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086678
  • 作      者:
    唐晋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没落之后,中国人再次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应有怎样的大战略、大视野、大谋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政治改革如何推进,民主的动力在哪里,文化软实力如何增强,民生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数百位高层领导和权威专家,直面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焦点、前沿问题,通过热点探讨、焦点解读、高端对话,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在思考中明确战略,在论剑中展示智慧,在对话中寻找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民生:施政之要
    陈家兴
    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民报告了一笔详细的民生大账。这笔大账,回应了百姓的民生期待,也成为两会内外的一大热议话题。
    引人注目的是,无论是5年来的民生成就,还是2008年的改善民生部署,都让百姓有发自内心的共鸣。在成就中,从5年来全国财政各项民生支出的大幅增长,到所做的桩桩件件实事,让人感喟。在部署中,从要干的大量实事,到不断增加的民生支出,令人欣慰。具体的账目,在财政部的预算报告中则有更详实的安排。
    什么是民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而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民生的具体指向。这便是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这种民生的具体指向,进一步明确并丰富了民生的时代内涵。
    在古人那里,民生大抵就是吃饱穿暖求个温饱,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现代人的词典里,被称为“人民的生计”,其内涵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今天,举凡涉及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作为现代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将纳入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视野,投入的比重也将大幅增加。
    民生内涵的这种时代变迁,折射的是政府施政理念的应时而变。从提高生活水平到提升生活质量,从保障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从防止住房、物价上涨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体现的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供,民有所期我有所干,正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原则。
展开
目录
民生:衡量政绩的标尺
民生:施政之要
统筹发展生态经济与提升民生水平
民生实事也要讲经济效益
税收·发展·民生
“民生四度”考问政绩
“民生工程”还是“形象工程”
解决民生问题不能“画饼充饥”
收入分配:既要增长也要公平
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思考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研究
目前个人收入分配的问题及对策
“利润侵蚀工资”说明什么
工人工资上涨速度何以长期落后经济增速
走出收入分配领域的认识误区
建立收入分配的长效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
教育如何不再成为包袱
公正与质量,教育考试生存发展之本
我们的教育陷于三重困境
公民教育如何“转身”
高等教育收费的经济学分析
学校思想教育要富有亲和力
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
让就业不再尴尬
民生至上就业优先
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业促进法的特点门
市场需求与创新能力培养门
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门
师范生就业,职业理想要先行门
社保的大网能撒多宽
住房改革何去何从
物价:民生问题的“晴雨表”
吹响生态环境保护的号角
医疗如何“改”起来
“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