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研究.2007年春秋季合卷总第5-6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3953
  • 作      者:
    周晓虹, 谢曙光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研究(NO.5-6)》有主题研讨:中国农村研究;研究论文;书评与随笔。《中国研究》主要内容为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
    《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研究”( China Studies)可以看做是1949年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横空出世所引发的一种必然的学术反应。而当1978年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第二次革命”兴起之后,这门首先发端于“西方”的学术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研究阵容不断壮大,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加入了对其生活其间的社会的研究;二是逐渐脱离了冷战时期作为“中国观察学”所带有的实用主义倾向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并在近十年以来显示出走向繁荣的迹象。
    不过,考虑到“渐进式改革”所引发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景观的剧烈变迁,考虑到中国社会空间固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它的尚不确定的“复兴”可能造成的对于其本身和整个世界的同样不确定的影响,我们不能不承认,作为科学的“中国研究”似乎才刚刚起步。与这个巨大有机体浓缩了19、20和21三个世纪,凝聚了农业、工业及“后工业”三种社会的博大厚重相比,与它的庞大的人口及其散发的无尽能量相比,与它的让人兴奋叉令人困惑的矛盾性相比,现有的中国研究依然显得单薄、单调和单纯。从能够切近它的适当的研究方法,到足以解释它的经得住验证的理论,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从对于其制度和状况的具体描述,到对于其文化和哲学的抽象归纳,也依旧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
展开
目录
发刊词
主题研讨:中国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现代中国学的新范式——共同行动论的提倡 加加 美光行
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基本范式 何宏光 王培刚
中国研究的价值归依:普遍主义抑或特殊主义 王小章
中国研究的国际化:国际中国研究的架构及其价值与视角 史明
文化间的踌躇:中西学者间的汉学与中国学 任剑涛

学术论文
中国城市居民的单位效益和收入不平等 谢宇 吴晓刚
中国的社会流动与社会阶层——经济改革前后代内流动模式之比较 李春玲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中的差序格局 张文宏
治理型设计:武汉两个社区的空间与权力 薄大伟
自我行动的逻辑——一个理解中国人市场实践的理论框架 汪和建
闽西武平中山镇军家人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石奕龙
连接过去与当前的桥梁——台湾的社会学与人类学 葛瑞黛
作为新政策领域的跨国华人——世纪之交的中国与新加坡 刘宏

书评与随笔
集体果真或如何不朽?——对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的一种解读 蒋超
横跨大陆的回响——专访全英中国学研究所所长费立民教授 陆远
英文目录与摘要
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