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坐而论道 为公立学: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266882
  • 作      者:
    毛寿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毛寿龙,男,1967年生,字竹森,浙江奉化人,毕业于浙江奉化溪口中学(现复名为武岭中学),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监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外交学院、安徽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等兼职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坐而论道为公立学: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将系统介绍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它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其目的是有三,一是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在具体政策问题分析过程中介绍IAPP分析框架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具体政策问题的探讨来体现IAPP理论与方法的活力,并以此为基础修正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是力图就日常具体的公共问题给出制度分析学者的看法或者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民主政府与治道变革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20世纪中国人的理想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理想一直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很难深入实际,变成实践中的民主。不过,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的理想正在转变为民主的实践。中国正在向民主社会迈进,政府也正在向民主政府方向进行治道变革。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正是通过各个方面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累积性地得到的。未来中国民主之路,也将以每一个人,每一个方面的具体的努力来推进。
    本部分收录了六篇文章,头四篇着眼于红河乡镇长直推直选、官员选拔引入第三方机制、住房改革催生城市基层民主、异地任职的消极效应等具体问题的分析,从细微处观察近年来中国民主治理的进展。第五篇通过观察最近发生的名人受到各方面挑战的公共事件,分析其对于自由、民主和法治社会的意义。最后一篇从宏观素描的角度,概括了中国民主进程中宪政的百年发展之路。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中国民主的进程,决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艰苦的一点一滴的微观努力,不断地尝试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民主并不仅仅是政治民主的事情,它更需要社会本身的自由、民主、法治,否则,政治民主就没有社会基础。诚然,微观的努力很重要,宏观的制度思考和设计也一样重要,在宏观思考方面,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深入思考当前的民主变革在整个历史中的地位,显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并在将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
展开
目录
导言 治道变革与中国发展 1
民主政府与治道变革 1
红河乡镇长直推直选的治道变革意义 3
官员选拔招聘引入第三方值得赞赏 7
中国民主建设的“意外收获” 10
要认真对待异地任职的消极效应 14
自由、民主、法治社会的诞生 17
文明古国的百年宪政之路 21
法治政府与治道变革 25
法治政府与执政能力 27
行政许可法的治道变革意义 30
劳动教养制度该改革了 36
法律为什么需要行政文件的支持 40
交通协管员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 44
从严治警的基本逻辑 49
从强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 53
政府信用的制度基础 57
责任政府与治道变革 61
引咎辞职的制度基础 63
打死也不引咎辞职 68
行政性问责与程序性问责 71
程序化运作优于行政化运作 75
审计风暴促进政府治道变革 79
从行政性审计到程序性审计 83
财产申报的制度基础 87
重视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效应 91
机票报失何需派出所证明 95
公务效率的制度基础 98
政府改芋与治道变革 103
组织、职能与政治逻辑 104
政府机构改革的治道变革意义 110
事业单位改革的制度基础 116
中国省级官员人事变动的制度意义 120
政府雇员制,时髦还是制度创新 125
效能网促进政府治道变革 128
政府治道变革进程中的“深圳事件” 135
新一届政府的政策走向治道变革 138
公共服务与治道变革 146
饮水安全与政府定位 148
网吧与政府 153
强制秩序还是自愿秩序 158
城市交通拥堵还是畅通的基本逻辑 163
仇和现象的制度分析 172
地方骗中央的理性选择逻辑 177
公民权利与治道变革 181
尊重人快乐的权利 183
从尊重权力走向尊重权利 187
财产权的悖论 191
尊重与保护孩子的性权利 196
婚姻登记与治道变革 201
治安应重在秩序而非处罚 207
流动人口并非犯罪的制造者 212
促进公平要求取消制度化的不平等 216
鼓励就业还是救济失业:政府行动分析220
公民维权的新路子 225
行政主导的“公共选择”悲剧 229
公共财政与治道变革 234
纳税的硬道理 235
个人所得税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240
从制度上思考陶乐县的巨额债务 244
职务消费问题的制度分析 248
公车改革为什么那么难? 253
分权是基本的制度选择 257
危机管理与治道变革 261
萨斯危机与治道变革 262
萨斯危机中的科技体制 273
萨斯危机与公共卫生服务 277
防控萨斯危机的信息基础 281
萨斯危机推进法治政府发展 289
萨斯危机的政治意义 295
萨斯危机促进公共管理 302
抗击萨斯的经验与教训 311
饮用水危机考验城市治理 316
社会发展与治道变革 320
萨斯危机中的市民社会 322
小区物业管理的制度框架 329
性交易困境与公共政策 339
道德困惑的思考 346
道德银行:道德发展的制度安排 354
混乱的名利场,孕育着人道的新秩序 359
民营医院的广告应该怎么做 363
新闻自由的制度基础 367
公共知识分子与治道变革 371
劳动者的春天? 378
——“华为现象”
博士生考试制度,两难中前行 384
为了市容有必要消灭小摊小贩吗 389
结语KPP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39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