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7889
  • 作      者:
    宋增伟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宋增伟,(1965——),男,1965年2月生,河南安阳人。1985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1993年7月在山东大学国政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95年9月—1996年7月在 中国人民大学工经系作访问学者;2003年8月考取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3级博士生。1985年7月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任教,主讲邓小平理论、政治学、当代思潮等课程。研究方向是政治学和政治哲学,主要从事制度文明和制度公正问题研究。在《社会科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求实》、《理论探讨》、《理论学刊》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有的文章发表后被《光明日报》摘编和《新华文摘》篇目介绍。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共5部,个人撰写共20万字。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共6项。曾任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工支部书记,先后获得校教学优秀奖、校文明教师、优秀党员等各种奖励和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宋增伟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和扩充而成的。我与增伟师生几年,他基础理论扎实、厚实、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不仅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相当的学术造诣,而且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他毅然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制度公正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制度公正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制度分析方法,以人的发展为研究视角,透视制度公正的基本在理论、基本功能、价值标准、实现条件及终极目标,对制度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解读和论证,通过对现实制度反思和理性诉求,为我国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寻找理论基础,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对人的问题与考察历来强调要从现实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境遇,研究人的生活世界。从制度的维度出发,把制度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实现形式,可以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及其规律等人学范畴有更独到的认识。所谓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就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去考察制度的本质和作用等问题。
    第一节 制度研究的人学视角
    一、制度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是什么,人究竟是或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物?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有各种各样的假设。人的问题是人类自我追寻与生成的根基,人本身是一个包含矛盾的丰富的多样性存在,它并不只是自然给予的现成存在,也不是一经存在便不再变化,而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和发展的存在。恩格斯说:“人只须要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这样的话,他就会独中现代的谜了。”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四、基本概念界定
五、基本结构、主要观点、试图突破的难点

第一章 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制度研究的人学视角
第二节 制度起源的主体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制度与人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内涵及依据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人的缺陷及其制度矫治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私利公益功能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第四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首要原则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坚持制度公正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理论条件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主观条件
第六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上)
第七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