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237563
  • 作      者:
    陈兴德著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从文化的角度全面考察了科举制度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详细论述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到科举废止前后的科举评价,指出了民国时期科举评价的新变化,重点考察了解放后到文革时期的科举评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科举评价。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兴德,1974年生,四川富顺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科举学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逻辑上以时代为“经”、以20世纪各时期科举观为“维”;以科举观为“表”,以20世纪考试制度演变和社会变迁为“里”,通过对20世纪以来科举观念的生成与演变的全面回顾,揭示出科举评价与考试制度建设、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科举观指人们关于科举制度的价值认识,即人们对于科举考试功能、效用及它满足自身需要的看法、认识。科举观既是人们认识、评价科举考试的出发点,也是科举评价活动的归宿,它潜在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科举考试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在科举制度的历史变革中,社会各阶层的科举观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选题新颖,视野开阔,资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论证有力,对于理性评价科举制度,深化当代考试制度建设、促进科举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举时代、科举社会与科举观
    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当它存在的时候,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社会风俗等,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说“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有着确凿的依据。因此,当这一制度走向衰亡,并最终被废止时,所引发的社会动荡与激烈变革,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也就不难想见。我们试图准确地把握废止科举所造成的文化、社会及心理影响,就不得不对科举制度作一个通盘的考量。因为,就一种制度的价值与效用而言,既要看这种制度消失以后,对社会所造成的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影响,更要看这种制度存在之时,孕育和造就这种制度的社会土壤、政治与文化环境,因为这些因素是形成这种制度的机制和动力,甚至可以说,当此制度消亡之时,它势必希望以新的制度取而代之,以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回顾中国古代政治选官制度史,隋唐以前,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隋唐以后,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选官用人制度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本质上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农业经济条件下,君主专制、官僚政治和儒家思想存在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制度产生以后,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就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科举社会,缔造了范围广泛、根深蒂固的科举文化,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科举制度利益群体。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科举时代、科举社会与科举观
第一节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利益群体
第三节 科举观与科举评价

第二章 晚清科举观的演变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观
第二节 晚清“新政”时期的科举观
第三节 上层绅士与科举废止
第四节 下层绅士与科举废止
第五节 留学生与科举废止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举观
第一节 民国科举观概述
第二节 文官考试制度建设与民国科举观
第三节 乡村社会变迁与民国科举观
第四节 科举研究与民国科举观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的科举观
第一节 1949年-1977年间的科举观概述
第二节 “教育革命”与“文革”科举观
第三节 文化思潮与20世纪科举观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举观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举观概述
第二节 “高考论争”中的科举观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举研究与科举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