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文化的视角
人研究人,不同于人研究物。研究者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观点和境界,就是研究者不但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身外之物,而且还要能利用自己是人这一特点,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这个被研究的对象。
——费孝通
社会化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探讨儿童社会化的课题,需考问儿童是什么人?儿童何以成为人?儿童成为何种人?儿童之为人的本质是什么?儿童如何获得文化特质?此外,还需寻求儿童社会化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研究视角,等等。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一一展开,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儿童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 大写的人:儿童是什么
中国文字的特点有形与意两个方面,“人”字从形看可以说是特别简单的结构,而从意看却是特别深刻而又特难把握的。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界、教育界对人学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是,入学的彰显并没有消解现实中的存在了几千年的关于人的问题,入学理论的成就也并没有弥补对人的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这样的问题和困境不得不促使人们进一步去求索:人究竟是什么?儿童是什么?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在考问,教育家们也在追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