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哲学讲演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7138
  • 作      者:
    任剑涛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感觉经常是严峻的、冰冷的,因此,学术著作总是很难理想地实现自身的接受过程,学术的普及因之受到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学术真的就只有人们意料的那副脸孔么?
  我们想作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因此而出世。
  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
展开
作者简介
  任剑涛,男,1962年生,四川苍溪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理论与行政管理跨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政治转型、中国政府改革的研究。著有《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走向开放的道德》(合著)、《伦理政治研究——从先秦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权利的召唤》。主编或合作主编《善恶的彼岸》《论衡丛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辑)、《政治哲学的理论视界》《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等。待出版的专著和文集有《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宪政民主与国家重建》《转轨的政治哲学:政治话语与政治生活》《儒学的复调:中国社会政治变迁中的儒学解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政治哲学讲演录》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学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政治哲学的结构特质。这部分对中西政治哲学的古典时段与现代时段的不同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尤其着重介绍现代意识形态的诸体系。三是现代政治哲学基本命题的分析,诸如自由、平等,法治,人权、民主等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都包含在内。全书系统完整、脉络清晰、论述精到、语言晓畅,思想性与知识性交融,介绍与评论相得益彰,是系统深入了解现代政治哲学的有益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编  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 政治学、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这一讲的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政治哲学的理论边界。预设一个古典意义上的政治学(Politics)、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与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交汇的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三者之问的理论边界,以便于我们展开具有较为特定的理论边界的政治哲学的叙述。这·讲要讲的问题大致有四个方面:从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思考出发,将政治思考的方式划分为政治学、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三种方式,从而将政治哲学的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边界勾画出来,使我们大致明白政治哲学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政治思考的。
  一、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思考
  这么多的政治思考方法,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面对政治生活。之所以政治哲学首先要解释的是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思考,是因为我们一切的生活在其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政治生活。作为解释政治生活根本问题的政治哲学,不能不将这个问题摆在自己的首要位置来对待。本来,从日常生活体会上看,我们在面对政治生活的时候一般会讲,哎呀,这个政治生活很可恶,我就埋头做事,一心赚钱就行了。似乎这样我们就远离政治生活了。其实,不问政治,只是你对政治的一个态度,而并不意味着你成功地逃避了政治。在现代的、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你只有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政治才接近你而不是远离你;你只有成功地参与政治生活,政治才成为你发展的手段,而不成为约束你的方式。
展开
目录
导言
上编 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 政治学、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一、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思考
二、政治思考的三种方式
三、政治哲学的诸外在边界
四、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性

第二讲 政治哲学的意义结构
一、政治哲学的“死亡”和“再生”
二、体验得道
三、分析进路
四、寻求完整的意义结构:一个简单的勾画

第三讲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
一、自然状态
二、政治社会
三、乌托邦与理想政治
四、去乌托邦与现代政治

第四讲 现代政治的结构要素
一、权力与权威
二、自主与代表
三、合法与反抗
四、普遍与特殊

中编 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演进与观念结构
第五讲 西方政治哲学的演进
一、希腊政治哲学的两个路向
二、中世纪的政治哲学
三、现代政治哲学兴起的诸条件
四、复杂多变的现代性政治哲学
五、西方政治哲学的“诸神之争”与融合趋势

第六讲 中国政治哲学的变迁
一、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伦理政治
二、先秦的多极思维与互补结构
三、中古政治哲学的两极发展
四、明清之际及晚清的转向与现代性政治哲学建构

第七讲 作为现代政治哲学运思基础的民族一国家
一、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
二、文化国家与政治国家
三、民族-国家的结构和性质
四、国家的理想性和现实性
五、国家与超国家

第八讲 作为现代政治哲学轴心问题的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现代特质
二、意识形态的“诸神之争”
三、强势意识形态和弱势意识形态
四、意识形态可能终结吗?

第九讲 现代意识形态诸流派(上)
一、自由主义
二、保守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
四、民族主义
五、功利主义
六、极权主义

第十讲 现代意识形态诸流派(下)
一、民主主义
二、社群主义
三、共和主义
四、文化多元主义
五、无政府主义
六、女权主义

下编 现代政治哲学的关键概念
第十一讲 自由
一、两种自由——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二、自由的限制
三、诸自由的相关结构——观念自由与行动自由
四、自由不是什么

第十二讲 人权
一、神权与人权
二、人权的诸表现
三、人权与主权
四、人权的特性

第十三讲 平等
一、对平等的三种不同理解
二、平等的内涵
三、平等的时空向度
四、平等的扩展性好处和坏处

第十四讲 民主
一、民主的含义
二、民主的理想诉求和制度安排
三、民主程序
四、民主不是什么

第十五讲 正义
一、正义的理念
二、正义的制度安排
三、正义的日常生活范式
四、正义的分析类型

第十六讲 权力
一、权力和权利
二、权力的分析视角
三、现代权力的类型划分
四、控制权力的理想与现实

第十七讲 法治
一、法治与法制
二、法治的现代性
三、法治的理想建构与实际效用
四、法治社会的三重结构

跋语 政治哲学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
一、切人视角
二、问题架构
三、思想资源
四、原创祈求

附录
个人的学思历程——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曾繁旭问
主要著作
主要论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