提出了切实稳妥的建设性建议。本书还有大量插图,从中可读到许多有趣的故事。
  ——深圳大学《深大图书馆网》
  从美国的草创到2000年让人啼笑皆非的大选僵局,从中国人的理念到其他国家的贡献,赵先生为我们讲了一个不仅深刻而且生动甚至是娓娓动听的故事。此书把一件极为复杂的事用细密的线条画成一幅有趣的素描,把一种极为枯燥乏味的安排讲得如此有声有色……这是大手笔。只有受过为精密的训练、对事物有级为独到的观察力、可以驾轻就熟地使用两国文字的学者才可以把高屋建瓴和平易近人如此无疵地结合起来。读这样的书,我们可以长见识,亮眼神,走上一片高地,看外面的世界,改造自己的国家。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选举项目副主任刘亚伟,载于《选举与治理》
  人人平等是众多政治家争取地理想境界,但美国大选曾让人们困惑;比布什多出53万张选票的戈尔竟然没有当选……在四年一度的驴象之争又拉开帷幕之时,阅读《选举的困境》……有助于解开种种疑惑。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穆一,载于《环球时报》、光明书评
  建设性批判与制度创新:作为政治学者,赵先生对于……选举制度的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字里行间,读者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于祖国的政治稳定、人民幸福及社会发展所寄予的关切和诚挚期望。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分析非常具有说服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笔流畅,深入浅出,甚至不乏诙谐……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其研究的深刻、观点的新颖、知识的广博以及流畅的文字,都折射出作者睿智的思维和研究的功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征,载于《美国研究》、《世界与中国》
  既有严谨的说理与推陈规矩,又能以文采与耐心的书写、丰富的兴证与材料,诱导兴趣,发挥深入浅出之功,带领读者登堂入室,掌握选举政治的奥妙,也让读者看到了改革的远景。开卷有趣有益,洵非溢美之词,常人断难有此能耐。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冯建三,载于智维网
  一个的的年度之书:《选举》的困境 ……是我所见到的最全面介绍美国选举制度的书……这本书对许多概念的辨析……非常有价值。
  ——《深圳特区报》资深编辑严之轻,载于《深圳特区报》
  这是一本角度独特的研究美国选举制度的著作。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勾画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分析了……不同困境的原因。该书制度设计和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提供了一个富有启迪意义的视界。
  ——《浙江日报》书评编辑,载于《今日早报》
  《选举的困境》作者说:“世界上绝大多数政治家都不懂数学,因此政治家在设计选举制度时往往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美国2000年让人啼笑皆非的大选僵局,不过是美国选举制度中的“统计方法错误”的一个具体而微的表现而已。这些错误,都可以用简单的技术原因加以解释。
  ——《南方周未》“闻香识书”栏编辑“渔父”,载于《南方周末》、新华网
  一部少见的高水准的学术著作,却同时做到了“深入浅出”。本书重点在“困境”和“批判”,试图分析各种选举难局在人类心理、统计概率、投票计量及选举制度等四个方面的成因,并……为宪政政革的长远目标提出建议。
  ——《羊城晚报》编辑舜明、晓健,载于《羊城晚报》、金羊网
  《选举的困境》从制度设计和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一些错误与尴尬。
  ——“大学城荐书”栏编辑,载于《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以诚挚的关切,严谨的治学风格,理性睿智的探索,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创新的见解,对选举……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奉献了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作者深得民主法治的真谛精髓,绘出了一幅民主全景画卷的亮丽风景……堪称民主小型百科全书。(此书)体系庞大,作者匠心独运,风趣幽默,趣味横生,可读性极强。文风儒雅温厚,文思充满哲理,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给人启迪,引人入胜,对于正向民主法治转型的中国,此书正当其时。
  ——厦门大学教授胡兆云,载于《世界与中国》、《选举改革与基层民主研究》  一读(此书)竟使我不忍释手,连续两个晚上读到半夜近3点……掩卷之余,暗暗庆幸我没有错过这样一本让人如此过瘾的书。
  ——重庆最大民营书店精典书店董事长兼总理杨一,载于《中国图忆商报》
  此书观点之明确,逻辑之严密,行文之流畅,说理之透彻,举例之生动,比喩之贴切,使人不仅深深佩服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力,也感叹其驾轻就熟的中文运用能力!
  ——四川人民出版社首席编辑汪瀰,载于《深圳特区报》、《选举与治理》
展开
作者简介
  赵心树,生于上海。美国北卡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传播学院教授兼研究中心主任;2008-2009年间离职访问香港,任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教授兼院长;同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生动幽默的笔触和丰富有趣的故事,勾画了美国及其他各国选举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用民主法治的理论和数学统计的推理,概括并分析了选举投票中的20多种僵局和困局,以及它们在人类心理、统计概率、计量方法和投票制度等方面的成因。在这种纵横两维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对选举制度及宪政制度的创建和改革提出了范围广泛、富有创意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在报章、电台及网上广受好评,读者称“不忍释手”,学界则称之为关于民主的“小型百科全书”(厦门大学教授胡兆云语)。我国一流大学如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政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的院、系纷纷将它列为教科书、必读书。本版增补了作者初版后四年问研究的新成果,包括理论新发展、技术新发明和历史新事例,同时也删改了许多文字,增、改总篇幅超过50%。增订版改进或提出的各种程序、技术和方法,可直接运用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类集体决策,如评选、评审、表决、投票、推举、谈判、磋商、选举等,有助于避免制度陷阱,改善决策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节 三足鼎立,还是四足鼎立?
  上一节关于“三足鼎立”的国家体制的讨论,在某一点上是接受了1788年生效的美国《宪法》正文的思路,即将立法、行政、司法确定为唯一重要的三足或三支,似乎没有其他东西与它们至少是同样的重要了。
  其实,美国的开国者在宪法还没有签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三支思想”里隐含的致命缺陷,并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对之予以纠正。这个缺陷就是,《宪法》正文中只字未提言论自由。
  上文提到,美国的立国者们已经理解到:(1)稳定离不开民主,所以总统必须民选;(2)民主离不开法治,所以司法必须独立;(3)法治离不开民主。所谓法治,就是由人民代表制定的法律来管理有关社会的一切;要使绝大多数的人民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的管理,就必须让他们信服,法律真正是“全体人民的相互约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民选的代表来制定法律,所以议员必须民选。
  但是,单单做到以上三条,即民选总统、民选议员、司法独立,是不是就保障了民主法治呢?不是。所谓民主,当然是指人民当家做主,具体体现为民选各级行政长官和各级议员。但是如果有人垄断信息来源,不把有关社会或自然的全面情况告诉人民,或不让人民相互了解各自的愿望、意见和主张,这样垄断者就可以操控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见,表面上做主的人民就成了实际上的傀儡,就像封建时代的皇帝大公可以被宦官、外戚或强臣挟制架空一样。这样的民主就成了假的、空的。民主不存,法治焉附?
  最有可能实施这种信息垄断的,自然是包括行政长官和立法机构在内的各级政府。一是因为他们掌控着政权,有这个能力。二是因为官员要连任升迁,有这个需要:连任升迁需要政绩,政绩说到底是在人民心中,在别人心中的政绩不仅是做出来的,更是说出来的;要保证别人说你政绩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信息,也就是控制言论。
  这并不是因为政府官员特别的“性本恶”,而是常人天性和工作性质使然。譬如,若在足球场上不设守门员阻遏对方的前锋,前锋们自然就会不断地把皮球踢进双方的球门,踢得球赛失去了悬念和惊喜,踢得球迷失去了渴望和刺激,踢得球队失去了球迷和收入。莫怪前锋“性本恶”,这不是前锋的错,而是制度的缺陷使然。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给庞然大物画速写——美国现行选举制度概述
第一节 美国本是十三国——联邦制度与州权传统
第二节 三足鼎立,还是三足分立?——三权分工与三权分立
第三节 三足鼎立,还是四足鼎立?——三权分工与四权分工
第四节 分工思想源自何方?——君臣父子与四权分工
第五节 媒体该不该宣传?——媒体的“忠君”与“欺君”
第六节 法官该不该造法?——案例法体系与选举制度
第七节 层层选举何其多——联邦、州级与地方选举
第八节 选举几个?——多职位与单职位选举
第九节 七百三十天,风水轮流转——大选与中期选举
第十节 本章结语
第二章 衡量选举制度的尺与秤——合法、正当、正统与资格
第一节 尺是什么?秤是什么?——细释之重要
第二节 此尺非彼尺!——两个“合法”
第三节 追问古罗马人——Legitimate与“资格”
第四节 资格在人民心中——辕固一韦伯型定义
第五节 资格来自“合法的民意”与“民主的法律”——管孔一卢梭型定义
第六节 资格的功能——政治与社会的稳定
第七节 梁上吊机,如何吊起脚下之梁?——比较卢梭与韦伯的“资格”
第八节  自行车如何永动?——民主法治的功能
第九节 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资格”——Legitimacy与“正统”
第十节 名正才能言顺——Legitimate可译为“正当”
第十一节 合法的不用合法?——“合法性”非Legitimacy
第十二节 更多误译
……
第二章  衡量选举制度的尺与秤——合法、正当、正统与资格
第三章  孔子、耶稣、杜甫、霍布斯的启示——选举中的人人平等
第四章  买制度还须看价格——正当度与可行度
第五章  给次品分类起名——难局、僵局与困局
第六章  杰弗逊、亚当斯、海斯、科什图尼察和布什的经验——四种僵局
第七章  让林肯、提尔登、金大中、宋楚瑜和戈尔说说体会——九种困局
第八章  议会选举中的通吃弊病——划块困局(错位困局)
第九章  次品造成的损失——僵局的后果
第十章  再谈次品的损失——困局的后果
第十一章  掏出心来瞧一瞧——难局的心理成因
第十二章  掏出笔来算一算——难局的概率成因
第十三章  掏出尺来量一量——僵局的计量成因与改进措施
第十四章 翻开法律想一想
第十五章 放开手来试一试
第十六章 翻开法律再想想
第十七章 搬出宪法谈一谈
第十八章 回过头来看一看
第十九章 结束语
索引
后记
第一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